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作者:古凌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两度访问香港,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访问香港的英国君主。

1975年是伊丽莎白女王第一次访港,5月4日,她和菲利普亲王在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后乘坐专机抵达香港,视察了这座已被大英帝国统治了一百多年的城市,时任港督麦理浩率领一众官员前往启德机场迎接。

短短三日两夜的行程中,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参观了多个地方,和市民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当时的港英政府不仅发行了“女王访港”首日封,还发行了多种纪念币。

媒体更是大肆报道女王有多么亲民,有的公司甚至包下版面表示欢迎。

女王结束访港后,港英政府还制作了一本特刊供人订阅,可见女王访港一事社会反响之大,港督麦理浩称这是“本港未有之盛事”。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女王“空降”,香港“海陆空”献敬意

在以前空中交通还没普及的时候,英国皇室成员访港往往是乘船至皇后码头然后登岸。

航空系统覆盖到香港之后,皇室成员抵港的第一站就变成了启德机场。

这一次,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到达启德机场后,先乘火车前往尖沙咀钟楼旁的九龙公众码头,随后乘坐港督的私人游艇慕莲夫人号横渡维多利亚港。

在游艇横渡维多利亚港时,添马舰军营鸣炮欢迎,皇家空军的直升机在上空盘旋列队致敬,消防船则洒水夹道欢迎,香港从海陆空向伊丽莎白二世的到来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伊丽莎白二世登岸后,香港官方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

欢迎典礼在大会堂举行,出席的不仅有在港的英国官员,还有香港在地的达官贵人们,老百姓也都纷纷闻讯上街围观,希望能一睹伊丽莎白二世的真面目。

从当时流传下来的影片来看,其时万人空巷,街上群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伊丽莎白二世也借此面向群众发表了演讲,大意是:

“香港独具其特殊环境及因素,经港人历年奋斗,乃发展为一座现代名城,其过程可谓举世无双。

港人所遭遇之困难愈甚,则其斗志益坚、百折不挠,力争上游于罕见之逆境之中,不苟安于图存,寻且自力更生、锐意进取,其经济日臻繁荣,民生日趋改善。

香港之在今日得以蜚声国际,驰誉世界者,其来有自。至于其生活则多采多姿、灿烂辉煌;其精神则蓬勃活跃、自强不息;其景色则山明水秀、风光绮丽、美誉天下。”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女王“贴地”行,民众齐欢迎

伊丽莎白二世此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两夜,但是她的足迹遍布了香港的大街小巷,欣赏烟花、花车巡游、观看赛马、逛菜市场、参观学校等等。

当时的港英政府已经立法禁止了燃放烟花爆竹,女王来访则是例外,在此期间,这一禁令被解除,香港举行了久违的烟花汇演。

伊丽莎白二世还在香港看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龙舞狮,英国女王对这种传统文化非常好奇,想知道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还弯下腰去观看舞狮子的人。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众所周知, “山多平地少”是香港的特色。

难得来到香港,爬山登高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在抵港第二天,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一起前往毕架山登高望远,毕架山邻近市区,又能一览九龙全景,自然受欢迎。

港媒称,女王的行程是真正的“贴地”行程,用现在的话也就是接地气,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了解民间疾苦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伊丽莎白二世一身粉色水手风裙子,配上同色系礼帽和乳白色高跟鞋。

她走访了中环嘉咸街菜市场,和摆摊的摊主聊一聊咸鱼白菜一斤多少钱,和路边市民寒暄,问问煮饭时为什么要多加两块橙皮,到摩士公园游泳池看看大人小孩戏水,感受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年已经49岁的她始终保持着笑容,似乎像是邻家女孩,优雅又亲切。

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传统美食颇感兴趣,据说,她本想到当地小有名气的陆羽茶室品尝广东茶饮,不料被老板以客满为由拒绝了。

但其实当时并不是真的已经满客,老板只是想按照传统接待熟客罢了。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公屋文化是香港社区中最草根的元素,女王来到了当时刚刚落成的爱民邨,她走进寻常百姓家,听听他们他们如何胼手胝足,养活一家数口,每段故事也是有血有肉。

