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破案了,年年做计划,每次都打脸!全都是因为…

2022第一周,你是不是已经在忙着各种总结和计划?新年来了,你去年立的flag完成了吗?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年初啊~~(编的,反正就是要计划)

父母眼中的计划

在很多父母看来,假期如果没有计划,孩子们便只会无意义地瞎玩,所以很多父母便考虑给孩子找个机构,找个课程,帮孩子“杀杀时间”。

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有个正在上一年级的小男孩,名叫徐敬凯。跟同龄人相比,徐敬凯每天都很忙。因为他不仅要做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额外任务。而且一旦被妈妈发现偷懒,徐敬凯就要再多做一张试卷;一张试卷上的题目如果错了三道以上,也要再加一张。

破案了,年年做计划,每次都打脸!全都是因为…

面对妈妈时,徐敬凯说,自己的愿望是把新华书店的考卷全部买下来做完。但一转身,他却表示自己不喜欢写作业,也很想出去玩,对此,傅首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真相:

“好像他很听你的话,我告诉你,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在‘哄骗’你。”

破案了,年年做计划,每次都打脸!全都是因为…

如果父母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帮助孩子做计划,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的帮助和监督,他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自甘堕落。

之前我们和清华学霸连麦,就说到了品学兼优的学神,从大一的开挂,到大二的沦落游戏险些退学…背后就是因为“妈妈不逼了”

这样的孩子,将永远停滞在“他律”的阶段,无法进步到“自律”。看上去的优秀,掩盖不了内在动力的匮乏。

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有规划,年年有计划,每月自我调度,每周打算清楚,今日事今日毕。

懂得制作计划表,能够培养孩子处理复制信息、规划生活的能力,不仅能锻炼大脑,对于他的成长学习以及未来走向社会,也大有裨益。

陪孩子做年底计划、复盘的时候,一定不要简简单单的批评或者否定,要记得2个原则。

找到哪里做的很好:

肯定做到的小事,近到这个月,远到一整年,觉得特别棒的地方,一定给与孩子充分的肯定。

列出有进步空间的清单:

列出孩子能做得更好的事清单,尤其是具体的建议,帮孩子改进,实现每件事情的预期,用好清单表格更好。

我眼中的计划

日本儿童教育家高取志津香和美国专家们一起研发了一套时间管理方法,其中有几张表对帮助孩子制作计划非常有效。新年愿望与任务清单

这是孩子的计划。计划一定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心愿单来罗列,把孩子想做的事情列在第一位,千万不要以大人的想法强硬干预孩子的计划,父母可以一起参与讨论、反馈、修改意见。但不能以父母为准。

如果孩子提出的愿望无法实现,明显不合理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况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孩子看到更多可能性,做调整。比如,孩子想每天玩2个小时电子游戏,可能就不太合理,可以跟孩子商量,用一个别的兴趣替代一部分时间。

但是只要合情合理,也要满足孩子对一件事的向往,哪怕这件事在你看来,不是那么重要。

计划安排表

破案了,年年做计划,每次都打脸!全都是因为…

计划表格的作用,并不是那些复杂的函数公式,或者高级的统计功能。而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把信息分成不同的列,快速分类,形成自己想要的清单,再用文字+空格的方式,做一个【填空】表格,激发孩子的执行力。

每日时间管理表

孩子普遍对时间不敏感,可以帮孩子认闹钟,看电子和实体表,用沙漏和钟挂表一起帮孩子理解时间。也可以把爸爸妈妈口头禅“马上”“一会儿”变成具体的几分钟,几秒。

当然也可以和孩子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指定计划,其实饼图和表格都不错。

破案了,年年做计划,每次都打脸!全都是因为…

上个寒假,千姐找了盘子来当表盘,让我帮忙写上文字提示,自己绘画和制定。和弟弟晚8早6不一样的是,千姐不睡午觉,晚8睡早8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钟表。

基本分成了“吃-作业-自由玩-运动”这几大板块,也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她自己去调整。

破案了,年年做计划,每次都打脸!全都是因为…

执行了整个假期,特别有规则。因为画了两天,自己付出很多,千姐也会提醒全家做到,他们都还挺严肃对待,自己每天给自己打勾勾,比想象中更有效果。

写在最后

高取志津香说:人类的时间感是由大脑的海马体决定的。

成人的海马体在足够长时间的刺激下,已经建立了时间感:我们大致上知道五分钟是多长。而孩子的时间感觉和成人不一样,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没有清晰的时间感觉。

当有朝一日,孩子长大成人,回头看,他记住的不会是被父母安排的计划表上无休止的补课和课外训练。而是那些为数不多却又极其宝贵的童年里,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规划和弹性,方向和自由,本来就是一件事。

新年即将来临,你准备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什么计划呢?

快来评论区和我们交流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