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军阀争夺番号?确实,这事说起来也有点意思。

在咱一般人的眼里,军阀都有自己的部队,只要有枪有人,还要什么番号?不就是一串数字吗?这有什么可以争夺的。

您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他就错了。

其实番号这事,不仅军阀们会争来抢去的,蒋介石手底下那些个中央军,也为这事会进行争夺。

为什么呢?这番号咋就那么香呢?当然中央军争夺番号和军阀争夺番号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咱先说一下中央军争夺番号的理由。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首先一个番号,这就相当于一支部队的名字,代表着你这支部队的传承和荣耀,别人一听这番号,就知道这部队之前干过点啥,军人吗?军功章,荣耀啥的这是他们的脸面。番号没了,荣耀这就没了,这那受得了。

举个例子您就能体会到了。

您比方说国民党第十八军,一说这番号,了解历史的小伙伴,一准就得哦一声:“这不就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吗?陈诚的部队?”

您看,一个番号代表的含义就多了去了,如果了解更多的小伙伴,直接就会告诉你。

“不止啊!这还是蒋介石最嫡系的部队,建军最早,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连军阀战争都参与过。当年淞沪罗店垃圾站,十八军和日本第三师团打了一个月,当时整个罗店血流漂杵,还被日本人称为血肉磨坊!”

您看,这连功绩都能给您带出来,这就是一个番号带来的隐藏效果,从一个番号当中可以读出很多东西,那都是拿牺牲染出来的成绩。

随随便便给你换了,您感觉部队感觉会咋样呢?

其实吧第十八军这个番号本来平平无奇,也没啥出奇的,最早是西北军使用过的番号。

后来在1929年以后西北军这支部队就被裁撤了,番号就被空下来了,毕竟不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吗?蒋介石是抓住机会肯定给你裁了。

那么这个第十八军的番号又咋落到了陈诚的手里了呢?

这是因为到了1930年的时候,国民党之间又爆发了中原大战。

当时陈诚带着自己的第十一师,头一个攻入了济南,这可是大功一件啊,作为奖励蒋介石就把这个第十八军的番号给了陈诚。

陈诚本来就是一个师,第十八军这可是军级番号,这就相当于陈诚的一个师要扩编成一个军的待遇。

后来这支部队,陈诚就交给了胡琏,哎,又赶上改制被缩编了一下。第十八军就又变回了第十一师,只不过前头加了一个前缀整编。实际还是军一级的,民国时期说整编师其实就和军级单位差不多的意思。

那么这第十八军的番号又空了,于是蒋介石又把这个番号交给了一支四川地方部队。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老番号这么没了,说道根子上,陈诚也心痛老半天,毕竟这么一改之前投入的感情和功绩,这就没了,这相当于陈诚土木系看家的老番号了。

这把陈诚给心疼坏了,说道心坎里头无论如何都老惦记着这个番号。

于是您就看到了这么一出,这整编第十一师和其他整编师凑一块,这就要组建兵团一级的作战单位。那么趁着这么一个机会,陈诚又硬生生地给这个兵团,安排了一个整编第十八军出来。

多少有那么个怀念的意思在里头。

咋说呢?这个整编第十八军和第十八军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兵团级的,一个是军一级,这就是感情,他就忘不了。

不过民国时期,整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番号变来变去的。

这不,后来国民党又捣鼓着想把整编师恢复成军,这个事一落实,陈诚立马又把这番号给要了回去,按到自己整个整编十一师的头上。

哎,番号这就又回来了。您说这是一件小事吗?这在军队里头,还真就不一样,以后一说第十八军,大家伙首先想到的是陈诚土木系起家的老底子部队,打过硬仗,精锐部队。

至于之前的西北军和中间的四川部队,就被直接忽略了。

再说一事。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大家伙都知道,在1937年八月二十号,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以及西北红军,接受国民党改编。

这是全面抗战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

最终在双方的协商之下,红军就成立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下辖三个师。

说到这里咱解释一下,在民国时期什么是路?

这是一个作战时候的临时编制,一般用在战役或者战术层面上,作战结束之后就会被取消。

但是当时中国就一直在打仗,所以在国民党十年内战中,就一直没有取消掉,而把他作为一个指挥结构就保留了下来,路的最高长官是总指挥。

那么按照一般的解释,这路的下边应该设置军,是大于军的。其实说得明白一点,这陆军相当于军团。

但民国时期的编制很混乱,有的路只有师没有军,比方说红军改编成的这个第八路军,下边就三个师。

有些路他压根就没有部队就是一个空架子。

所以这些路军有大有小,很多小伙伴在看资料的时候,不免一头的雾水,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毕竟真要是按照路军的说法建立部队,蒋介石要面对的各种派系的部队将会膨胀起来,他是能收一个番号是一个番号,不嫌弃大小。

好了,这说得太远了,咱接着上边说,

说真格的第八路军是人家国民党战斗序列中不要的番号。

您别看是人家不要的番号,但这个番号可有点历史的。

当年北伐的时候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大家伙听说过吧?叶挺独立团就是他下辖的部队。

后来第四军扩编,就成为了第八路军。这支部队的长官先是李济深,后是陈济棠。

陈济棠在1936年发动两广事变,这个番号就被撤销了,如今交给了八路军。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所以当时第八路军这个番号就是一个空架子,而下辖三个师的番号那是东北军的番号。

当时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对东北军进行了一次整军,人家东北军足足十七个师的番号,一番整顿出来,七个师被撤编了。国民党这么做的目的那是不言而喻了。

八路军的三个师的番号就是这七个师中的,打这里之后,在大家伙的印象里头,一说共产党的部队就是八路军,八路军就是共产党的部队(新四军是在十月份进行改编的)