而爱民邨之行这一安排,也可见港英政府对爱民邨的自豪感。

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的人口持续增长,小小的岛如何容下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便成为港英政府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麦理浩到任后就提出了“十年建屋计划”,1973年香港政府就成了香港房屋委员会,开始大量建设公共房屋,旨在让更多有需要的贫困百姓住上现代化的房屋,爱民邨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之前爱民邨只是一个寮屋区,都是临时搭建的寮屋,建成后的爱民邨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社区,邨内设有停车场、一间幼儿园、两条私家道路、一座二层高商场、三座“冬菇亭”熟食中心和一街市。

附近有三间中学及一间小学,香港红十字会青年及义工事务部、童军支部、常光睦邻中心、宣道会爱民堂于爱民邨会堂聚会,亦设有自修室。

爱民邨现在成为了香港旅游的打卡圣地,这里留下了香港繁荣的印记,也是包容开放的香港的缩影。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走遍港三岛,“事头婆”似近而远

在访港的第二天,伊丽莎白二世来到九龙红磡,为崭新的、现代化的红磡火车站主持了揭幕仪式。

伊丽莎白二世的这一举动,正是香港在麦理浩统治时期高速发展的一个剪影。

在70年代,除了红磡火车站这一重大工程落成之外,港岛和九龙之间的跨海隧道建成,香港开通了地铁,港岛、九龙和新界之间被公路和铁路连为一体,从此整个香港被纳入了一个庞大而便捷的交通网络中。

正如伊丽莎白二世所说,此时的香港蜚声国际、驰誉世界,乃是一座多采多姿、灿烂辉煌的城市。

而这些成就的达成,与香港人在经历种种困难和考验的情况下,仍然百折不挠、锐意进取是分不开的。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跑马场是香港的一个文化标记,女王访港自然不能错过。

香港赛马会在女王在港期间专门举办了首届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杯,由她亲自颁奖。

当时伊丽莎白二世观赛的701包房被命名为“女皇包房”,只限港督、特首和12位董事局董事使用,房内还挂有女王两次访港的油画,和伊丽莎白二世夫妇的签名照等。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切随之成为过去,包房就此更名,油画也都被搬到了马会博物馆。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高等学校是香港的另一个文化印记,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是云集不少知名学府,“港大”和“中大”就是其中的二强。

伊丽莎白二世预先料到,无论先去港大还是先去中大,都很容易引起争议,甚至会造成两校情绪对立。

深明此道的她就派菲利普亲王在早上乘直升机降落岭南场,率先参观中大,下午时分,两人才一起参观港大。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行程的最后一天,伊丽莎白二世来到了新界。

当时属在发展中的荃湾新市镇,成为了女王的目的地。荃湾的村民亦纷纷临时搭建牌楼,夹道欢迎,仿佛一定要让一众访客宾至如归。

从古至今,香港一直担当着转口贸易港的角色,在九龙半岛和新界交界的海滨,正是货物往来最繁忙的货柜码头。

伊丽莎白二世到此视察,确认香港人人有工作,百业兴旺,但最能代表香港“初心”的地方可算是香港仔吧。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真正的渔村风光,加上女王来港时适逢休渔期,渔船纷纷停泊在避风塘歇息,各家各户色彩斑斓的锦旗,更有龙舟竞渡助兴,为香港仔添上锦绣万千。

伊丽莎白二世来港视察的最后指定动作,是直入香港中心油尖旺区。

看着不同团体精心预备的巡游表演,两旁市民加油打气,而重点是不论是巡游又或是走访,皇室成员很多时候与民众的距离也可能只有数米,甚至一线之隔。

伊丽莎白二世此行,共在香港停留了三天,港英政府给伊丽莎白二世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参观活动,民众夹道围观,整个社会蔓延着兴奋的情绪,在民间,港人用“事头婆”来称呼这位远道而来的大英帝国君主,颇有“敬”而“远”的意味。

1975年英女王访问香港,民众夹道围观,港督:本港未有之盛事

“事头婆”是一个港式俗语,日常生活中用来称呼老板娘,也特指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二世对港人来说,虽然亲切,但终究是某种权威的象征。

“事头婆”这个称呼传神地反映了香港和英国之间特殊、微妙的关系,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登基至香港回归,当了香港人的“事头婆”足足45年,香港三分之一的殖民时期都在其统治之下,但港人与她的关系却似近还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