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在古代,决定一场战争走向的因素有很多,而粮草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没有之一。毕竟每个人都要吃饭,日夜操练的战士们更是食量惊人,古人更是总结出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行军打仗经验。然而在咱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却打破了人们对战争的这一固有印象。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他少年得志,弱冠之年就已经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军事成就,将盘踞在帝国西北方的草原民族打得几近亡国灭种。有一次皇帝大手一挥,赏赐给了他手下军队好几十车酒肉。然而他却毫不领情,不经没有将酒肉分给士兵,而且他还故意将这些酒肉放到发臭发烂,最终扔掉。他就是汉朝赫赫有名的冠军侯霍去病。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霍去病的军事天赋、军事成就颇高,17岁的时候跟着舅舅卫青出征,战绩相当好看。他一个人带着军中八百精锐铁骑,孤军深入直捣黄龙,所到之处匈奴大军无不被杀得丢盔弃甲。经此一战,霍去病成名,汉武帝开始将其纳入重点培养名单,并在日后多次给予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19岁的时候,汉武帝安排给了他一直万人骑兵部队,名他出征西域。他先是在六天内疾行上千公里,在皋兰山重创匈奴,直接当场击毙了九千多人。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之后霍去病继续向西北出击,连克匈奴五大部落,斩首三万人的同时,还俘获了大量匈奴的王公大臣,将匈奴部落的好几个王、王后及数百个重臣全部给拉到了汉武帝面前磕头。这场战斗让汉朝彻底控制了现如今的甘、疆的大部分地区,也孕育了后来的丝绸之路。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史书上却记载他不体恤自己的部下。《史记》里头曾专门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皇帝安排霍去病出征,顺手赏了十车酒肉给众军士。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霍去病带着这些肉出征,但他自己一个人又吃不了这么多,因此有很多剩余;万万没想到等到大胜而归的时候,霍去病直接将这些肉一股脑给扔了。要知道军旅困苦,他的将士们此时此刻还有人饿着肚子,可他宁愿将这些肉放臭了丢掉都不给士兵吃,着实有些过分。

此外,太史公还写道霍去病十分重视享乐,他就算打仗也要随时带着自己的贴身厨师,在军队里面开小灶,从不肯半点亏待了自己,纵使行军打仗,在大漠驰骋,也要穿上名贵的丝绸,享乐之风丝毫不衰。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很多人根据太史公的这局描述,断定霍去病是个没有同理心的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善待士兵。虽然他战功赫赫,但这些事件却成为了他短暂又耀眼生命中的污点。

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太史公关于这件事也只描述了当时发生的客观事件,没有给出前因后果,我们后人只能根据有限的描述尽可能的推测霍去病的行为逻辑背后的深意。

霍去病出身卫家,是刘彻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属于皇亲国戚。他从小天资卓绝,被汉武帝收为门生,日常生活方面自然是锦衣玉食,这样的少年将军出征,肯定不愿意亏待了自己。作为一名锦衣玉食的少爷,在乎物质享受是个事儿吗?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霍去病在挑选士兵的时候,专门选那种兄弟里排老二不可能继承家业的、在老家犯了事儿想要以战功来洗刷耻辱的、有一技之长想要出人头地的。总而言之,他所挑选的士兵都是行动力贼强,心里极其渴望建功立业的人。跟着霍去病打仗,他们才不关心眼前这一顿饭饱不饱,霍将军今天开小灶又吃了什么。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霍去病作为同时代最能打的将军,只要跟着他出征就几乎必定能够立下旷世奇功。他手下又是一批随时摩拳擦掌等着多砍几个匈奴脑袋的野心家,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今天运气不好,没跟着俘虏两个匈奴王爷。

更重要的一点,霍去病这其实是为了自污保命。要知道当时卫家出了个皇后,卫青跟霍去病又军功赫赫,如果再善待士兵在军中聚拢大量军心,怎么可能不引起汉武帝的忌惮?因此他必须装作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方才能够让皇帝对自己的家族放下心来。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在霍去病去世后的26年,汉武帝有过一次大肆屠戮功臣,而霍家后人却都安然无恙,这个时候大家方知其高明之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