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1955年9月份的时候,为了表彰那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重要贡献的将领们,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这次授衔共产生了一千多名开国将帅,其中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不少人都认为他的军衔偏低了,为啥呢?因为萧克的资历太牛了。红军时期,他当过红6军团的军团长,后来还担任过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这个资历,至少是大将级别的。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萧克出任120师的副师长。当时的六位正副师长,55年授衔的时候,除了萧克,其他5人都是元帅。正是因为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资历显赫,所以不少朋友认为萧克仅授上将有点屈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第一个原因是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萧克偏听偏信,说了一些过头的话。1936年6月2日,红6军团来到理化甲洼一带,和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一部会和,萧克偏听偏信,说了一些过头的话。多年后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这样写道:“当六军团六月二日在理化南之甲洼,与远道前来迎接我们的部队见面时,有的老战友对我说:张国焘与中央决裂了,责任在中央,我盲目地相信了。”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我本来对中央根据地的损失和一方面军在长征中的严重消耗与削弱有些不满,加上片面地听信了歪曲事实的说法,就把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的领导搞混淆了,曾在一些同志面前对中央表示过不满情绪,这是错误的。但当我见到朱总司令时,他诚恳地向我说明了事件发生的经过后,就改变了态度。这是我政治生活中一个最深刻的教训,书此永志不忘。”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萧克当时究竟表达了哪些“不满情绪”,他自己没有说,我们也不好瞎猜。6月22日,朱老总赶到玉隆,和萧克做了深入交谈,他这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从6月2日到22日,这中间隔了整整20天。由于萧克当时是红6军团的军团长,身居高位,他的“不满情绪”给部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授衔。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第二个原因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没有明显战功。先说抗战时期,虽然同为八路军副师长,但聂荣臻和徐向前都曾独当一面,前者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者参与创建了冀南根据地和山东根据地,而萧克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1939年的时候,他曾派去开辟冀热察根据地,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兼政委。在这之前,冀东大暴动由于种种原因遭到失败,上级对萧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开辟冀东新局面。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萧克对此踌躇满志,从延安出发时曾赋诗表明心迹:“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途不可量。”然而他到冀热察没多久,日军就攻陷了广州,然后回师华北对付八路军,此时我军主力如果继续挺进冀东,战线就会被拉长,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风险。为此总部改变计划,决定挺进军主力不到冀东,而是以巩固平西为主。但萧克在平西搞了几年,并没有显著战绩,最后被调到晋察冀军区担任副司令。

当过方面军副总指挥,还当过八路军副师长,萧克为啥只是上将?

解放战争爆发后,萧克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和罗瑞卿搭档。论规模,晋察冀野战军要比西北野战军大不少,更比徐帅率领的地方部队强很多,然而战绩却远不如后两者。不久后,萧克的职务被杨得志取代,杨上任后就打了一个清风店战役,全歼了国民党第3军,活捉敌军长罗历戎。不久后萧克被调到华北办学校,直到平津战役结束后,才出任四野参谋长,成了兵团级干部。1955年授衔的时候,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不是中将就是上将,以此来看的话,萧克授上将也就顺理成章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