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作者:温州古道

访问旧角色并讲述新故事。温州商报《振奋人心的新时代温州品牌故事》系列报道,从现在开始与您见面。

温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多年来一直磨练,创造无限辉煌。一批温州品牌,在长期的奋斗和发展中,积淀,熠熠生辉。它们镌刻着深邃时代的印记,寄托在温州人的独特情怀上,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

参观旧名称,掀起新时代。这组报道,将以视频与微信相结合的形式推出并排版,挖掘温州老名、老品牌新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出美好的新故事。敬请期待,也欢迎读者留言推荐或介绍自己的温州品牌故事。

37岁的梅百恒,总记得一个120多岁的品牌的起起落落。

2014年,他和儿时的伙伴们复兴了百年老"广金乡",成为新一代的大师,按照古老的方法重新雕刻配方,生产出温州经典风味——高粱肉,再现了期待已久的家的味道,因此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食客。

但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老名不再把戏弄到世界各地,这两年来,"广金祥"不断寻求新的变化,而每一个看似低调的把戏背后,都经历了无数的考验。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点击视频观看广金祥的故事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现任广金祥负责人梅柏恒。蒋文光/照片

01

花一年时间"寻根"

广金祥前世竟然是这样的

五永昌炮台、杨柳白墙德瓦,源于江南水乡的魅力,"广金乡"旗舰店就位于这里,店内客人来来往往,或买手礼,或欣赏旧物件,若他们有长长的辫子衬衫想象,也有相当一段清代光绪多年的历史画卷。故事也来了。

1896年,一位姓梁的商人在温州横井巷开了一家店,主要品种多样,而"广金祥"则取自店门的两人——"富贵之源,吉祥星光祥祥之门"。遗憾的是,"广金乡"这个名字并没有给小店带来多少财运,梁老板为这个麻烦,直到一天的店铺之旅有了新的发现。当时,店里的一个家伙会把街角的酱汁放在火上烤,梁老板好奇地尝了尝味道,甚至觉得香味醇厚,十字韧带酥脆,才知道这是北方烧烤吃的,然后想出了改进产品的想法。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广金香拉品酒店的旧址。

在随后的制作中,梁老板会把猪脊切成薄片,然后放上特制的调味料,在阳光下晒干后,居然做了一种新的风味,与普通培根相比,味道相似,回味更香,新鲜吃起来很受欢迎,"广金香"从此变成了盈利。因为梁老板身高和臂长,我们叫他"高粱波",是他家独有的培根,自然被称为"高粱肉"。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广金香高粱肉。

后来,"广金乡"由于时代变迁、衰落,直到2014年,"广金乡"现任老板梅百恒成功申报其为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粱肉生产技能保护工程,并于2015年正式申报为"浙江老",这个百年之久的品牌逐渐开始复苏。

现在说起这些历史,梅柏恒就像几个简,不知为了找到广金祥的起源,也花了很多心思。梅柏恒回忆说,他和儿时的伴侣、高粱制肉的继承人戴克轩走过各大图书馆,花了一年时间整理出老式的前世。"我是吃高粱肉长大的,在发现温州第一家培根店是广金乡创办的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复兴它。梅柏恒表示,今年广金祥将继续承担起百年香味店的使命,推出香肠、鸡肉等风味,让客人在享受香味的同时重拾记忆的味道。

02

每个纸袋都是独一无二的

只为温州温度手礼

每年过年前后都是广金乡最繁忙的时间,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工厂在3月份才开工。在大型工厂中,切肉、装料、包装、检测等工序有序进行。"订单堆积如山,你必须加班。梅柏恒说,广金乡高粱肉至今坚持采用手工切,大约两斤半的纯嵴肉可以做成一斤成品高粱肉,产量不高。"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考虑过机器大规模生产,但这很容易模仿这个过程,我宁愿花更多的精力而不是砸碎标志。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此外,纸笔袋也是广金乡的一大特色。梅柏恒说,当时只是想配合老形象做一个复古的包装,没想到会变成网红。"纸包的灵感来自温州新年假期亲戚带来的高袋,很有地方性。起初,团队设计了斧头形的包装,但考虑到送礼对,两个纸箱堆放在一起不够漂亮,无法调整尺寸,后来担心纸披怕水,绳子换成价格更高的油纸,改进了几个月,只有现在纸袋的"完美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纸袋还是拿来全部手工包的,一个工人每天只能绑上一百个箱子,每张油纸都要揉捏折叠,所以每个纸袋的质地都不一样,买回家是独一无二的。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纵观《广金祥》在选材、包装精益求精的同时,梅柏恒也只有一句话,"我们的坚持,只有用心良苦"。"而这又似乎是他布下一个局,这两年来,《光金乡》致力于打造一个温度之城的手礼,纸包装高粱肉无疑是最佳选择,温州既有情怀又有风味。今年年初,我们放弃了原来开放的渠道,纸质顶篷套餐仅限于温州销售,希望能把这个文化符号留在家乡,由温州朋友送给客人。

也因为这个纸袋,"广金祥"在2017年温州文化博览会上,又引起了故宫博物院的注意。2017年10月,广金祥凭借升级版纸质双层床包获得首届紫禁城杯中国老文化创意大赛银奖,成为温州唯一获此殊荣的老产品。2019年1月,"广金祥"再次受邀参加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国老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活动,带给游客的高粱肉,也受到时宫博物院院长山翔的赞许,将承载全市文化的陪伴礼物送给全国。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祥(左)与梅柏恒合影留念。

03

高粱有新口味

老名字也有一颗年轻的心

在很多"90后"或"00后"的印象中,"老"似乎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只有父母或祖父母才会买。但据广金祥称,在过去两年中,年轻人的消费比例一直在上升。

"广金祥"一直专注于制作高粱肉,虽然很受欢迎,但产品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去年底,由于猪肉价格上涨,高粱肉成本大幅上涨,在高压下,梅百恒锁定了创新点和突破口,决心开发鸡高粱肉,甚至引入辣味,"鸡肉味道紧,价格相对较低,年轻人愿意品尝新鲜, 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

在品尝了甜度之后,"广金乡"在今年年初又研发出一款新产品——即食鸡胸肉,并配合健身模式设计了八种包装,代表八种口味,计划于6月推出"鸡胸肉脂肪含量低,更适合健身人士食用,八种口味是团队盲注后设置的, 尽可能满足所有年龄段的需求。"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即食鸡胸肉

除了在品味上下功夫,《广金祥》还将瞄准"非遗物创意",与横店电影城推出"玩在百姓"的高粱肉,好评如潮。去年是中秋节,和温州老名丁元兴的月饼一样定制了中秋礼品盒,命名为花满月,非常难忘。美百恒心明白,老名做一件事久了,很容易形成一种心态,所以也一直在提醒自己,要不断改变思维,不仅要保持经典,还要敢于创新。

今年下半年,"广金乡"新建餐厅将位于温州五马历史文化区的公园路,这是一个品牌个性,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品味,一日三餐各有菜单,并将百年老"广金乡"文化融入美食中。温州特制小吃外,还可以现场用笼子抽屉品尝高粱肉,蒸熟,没有味道。

一块高粱肉,两次进入紫禁城!复兴120年温州,保留经典时网红

广金香餐厅效果图。

对于"广金祥"在新时代品牌的特色和定位,也是梅百恒作为老板5年多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的目标是让高粱肉成为温州的'第二特产'!"如今,"广金祥"厂机轰鸣,一火通,相信自己的目标几乎已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