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我先将艺术做一个分类。我一直以来强调一个观点,工业革命之前属于农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之后属于工业文明时代。

从艺术角度来讲,也可以划分为两个时代: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之后的审美和艺术统称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一种审美。工业革命之前的审美和艺术统称古典主义。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以前我说了现代主义的核心是技术、理性、科学、精英,强调宏大叙事、理性、原创、创造,讲究功能主义、实用主义、形式主义,追求前卫先锋。这主要和工业文明有关,工业、科学、理性。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等级、神权、皇权,宗教的、贵族的、神圣的、神秘的、奢华的、宏大的,强调禁欲、神性、威严、庄严、高不可攀、不可亵渎、炫耀性等等。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现代艺术流派众多,包括先锋派、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同样,古典主义也有很多流派,主要有拜占庭艺术、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

审美需求和艺术风格会在当时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文学、诗歌等各个艺术领域全面反映。

我还是跟以前一样,先下一个结论:从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艺术,再到洛可可艺术,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与衰败。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拜占庭艺术主要流行于5世纪到15世纪,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流行于17世纪,洛可可艺术18世纪开始流行。拜占庭艺术代表古典艺术成熟时代,巴洛克艺术标志着古典艺术开始走向没落,洛可可艺术则意味着古典艺术彻底没落。

拜占庭艺术代表着旧贵族的辉煌时代,巴洛克艺术的出现意味着旧贵族开始走向衰败,而洛可可艺术是旧贵族最后的余辉。之后工业文明到来,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相继开始,人类千年命运转折开始,资本主义时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历程开始,新富裕资产阶级崛起。属于新时代的艺术则是现代主义。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拜占庭艺术充满了宏大、禁欲、神圣性,即便到巴洛克艺术也还有大气磅礴和气势雄伟,当然也开始变得充满张力,讲究强烈奔放、富丽堂皇、豪华气派和宫廷享乐,到洛可可艺术完全是炫耀、刻意、奢华、享乐。

从审美兴趣就可以看出旧贵族的衰败已经势不可挡,最后只剩下了炫耀性的贵族生活,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纵情于肉欲的贪欢之中。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伴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建议和基督教的确定而诞生的,它是宫廷元素与基督教意识形态的结合,也是古希腊艺术和罗马艺术与基督教意识形态的结合。拜占庭艺术是带有明显宗教意识形态的艺术。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拜占庭艺术在建筑领域的代表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绘画领域的代表是《查士丁尼皇帝与侍从》。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整体上结合了拜占庭集中式的构图原则和西罗马巴西利卡式的柱外飞梁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整个平面呈长方形立体结构,四个墩柱矗而围成的穹顶群气势磅礴,中央穹顶高耸突出仿佛大地与神灵的连接通道。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圣索菲亚大教堂无论是建筑目的还是使用功能都无一不渗透着皇权与宗教意识形态的合一。

《查士丁尼皇帝与侍从》

《查士丁尼皇帝与侍从》主要描绘的是查士丁尼皇帝及其侍从参加献祭活动的场景。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整个画面一片严谨肃穆的气氛,皇帝身穿紫袍是皇家特有的皇族服饰、头戴皇冠并有光圈笼罩在头部,象征着与耶稣共通的神性。单一的面孔、僵直的身体,对人物进行摒弃个性的模式化描述隐隐透露出皇权统治下的秩序性。整个画作充满张力,象征了皇权统治下的金碧辉煌。总体上体现的是皇权与神性的统一。

拜占庭帝国将基督教作为国教,是它走向繁荣的基础,基督教作为拜占庭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凝聚了人心,使得帝国走向繁荣。与此同时,宗教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无不体现着宗教性。尤其是艺术审美领域,完全是宗教化的。

皇权、神权,皇帝、宗教领袖以及围绕皇帝身边和宗教领域身边的人都是旧贵族,他们把持着艺术领域,他们的审美原则就是当时社会的审美。这种艺术,这种审美是贵族的、宗教的、神圣的。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不过随着拜占庭帝国成为历史,中世纪黑暗,大航海时代开启,旧贵族不断走向衰落,而代表他们的艺术、审美——拜占庭艺术也走向了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诞生于16世纪末期的意大利,兴盛时期于17世纪的初期。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巴洛克风格最早出现在罗马耶稣会教堂建筑,是教会做的建筑改革,而后被法国宫廷发展到极致。其主要成就反映在教堂和宫殿的建筑和装饰上,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的特征。色彩运用大胆奔放,意境上富于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和神秘的色彩。

巴洛克艺术是欧洲大航海时代和启蒙运动时代兴起的艺术,此时新富裕资产阶级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地理大发现为他们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启蒙运动为他们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都为接下来的时代——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日渐壮大的他们对旧贵族感到越来越不满。但此时旧贵族依然牢牢控制着意识形态,包括审美和艺术。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不过旧贵族也似乎感觉到了某种力量在崛起,这是一种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恐惧的他们不得不被动引入新的思想和潮流,开始突破樊篱,打破条条框框,超越古典艺术一直传承下来的以和谐与理性为准则的古典艺术。这就是巴洛克艺术。

所以说巴洛克艺术的诞生已经意味着旧贵族以及他们控制的意识形态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艺术是对时代最敏感的感知,艺术家天生就是敏感家。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建筑领域,贝尔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是巴洛克艺术的经典,而法国凡尔赛宫是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之作。

绘画领域,佛兰德斯画派以及核心人物彼得·保罗·鲁本斯代表了巴洛克艺术在绘画领域的突出成就。

佛兰德斯画派和鲁本斯

佛兰德斯画派是巴洛克艺术辉煌的代表,而鲁本斯则代表着佛兰德斯画派的巅峰时刻。鲁本斯出生于德国。幼年时因为家境贫寒,当过宫廷侍童。他在语言方面有天赋,掌握了7国语言。1598年,鲁本斯成为独立画家。之后,他以画家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的代表作有《抢夺吕希波斯的女儿们》《上下十字架》等。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抢夺吕希波斯的女儿们》

这幅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宙斯的两个孪生儿子爱上了吕希波斯国王的两个孪生女儿,乘她们外出游玩时劫夺为妻。整个画面充满热情、运动和生命力。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巴洛克艺术是奔放的、华丽的,但也是奢华和享乐的。随着旧贵族越来越腐败,越来越衰败,比巴洛克更奢华和享乐的洛可可艺术也就出现了。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一词源于法国,指贝壳或小石头制成的装饰物,洛可可艺术是流行于18世纪欧洲的装饰纹样。这种审美的特点是纤细、轻巧、华丽、繁缛、艳丽浮华、浮夸。洛可可艺术完全是统治阶级旧贵族们奢靡生活、腐败的表现,纤细阴柔代表着旧贵族的颓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拜占庭艺术到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演变,本质是封建旧贵族的没落

洛可可艺术在建筑领域的代表是法国的皮埃尔·勒波特尔,他被称为“洛可可之父”。

当艺术和审美走向奢靡和单纯追求玩味的的时候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新的时代来临。旧贵族没落,新富裕资产阶级崛起,天下大势、势不可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