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文/育学笔谈

如果能够找到孩子,我们同意把小狗留下来……

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教育难题,尤其是面对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为人父母真的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自我角色该如何定位?是要做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者,还是做一位学会倾听的朋友?选择往往决定结果!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曾经有个孩子在雨中抱着流浪狗依依不舍

过去的传统思想认为,未成年的孩子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因为父母所说的和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呢?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个性都很强,他们都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如果父母和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日前,在安徽阜阳有一名13岁男孩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而原因竟然是孩子和母亲赌气,现在把一家人都急坏了。

而事件的起因是一条流浪狗,男孩的爸爸郭先生说,几天前家里捡了一条小流浪狗,喂养了几天后,孩子对这只狗非常上心,而且还非常有感情。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可是母亲不愿意了,认为流浪狗身上可能有细菌,很可能会传染给孩子,所以不同意继续再喂养这条狗,于是在孩子和母亲之间发生了矛盾。

在事发后的第2天早上5点多,男孩本应该去上学,可是他却骑着自行车带着小狗离家出走了。

父母在附近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看到男孩的踪迹,问遍了亲戚和同学,也都表示没有看见男孩。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寻找半天无果后,男孩的家人选择了报警,随后警方调取了附近的监控,但也未能搜寻到孩子的踪迹,全家十几口人都出动了,郭先生说县城不大,可能很快就会找到,如果孩子能找到,他们会同意把小狗留下来的。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男孩在20公里外的一个乡镇被摄像头拍到了,这条线索非常重要,男孩很可能就在该乡镇,毕竟男孩骑了自行车,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出行距离。

男孩以小狗为伴,大概率是不会做傻事的,只是让人担心他两天是如何吃饭喝水的,希望这个孩子尽快现身,别让父母悲伤难过了。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正如男孩的父亲所言,如果孩子回家,他们会答应将小狗留下来,一切似乎也都会好起来,可这件事情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为何非要等到问题出现才能改善?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剥夺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尤其是面对叛逆期的孩子。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流浪狗来历不明,身上可能带有病菌,不让孩子继续喂养是好事,孩子不懂事,大人就必须要坚持到底,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对于一个13岁的男孩来说,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很可能是觉得流浪狗很可怜,在自己的精心喂养下,狗狗变得非常可爱,在孩子看来,狗狗是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生命,他和狗狗之间的每一个动作可能都是一种交流,这是成年人可能是无法理解的地方。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如果父母能够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可以先尝试着和孩子解释,如果孩子无法理解并坚持要喂养流浪狗,父母为什么不能变通一下呢?

先将流浪狗送到宠物医院检查一遍,确认安全后再让孩子喂养也是可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喜欢喂养宠物的孩子情商都很高,至少说他们对生命是有敬畏之心的,比那些喜欢虐打小动物的孩子好得多。

安徽一男孩失联:母亲不同意养流浪狗,男孩一怒之下带着狗就走了

而且通过这件事也反映了另外一个社会现实,在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可能也没有办法陪伴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孤独。

曾经有孩子直言不讳地告诉家长,他宁可24小时在学校,那样的话就有很多人陪他说话,陪他玩,可是回到家后却变得异常孤独,父母要么在玩手机、看电视,要么就是在盯着自己的学习,“家”成了孩子不愿意回的地方。

所以,有很多人建议,条件具备的家庭还是应该多生一个孩子,这样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否则孩子的一生可能都会觉得很孤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