天天看点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今天要讲的这个事,是近期发生在深圳的真实案例。

讲真,看完不得不感叹,身体的“求救信号”真的能救命!小男孩的病虽然有点重,但运气是真的好。

事情发生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被最新一集医生观察纪录片《我的白大褂》记录了下来。

当时是5月3日下午2点30分,救护车送来一个7岁小男孩。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他叫小文(化名),当天本来是跟爸爸妈妈去游乐场玩,结果荡秋千时不小心从半米高的地方摔下来,掉进了下面的沙地里。

爸爸说,摔下的瞬间,儿子的头“撅了一下”,然后就直喊左胸口痛。

“他差点晕过去,我就怕他摔到颈椎了……”妈妈声音里满是担忧。

但这个猜测很快被急诊科主治医师蒋熙攘推翻了。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因为颈椎受伤一般都是脖子痛,如果颈部神经受压,手脚活动能力会变弱、甚至瘫痪,但小文的手脚却能活动自如。

反而是孩子一直说的“胸口痛”,引起了他的注意。

考虑到CT对小孩辐射太大,他建议先做个胸部X片。

“我估计应该没什么问题。”

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就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差点大意轻敌!

下午3点35,蒋医生拿到报告,突然瞪大了眼睛:

“这个居然有问题!”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胸片显示,小文的胸部有渗出性病变,也就是有一些液体渗进了肺泡或周围的组织里。

由于小文是摔伤,蒋医生倾向于认为,是胸部受伤导致的创伤性湿肺。

要想找到真凶,必须做个胸部CT了!

1个小时后,CT结果出来,竟比医生预想的情况还可怕——

年仅7岁的小文,竟有严重的巨大肺大疱!

8*7*5厘米,相当于一个280毫升的玻璃杯那么大,几乎占据了整片肺!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只是摔了一跤,怎么会摔到肺呢?” 小文妈感到难以置信。

蒋医生摇摇头:“和这个没关系的,不是外伤的问题,先天的可能性比较大。”

“肺大疱”这个词,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它到底是个啥病?

简单说,就是肺里的“小泡泡”(肺泡)融合成了“大泡泡”(肺大疱)。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回忆下小时候玩的肥皂泡泡:

当吸进肺里的空气排不出去,肺泡就会像肥皂泡一样被吹大。

一堆“小泡泡”在一起,就会互相融合,变成直径1厘米以上的“大泡泡”。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来源:UC Berkeley/LBNL)

一般来说,得这个病的多数是成年人,比如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小支气管炎性病变的青年和老人。

但部分小孩也会中招,往往是由于支气管发育异常、软骨发育不良等先天问题,导致支气管道的一部分“堵了”。

小文就是个典型:

他有哮喘,一直在用药物治疗。这说明他的支气管长期通气不好,可能是造成肺大疱的原因之一。

但让小文妈奇怪的是:为啥他之前从来没喊过胸痛呢?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其实,肺大疱和很多病一样,都是在人体内悄咪咪搞大事情。

在“大泡泡”还比较小或数量不多时,根本不会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要密切关注。

因为这些“危险分子”并不安分,它们会不断扩张,而且有50%的几率会破裂。

等大到压迫了周围的肺组织,病人才会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但偏偏小文有哮喘啊,就算有症状也被盖过去了!

再往后,“大泡泡”就会爆掉,继发自发性气胸、感染等,这时才会出现胸痛、咯血,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时候,就必须手术切除了。

事不宜迟,蒋医生马上呼叫胸外科医生前来会诊。

说到这里,小文妈害怕地哭了,不停擦眼泪。蒋医生特意去走廊上安慰她,急诊科规培医生蔡婉娜也在一旁安慰着小文。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最后经过会诊,小文被确诊是先天性肺大疱,建议转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做手术。

只是摔一跤,7岁男孩竟查出器官先天缺陷!知道真相后妈妈不禁庆幸……

事后蒋医生感叹:“那个小孩子运气算好了,早发现早治疗。”

是啊。从塞翁失马的角度看,小文爸妈真应该感谢这次摔跤。

要不是歪打正着来了医院,发现了这颗“不定时炸弹”,后果不堪设想!

这里也特别提醒家有哮喘孩子的家长,如果孩子有胸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排查肺大疱、气胸等并发症。

虽然小文爸妈这种精细育儿的家长越来越多,但也不乏一些家长,尤其是老一辈隔代抚养的,听到小孩说身上哪里痛,总是很不屑,甚至训斥说“小孩子家哪来的腰痛,我看你屁股才痛。”

这个事也警醒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如果某个部位突然很痛、一直痛,别只当是小毛病。马上去医院不是浪费时间,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负责。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