八路军八月份一成立,这就挺进了华北战场,去打日本人了。

您都不知道当时国民党的部队在华北战场上那是节节败退,最后把阎锡山这个军阀都给打急眼了,他那是心心念念的盼着八路军入山西帮忙。

一说到这里,就感觉到好笑,之前八路军想从阎锡山这里补充点弹药,阎锡山都不乐意摇头拒绝了。这回被日本人打急眼了,立马奉上七九式子弹五十万发,中正式子弹五十万发,捎带脚还送了二百挺冲锋枪。

这出手何止是阔绰两个字可以解释的了,您要知道蒋介石给八路军拨的补给物资,可没有枪支,就算是弹药拨付都是扣扣索索的。

于是八路军这一路就打过来了,别的不说,八路军入了山西之后,在九月二十五号的时候,平型关一战就打出了威风,歼灭了日本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一千多人。

这是啥?这就是荣耀。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找机会歼灭日军的第一个大胜利,其后115师一路向着冀西打了过去,收复了十座县城,129师夜袭阳明堡日本人的机场。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说这些貌似和题主的问题不搭边,但您要知道,其实第八路军这个番号,还真没有用多长时间,后来国民政府又把第八路军这个番号改成了第十八集团军。

为什么会这么改呢?当时的原因是全国海陆军三军的战斗序列,要从陆军改成集团军,所以这才有了变番号的事情发生。

但八路军这个番号早就被叫了出去,老百姓还是喜欢叫共产党的部队为八路军。毕竟就是用这个番号去打的日本人,还把日本人给打败了,您想对老百姓都有感情,您就更加别说部队了。

所以就算是八路军的番号变成了第十八集团军,但又能咋样,老百姓爱叫。

这是一支部队的荣誉,融进了感情,没有那支部队喜欢随随便便地丢掉自己的感情。

军阀争夺番号的另一个原因。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话说从北伐战争结束到七七事变,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国民党对军队的整编就进行了好多次,而且先后还颁布了九种陆军师编制。

所以国民党的编制,番号您拿出来看着都有点头晕,就会出现明明是同一支部队使用的部队番号却被换来换去的情况。

弄这么多编制,其实根本目的就是削减各地军阀的军队,削弱他们的实力。

毕竟在政治上中国是统一的,上传下达你得听,给你几个编制,你就得应着。

毕竟有番号的部队,他是吃国家饭,由国民政府发放粮饷,吃的喝的用的,战斗消耗,枪支补充,就算是少他也得有份分。

没有番号的,看着是一支军队,但国民政府不管,你想吃想喝想补充自己想办法。

养一支部队,那耗费的钱粮不知凡几,而且大军一动这钱粮也得翻倍不是?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能有多少部队?”

瞧您说的,小编知道您的意思,毕竟北伐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才八个军合一块也就十万人而已。

就算是再发展能有多少?一百万差不多了,毕竟北洋军阀时期,全国也就一百二十万而已。

但您不知道的是,两年前的北伐,国民革命军滚雪球一样地壮大起来。

咱就拿1928年底,北伐结束之后的一些数据,让您感觉一下。

当时蒋介石的中央军,这里头包括什么嫡系,半嫡系以及旁系,已经扩大到了五十五万之众。

而冯玉祥的西北军也有五十万,阎锡山的晋绥军有二十八万,李宗仁的桂系有三十万。

这还是大头的,您要是在加上那些小头的其他派系的军队,合到一块给您算二百五十万,如果您觉得多,二百万觉得只少不多。

这些人不事生产,吃喝拉撒睡,各种战斗消耗,那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而且这里头大多数是不能被蒋介石接受的其他派系的部队,所以蒋介石就打算用番号这个事,挤兑这些个军阀。

所以您就在1928年的八月份,看到了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整理军事案》,到了1929年的一月份国民党又召开了全国编遣会议,这就开始了整军,用番号消减军阀的部队。

咋说呢?蒋介石整军,他一直整到了败退小弯弯为此,才把这个整军整完成了,这仅仅是开始。

那么这个开始并不好,毕竟番号就那么多,这那够二百多万的部队去分呢?

于是恼火的各路军阀,将目光盯向了蒋介石,最终我们就看到了蒋介石和其他三家,冯玉祥,阎锡山以及李宗仁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

您看看为了番号,他们打起来了,所以番号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

您都不知道后期北伐的时候,这三家是合到一块去打的奉系张作霖,直到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他的儿子张学良接收东北军之后,进行东北易帜,这北伐才结束的。

没想到,四家合作没多久,这就又打了起来。这事直到张学良带着东北军入关支持蒋介石,这场中原大战才以蒋介石的胜出作为了总结。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何应钦作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这就开始了调查全国的部队情况,士兵数量啦,装备情况啦,马匹多少啦。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还要争夺正规的部队番号?

这就开始了整军,一个十九年编制隆重出台,这算是国民党第一个编制。

最后又陆陆续续的退出了八种陆军师编制。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陈诚起家资本第十八军明明是一个军,变成了一个整编师,然后又从一个整编师变成一个军的奇葩过程。

那么番号代表着军饷,补给,还有什么?

还真就有,一个番号被承认,你走哪里这都算是国民党的编制里头,他就算是为难你,也不会明着来,但你要是没有编制,他就算是明着卡你,你都没辙。

咱别的不说,估计大家伙都看过《亮剑》,老李可说过,当年他没有番号,想要过河,国民党就以他再编为由,就是不让过,后来是和后边的部队走一块,借用人家的番号,才渡过河。

这就是一个例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