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部队缺武器,副军长却要求把大炮推下悬崖?此举竟救了好几万人!

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像大炮这样的重型武器对于部队来说是非常重要,没有哪个军人会愿意动手毁灭大炮。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却发生过这样一件极其罕见的事:在志愿军重型武器匮乏的情况下,一位副军长竟强烈要求兄弟部队把一门大炮推下悬崖。

如果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始末,你一定会觉得这件事非常蹊跷。实际上,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这门大炮虽然被毁灭了,却救了几万人的部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51年5月,侵朝敌军遭到志愿军和人民军发动的五次进攻战役的连续打击,被迫从鸭绿江边退到了三八线以南。这对于中朝军队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为之振奋、值得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然而,志愿军经过连续作战,也暴露出了后勤保障相对滞后、严重缺乏粮食和武器弹药跟不上的弱点。

敌军头目掌握了志愿军靠“一条米袋”打“礼拜攻势”的规律,在志愿军刚刚结束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东线),撤出战场向北转移之际,他们集结了两个军团和李伪军的四个师,在东线发起了“闪击式”的进攻。

部队缺武器,副军长却要求把大炮推下悬崖?此举竟救了好几万人!

敌军选择了富坪里和华川为进攻目标。这是因为富坪里是昭阳江的渡口,华川则是北汉江畔的公路大桥所在之处。如能抢占这两个要点,就可以切断华川湖(北汉江上游蓄水形成)南侧东西运动的志愿军几个军的退路,使志愿军陷入不利境地。

5月23日,志愿军第二十军奉命从县里、麟蹄以南地区北移到金化以东地区休整。由于华川湖的阻隔,一个师从富坪里过昭阳江北上,两个师通过华川转移。由于军长兼政委张翼翔正在国内休养,因此二十军实际上是由被誉为“独臂将军”的副军长廖政国全权负责(1940年10月,他在为修械所拆解一颗手榴弹时不幸被炸断右臂)。

两天后,在富坪里过昭阳江的后卫团,与企图抢占渡口的美第一师先头部队遭遇。该团不待上级命令,主动占领昭阳江北岸高地,同敌军展开了激战。尽管敌军用重炮远程轰击,还投入了空降兵作战,这个团整整打了6天,待到友邻和接防的人民军到达。

廖政国随另两个师经榆川里向休整集结地转移途中要沿着华川湖南侧翻越灰谷岭盘山公路,还要经过九万里岘和华川大桥这几个隘口。

部队缺武器,副军长却要求把大炮推下悬崖?此举竟救了好几万人!

5月26日晚上,廖政国带着作战参谋陈阜等人乘坐一辆美式吉普,在灰谷岭公路上遇到了拥挤的行军队伍。步兵、炮兵、后勤车队,还有众多的伤员担架,行军速度十分缓慢。廖政国的吉普车也常是开开停停。

快到半夜,整个行军队伍都在公路上停了下来,不知道前头发生了什么情况,又听到西边不很远的地方,传来了沉闷的炮声。

“情况有变!”廖政国皱着眉头说。

作战参谋陈阜立刻跳下车子,去劝说前面的部队让到一侧,让廖副军长的车子过去。

这样又走了三五里,到了灰谷岭的公路急转弯处,再也无法前进了。兄弟部队的一辆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车斜躺在公路上,牵引车的前轮已经滑到了公路路肩下面,半个车身和大炮成了公路上的路障。几十个炮兵战士拉着炮身在往后拖,旁边有一个干部在指挥。显然,这辆失事的炮车正是公路上众多部队走不快的原因所在。

部队缺武器,副军长却要求把大炮推下悬崖?此举竟救了好几万人!

这时,廖政国走来对那个干部说:“什么时候能把炮车拉上来?”

这位炮兵干部虽然不认识廖政国,但是看到他身边的警卫员和停靠着的吉普车,从廖政国的年龄气度和那只特制的右手假肢,判断出 这是一位职务很高的首长,很不自然地敬了个礼,说道:“首长,说不准什么时候能拖上来。”

“天亮了怎么办?后面大批队伍过不去怎么办?”廖政国又继续发问。

这位炮兵干部十分为难地说:“首长,这个我们没有办法。”

这时,西边不远处又是一阵炮弹爆炸的闪光和沉闷的爆炸声。一架美式夜航机在前面不远处投下了照明弹。这说明,志愿军几个军转移的企图都已暴露,敌人已有突然举动。

“把这门炮推下去!”廖政国指了指公路下面的悬崖深谷,用十分坚决的语调命令着。

部队缺武器,副军长却要求把大炮推下悬崖?此举竟救了好几万人!

“首长,这不行啊!我们的重型武器很缺乏,丢了这一门大炮,我一定会受到严厉处分的!”炮兵干部着急了。

“推下去!我负责。我给你打收条。”廖政国的语气非常坚决。

陈阜知道廖政国的性格,他是个怎么说就怎么做的人。陈阜便对那个炮兵干部说:“这是我们的军长,你放心好了”,同时赶紧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白纸递给廖政国。

廖政国用他的左手,以他特有的斜体字写下如下内容:“收到美式105榴炮一门。廖政国。1951.5.270”

他看了看手表,已经过了半夜12点。这样,一辆原本要滑下去的炮车,几十个战士只是稍稍一推,它就顺势滑下陡峭的悬崖,空谷中传来一阵轰隆轰隆的响声。

事后证明,如果志愿军行进的这条通道再迟个十多分钟打开,极有可能遭遇到美第二师和第二十四师的夹击。由此可见,由于廖政国的果断,赢得了时间,救了几万人的部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