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唯一从政的孩子,没有官架,传承父亲精神

作者:秋月趣闻历史

焦裕禄的事迹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却对焦裕禄唯一走上政治道路的儿子焦跃进所知甚少。

焦跃进出生于1958年12月,那一年正赶上政策,于是父亲焦裕禄便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名字。焦跃进是焦裕禄的几个孩子中,唯一一个走上父亲这条道路的人。

1964年5月14日,这一天,年仅5岁的焦跃进永远也忘不了。因为在这一天,他的父亲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永远离开了他。

焦裕禄病故后,全国掀起了一阵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唯一从政的孩子,没有官架,传承父亲精神

焦裕禄究竟是谁?为什么病故的他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他是怎样对待家庭的呢?他带给儿子焦跃进什么样的影响?他又是如何给儿子焦跃进树立榜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

焦裕禄早年参加过革命,1962年12月,因为组织调动的影响,他被派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任职期间,他带领着当地人民进行了改革、治水等一系列的工作。工作期间,焦裕禄总是冲到最前面去,以身作则。他和普通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一起劳动。

焦裕禄不仅对待工作严格,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他也丝毫不含糊。一有空他就教导孩子们要热爱劳动,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在孩子们的心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那就是父亲说过的“千万不能搞特殊!”

焦裕禄虽然是县委书记的身份,但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他的工资并不低,但是他经常周济东家,贴补西家,帮助左邻右舍,从来不舍得给自己花,也没有给家里留下多少钱,更没有带给孩子宽裕的物质条件。

焦裕禄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厉,他给孩子们制订了许多家训。曾经让孩子们委屈和不满的家训,长大后却成为他们一直坚持的人生信仰,他们一直牢记父亲说过的话,并且付诸于行动。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唯一从政的孩子,没有官架,传承父亲精神

(2)

虽然父亲去世时,焦跃进的年纪还小,但母亲延续了父亲的教育风格。

“你要向你爸爸学习,要真正的为人民去做事情,要融入到群众中去。”焦跃进常常听到母亲赞扬父亲的工作精神,因此从小他就把父亲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父亲的精神既是精神财富,也是鞭策我的动力,我绝不会给他老人家脸上丢脸”。

从小,焦跃进就以父亲为榜样。长大后,他当上了领导,做事情也依旧以父亲为榜样,当地的老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焦跃进的母亲经常叮嘱儿子:“要努力工作,工作做好了,大家都会夸你,说你不愧是焦裕禄的儿子;你工作要是做不好,大家就会到处议论你!你不仅要把工作做好,更要努力超过你父亲啊!”

焦跃进回忆起父亲时是这样的,“小时候我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深。爸爸经常出差,一去就是好几天。所以我和爸爸很少见到,他把这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爸爸给我的印象大都是间接的,通过妈妈的讲述、通过爸爸生前同事的追忆、通过参观纪念馆,还有通过农民的回忆,我在心中勾勒出了爸爸的形象……”

焦跃进从小身上就自带光环,带着焦裕禄儿子这一身份的光环,所以他必须要每时每刻都去维护这个光环。若他出现一丝失误,别人会来议论焦裕禄的儿子,自己就会给父亲丢脸。

当记者问到他以后是否会升迁,他笑着说:“能不能升迁不是自己能说了算,我只负责把我的工作做好,相信上面会看得到。”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唯一从政的孩子,没有官架,传承父亲精神

(3)

长大后,焦跃进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一直谨记着父亲的教诲,谨记着父亲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他用务实为民、踏实干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平凡历程,诠释着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的恒久魅力。

1999年,焦跃进主动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来到了落后的杞县,担任县长一职。在他刚到任不久,杞县便遭受了多年不遇的雪灾。他踩着积雪,顶着寒风,出现在受灾地区,亲自安抚受灾的群众,给他们带去温暖。在上任后很短的时间里,焦跃进便走遍了县里的乡乡村村,帮群众解决了很多问题。

焦跃进到了杞县以后,杞县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蒜都”。为了推销县里的大蒜,焦跃进亲自到北京布展,还当起了“推销员”,给大家介绍杞县的大蒜。这一举动引起了轰动,杞县农副产品一时成为了当时北京市民的抢手货。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焦书记”,觉得在他身上能看到他父亲老焦书记的影子。焦跃进说:“我的父亲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精神财富,但同时也是这也是一种压力。我一定会把父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自己当官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带领着大家共同富裕,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4)

1976年,焦跃进下乡到兰考当上了生产队长。在那里,他听到了许多父亲以前在这片土地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触动着他的心灵。他下定决心要在实践中学习父亲的精神。他像父亲那样挨家挨户的慰问孤寡老人,他希望能带领这里的人们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在这块倾注了焦家父子俩全部心血的土地上,焦裕禄和焦跃进两人在这儿留下了极好的口碑。许多普通百姓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二人,在不同的年代,却一起做着造福人民的事情……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唯一从政的孩子,没有官架,传承父亲精神

在焦跃进任职祀县的县长这一期间,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惊喜,这份惊喜是父亲当年在祀县参加土地改革时写的总结材料,没想到被完好无存的保护起来了。焦跃进看着这些已经发黄的材料,内心十分激动,他觉得自己离父亲更近了,这些总结材料是父亲留给他的珍贵遗产,也是留给祀县的珍贵财产啊!自己一定会保管好,管理好祀县,带领着祀县一起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焦裕禄与焦跃进这一对父子,父亲负责种泡桐,与风沙进行搏斗;儿子负责卖大蒜,参与了市场的竞争。父亲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而殚精竭虑;儿子为了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而四处奔走。尽管父子俩身处的时代不同,周边的环境不同,但他们都是优秀的党员,人民的好公仆。

在了解了这一对父子的故事之后,我们从中能强烈地感受到,父子俩这种为人民着想,爱护人民的精神是一样的。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不论你处于哪一个时代,身边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只要你是一名真正的党员,那么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永远不会改变,这种“焦裕禄精神”也永远不会发生改变,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