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资深常粉们都知道,常爸在小小常的牙齿问题上一路掉过不少坑,也没少把我家的血泪史写进科普文里。现在很多粉丝家的娃牙齿出个啥问题,都愿意第一时间先跑来问问常爸。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这是大家对常爸的信任,让人心里特别温暖。毕竟是过来人,遇到简单问题也能支上两招,遇上不会答的,我也很乐意去采访专业的牙科医生,帮大家解决问题。

这不,最近就收到了这样一个留言:

常爸,我最近带孩子去看牙,明明看着是一个小黑点啊,可是医生补完牙却问我收了两颗牙的钱,回到家越想越奇怪,我不会是上当受骗了吧?

听闻这番经历,常爸真是感同身受,因为类似的情况我也经历过。只是小小常更惨,看着牙齿表面只是不大的一个黑点,可不仅花费了两颗补牙钱,还因为里面烂得有点狠,直接做了根管治疗。

所以,这真不是医生在骗人,而是这个牙洞实在是心机深沉,在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里搞事情,搞坏了两颗牙,自然就得花两份钱了。

像这种龋坏的位置在两颗牙齿相邻部位的,就叫做邻面龋,是龋齿的高发部位之一。它的隐蔽性高,破坏性大,小小常就曾经因为它吃尽了苦头。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避免出现这种“一下子坏俩牙”的邻面龋,常爸就这个问题去采访了我们的老朋友—牙科的李雪君医生,希望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邻面龋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应该如何预防,别让邻面龋找上门。

专家支持:李雪君

北京怡德医院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16年工作经验,擅长全麻下牙齿治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儿口腔保健专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1

孩子几岁之后

邻面龋更高发呢?

说起孩子的牙齿保护,大多数父母都听说过窝沟封闭。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好像只要做了窝沟封闭,就给牙齿戴了一个金钟罩,基本万无一失了。

可是你知道吗?窝沟封闭,“封印”的是磨牙面上的窝沟,减低龋齿发生率,管不了两个牙齿之间的缝隙。这个缝隙出事的(邻面龋)几率,是仅次于窝沟的第二龋齿常见部位,是很高发的。

究其原因,就是两个牙齿之间的缝隙太不好清理了,牙刷刷毛进不去,就成了真空地带、危险地带,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窝藏个食物残渣刚刚好。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两边的牙齿,日子一长,邻面龋就发生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有的孩子,即便刷完了牙,小嘴巴闻起来还是臭臭的,多半是被邻面龋盯上了。根据医生临床经验,邻面龋的发生还有这么几个特点:

出现邻面龋的时间比较早,乳牙萌出不久就可以出现。

通俗地讲,只要长了两颗相邻的牙齿,就会有发生邻面龋的概率了,临床经常听见很多宝妈说,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发现前门牙缝颜色不对劲儿了,以为是没刷干净造成的,可是眼瞅着两个门牙之间变黑还“豁口儿”了。

02

上前牙邻面龋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下前牙。

上门牙容易粘附食物残渣和奶渍,尤其嘴唇贴合较紧的上前牙,家长很难做到次次翻起上唇,完全暴露前牙来进行有效刷牙,所以更容易龋齿,而下前牙每天都有舌头的摩擦,自洁作用要比上前牙好,家长扶住下巴,孩子可以轻松张嘴露出下前牙,容易清洁,所以下前牙的邻面龋要少发生些。

03

病变范围广,容易“殃及池鱼”。

两颗大门牙的邻面龋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和控制,很容易出现相邻的前牙每一个牙缝儿都是邻面龋。

总结一下:

1、容易塞牙的宝宝,或是每天没有认真、有效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及时清理牙间隙的宝宝,要格外当心邻面龋。

2、它是仅次于窝沟龋齿的第二高发龋齿部位,很容易一下就坏两颗牙,所以要定期带孩子检查。

邻面龋藏得有多深?

不易发现、发现即晚

邻面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容易被发现。

自觉症状不明显,尤其是后面的磨牙之间,本身由于位置偏后方,角度、光线等等问题,很难观察到邻面龋,一旦家长发现肉眼可见的大洞或是宝宝以前爱吃含粗纤维多些的菜菜和肉肉,最近不爱吃了,还总用手抠牙,这些我们都要高度怀疑邻面龋的发生,建议尽快就诊排查一下。

并且,邻面龋的发展速度很快。乳牙本身就是小小的,可能看着牙缝儿、牙颈部原来光亮洁白的牙面变得失去了光泽,还有一些白色的“斑点”,没两个月,发现散在的“斑点儿”范围变大,连成一片了,牙齿也“掉渣儿”了,而且牙缝也变大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像这个孩子就是李医生亲自接待过的小患者,整个上牙列坏了好多颗,连成一片了)

往往等到有自觉症状,比如牙齿少一块、一吃东西就塞牙或者牙疼,或者都能看到牙齿表面有小黑点了,这时候再到医院去看,多半已经变得比较严重了。医生除了常规视诊、探诊等进行初步检查也会利用X光牙片帮助进一步确诊。

