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侯宝林为《百年巨匠·戏曲篇》拍摄的巨匠之一。《百年巨匠——侯宝林》获得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0年项目资助-剧本类项目扶持,并入围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提案大会作品。

侯宝林(1917—1993),生于天津,大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奋斗目标,深受全国人民喜爱。新中国成立后致力相声改革。他还注重培养年轻演员,当前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中不少都是他的学生。相声界有一句话“侯宝林对相声有功”。他开创了一代“侯式幽默”,也让相声登上了曲艺最辉煌的舞台。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1940年侯宝林到天津前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撂地”,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闯荡过东北沈阳也是无果而归。但端午节前他到天津燕乐剧场演出,只凭当日白天一场《空城计》、晚上一场《改行》就一炮打响,博得了天津卫人的首肯欢迎。

侯宝林说:是这地方的人厚道和富有眼力成全了他。

这话也对,这个“五方杂居”的现代都市,历来对艺术都采取宽容开放的态度,叫作:“只要好就行,只要行就好。”但这绝不是没有标准的“傻厚道”,而是有着见微知著极其精明甚至预见般的“慧眼”。

侯宝林在京城“说学逗唱”还只是停留在技艺的层面,按照行里的说法甚至是“缺胳膊短腿”不够结实和全面的。

但他的“坯子”好:有一条学嘛像嘛的好嗓子,有三冬两夏科班过的戏曲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自尊自重“要把自己当成人,要把相声当成艺术”的“上进心”。

天津内行看出了他的潜能:论“唱”他是一板一眼到位,论“做”他是一举手一投足地道。

而像《改行》这类节目,用他的话说是:他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以前,就已经被前辈艺人使滥了的。

《改行》又叫《八大改行》,描写皇帝死了“断国孝”,“八音遏密”禁止娱乐,艺人无奈改做小买卖的故事。所模拟的艺人有八个(甚至十几人)之多。

这类“杂学唱”以前都是“歪唱”“丑唱”拿“改行”的艺人找乐子,理论是:“理儿不歪,笑话不来。”但侯宝林却认为那些艺术家们不只是值得同情的并且是他仰慕已久的,拿他们找乐子于心不忍,他非要“正唱”“俊唱”传达出来他们的风韵才情不可。

而这正是略有文化的市民观众所首肯的。

那个时候正是“花部乱弹”成长成熟,名生名旦家喻户晓的时代。

侯宝林首先触摸了艺术潮流的热点,传达了普遍共鸣的社会情绪,大大拓展和丰富了相声的色调,怎能不受欢迎?于是他便举一反三又连续加工创新了《学评戏》《学大鼓》《学吆喝》《卖布头》等一系列学唱节目。

观众欢迎他不仅是因为他学唱得地道,还由于他在节目里融进了生活和人情冷暖,提高了格调,增加了议论褒贬。

他清楚自己“学唱”虽是强项但“说逗”还欠火候,于是就继续“山后练鞭”随时“偷艺”从别的高人那里默会,补充他“缺胳膊短腿”的基本功。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侯宝林与郭启儒

日后的《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等代表作,就是在“杂谈”中加进评点、鉴赏和议论,他个人也因此成了入内出外雅俗共赏令人亲和的“品评家”。

侯宝林的创新不是没有由头的空穴来风,不是毫无依傍的心血来潮,不是的,他密切关注着生活中的种种热点,并能在所谓“时尚”和“时髦”的背后,发觉深藏着汩汩而动的生活潜流。

比如从他的《学英语》《学话剧》中就预感暗示着艺术潮流正在由传统向现代、由老派向新潮涌动。而它们只在“相声化”的体式内完成,虽然他演过话剧,也具有戏剧表演才情,但他没有须臾离开过令他发迹的相声,没有把相声变成失其风范的另类。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相声开始低迷沉沦。

“荤段子”“黄段子”加上从生理和伦理关系找哏逗趣的下流段子不绝于耳,相声正像那个行将灭亡的旧中国一样开始腐烂。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侯宝林就在“相声改进小组”的带动下立志创新。

首先从不说“脏话”、不说“有福之人人伺候,无福之人伺候人”一类的“贱话”开始,然后与老舍、罗常培等文人学者合作编演新段子。

他的《婚姻与迷信》等名篇可以说是“新相声”的代表作,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相声”的奠基者。但其“新”不是政治的术语、浮夸的口号,只是一种深邃真实的历史感情。

一是社会地位的变化,激越的生活激励着他,他有着“被解放”的真情实感。

二是他只顺理成章地在“愉快地与昨天告别”中发现“今是而昨非”——他的“歌颂”不是谀词,不是如后来极“左”时期流行的“假大空”话,他的歌颂“新生活”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进行的,包袱既是历史感情的凝聚也是新旧对比的结果。相声的讽刺功能依然贯彻始终。

而后在愈“左”愈甚的上世纪60年代,他去煤矿深入生活,表现工人阶级风骨,他也从未被“工人阶级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一类的豪言壮语灼伤,而只是平实地描写着矿工们如何“爱矿如家”,并嘱告着他们如何“安全第一”。

他感慨地说过:“只要你下一次矿井,你就懂得阳光下生活的可贵!”

他的“创新”不在形式的花哨,只在情感的真实深邃和鲜明上。

来源|《中国的相声》

声明|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监制 | 厚轩

美术编辑 | 神奇海螺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走近巨匠丨侯宝林:更行更远还生

关于我们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12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5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