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使用mount和修改fstab开机自动挂载

最近服务器有点问题每次重启后总会有文件夹突然空了,发现问题是没挂载到目录。

注意:需要使用root用户

运行fdisk -l命令查看实例上的数据盘,这个可以查看到未挂载的磁盘。

使用df  或者df 目录 查看挂载的情况,这里是无法看到未挂载盘的。

使用mount /dev/sda6 /home_bak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使用umount 可以卸载挂载

通过修改/etc/fstab实现自动挂载,添加如下配置即可

使用mount和修改fstab开机自动挂载

/dev/sda6 /home_bak ext4 defaults 0 0

/dev/sda4 /home_bak2 ext4 defaults 0 0

第一列表示设备的名称,第二列表示该设备的挂载点,第三列是文件系统,第四列是挂载选项,第五列是dump选项(用一个数字表示),第六列(接下来的数字)表示文件系统检查选项

第一列可以是实际分区名,除了显示的使用设备名,你可以使用设备的UUID或设备的卷标签(Lable),例如,你可以在这个字段写成“LABAL=root”或“UUID= 3e6be9de- 8139-11d1-9106-a43f08d823a6”,这将使系统更具伸缩性。例如,如果你的系统添加或移除了一个SCSI硬盘,这有可以改变你的设备名,但它不会修改你的卷标签。

如果磁盘是SATA接口,且有多个磁盘,则每个磁盘被标记为 /dev/hda 、 /dev/hdb、 /dev/hdc 等以此类推;而每个磁盘的分区被标记为 /dev/hda1、 /dev/hda2等。

如果磁盘是SCSI类型,则多个磁盘会被分别标记为 /dev/sda、/dev/sdb等等。分区同理。

如果使用标签来表示,则格式如:LABLE=/

第二列为目录

第三列为此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Linux可以使用ext2、ext3、ext4等类型,此字段须与分区格式化时使用的类型相同。

第四列是挂载的选项,用于设置挂载的参数。正常建议直接defaults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