常爸找来了两个案例,一起来看一下:比如,这是从外面看,牙缝里稍稍有点黑,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我们换一个视角,从里面看,是不是黑的区域明显更大一些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医生处理之后,龋坏部分完全暴露出来,简直是触目惊心,外面看起来好好的牙,实际上里面已经黑成一坨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看到这里,大家对于邻面龋“不易发现、发现即晚”的特征有所了解了吧。我们再来看一个磨牙的案例。下图中是磨牙的缝隙,肉眼看上去,好像问题也不大。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可是呢,等医生用工具处理之后,已经是这么大的一个洞了。因为坏的面积大、深度大,甚至已经伤及牙根了,只能做根管治疗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所以,邻面龋绝对不能轻视,不能自己看着没事就没事。父母通过肉眼查看,压根很难及时发现问题,非得定期带孩子去检查,通过医生的经验以及专业设备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邻面龋危害多

一坏经常就要坏两颗

别看邻面龋藏得深,人家搞事的时候可高调得很。

既然食物残渣藏在两颗牙中间,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产出的酸也要“雨露均沾”,两颗牙齿都蛀,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邻面龋祸害的牙通常都是一对儿一对儿的,又被称为“情侣牙齿杀手”,听着还挺浪漫。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而且,因为邻面龋长在牙的侧面,有些易龋坏的位置和牙髓的距离更近。别的部位龋病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的牙髓,它抄近道就入侵了。从小小龋齿进化到牙髓炎大boss,分分钟的事!

更可怕的是,邻面龋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检查和治疗都增加了难度。为了揪出邻面龋,医生通常会先用专业检查工具轻轻试探一下,要是角度问题不利于探诊检查,就需要给牙齿拍个牙片了。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看看这个案例,也是牙面外观完整,看不出大问题,实际上缝隙之间的隐匿龋坏很严重了,一拍片子全都“现形”了

一旦发现了邻面龋,按照沦陷程度的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

如果只是表面有早期龋坏的表现:有白色脱矿的颜色改变,但是牙表面还是完整、光洁、硬度与周围好的牙齿质地一致,通过药物治疗使局部受损牙质再矿化变坚硬,暂停或是减缓龋齿发生的速度,加上我们定期检查和专业维护,龋坏很有希望能得到有效控制哦!

如果牙缝中间已经有龋坏的牙洞,冷热酸甜一吃就敏感,塞个牙弄半天都清洁不出来,那就只能补牙了。把腐坏的地方解决掉,再把龋洞填好,牙齿还能回到原本美丽动人的状态;

如果牙齿已经烂入膏肓,细菌的魔爪已经伸到了牙神经上,那就很可能要做根管治疗甚至直接拔牙了。

4

对付邻面龋

预防是关键

虽然邻面龋在检查和治疗上都很复杂,但好在预防还是简单的。

因为发生邻面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食物残渣塞在牙缝里,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孩子清洁牙缝,一口吃的都不给细菌留下,自然没有了邻面龋的可乘之机。

日常可以用牙线和刷牙,认真、有效地来帮孩子清洁牙齿:先用牙线挨个清理牙缝,用轻柔的、类似“拉大锯”的动作,缓慢通过相邻紧密的牙间隙,把牙线轻轻划入牙龈内,顺着牙齿萌出的方向,上下提拉,刮出食物残渣、软垢(同一个间隙可以反复几次,清洁力度会大大提升。千万不要遇到过紧的牙缝儿,使劲往牙龈方向施压,这样很容易卡伤牙龈,造成牙龈不适或出血,使宝宝恐惧牙线)。

然后,再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来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口腔大扫除!

PS:如果您的孩子正在进行牙齿矫正,尤其是固定矫正,平时不容易清洁托槽周边和使用牙线的孩子,可使用正畸专用牙线、牙刷进行清洁。

另外,水牙线(又叫冲牙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把菜叶子肉渣子就全部扫地出门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出血现象,应及时就诊,酌情处理。

在使用水牙线的时候,首先建议您细心看完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其次建议关注一下水压问题,每一个孩子的牙龈组织健康与否,其承受能力和自身舒适度的感受等都是不同的。

孩子使用冲牙器,建议从最小压力开始,一颗牙一颗牙轻柔冲洗,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切记冲牙器是加分项,不能替代认真有效的刷牙哦!

这种龋齿隐蔽性极高、破坏性极大,一坏坏两颗!家长一定要注意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邻面龋危害大,又高发,自己在家不易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每3个月(已经有补牙经历的孩子或口腔环境是易龋损的孩子)到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口腔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勤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也是牙科疾病预防的主要办法,常爸在之前的推文中每次都要强调,可见它有多重要了。

而预防邻面龋的最好办法,就是平时护理牙齿要饭后漱口、早、晚认真、有效刷牙+正确使用牙线,专业的工具、正确的方法,清洁牙缝更加事半功倍。

牙缝干干净净了,自然就远离邻面龋齿了。

最后的最后,还要唠叨一句,家长们再忙,也要亲自为宝宝们刷牙,否则,恐怕多数自己刷牙的小宝宝们,真是刷了个寂寞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