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抓捕鸟类的恶报会追随一生,无关法律,小孩特别要注意!

抓捕鸟类的恶报,无关法律,但与小孩关系密切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向善的。这种善意不仅仅表现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扩大到追求一种和谐、共生、互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广大无边的慈悲,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标志,当然也会泽被苍生、惠及万物,体现在对待鸟类的态度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在有些著作或者民间流传中,该诗最后一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被改作“劝君莫打三月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用一种拟人化和移情的手法,将母子相依、血肉情深的人类感情,转嫁到鸟类,呼吁人们爱惜鸟类以及其他生命。

但在民间,特别是我的家乡,父老乡亲们世代相传,用一种近乎“恐吓”的方式传递着民间那种朴素而真切的环境观或慈悲理念。

抓捕鸟类的恶报会追随一生,无关法律,小孩特别要注意!

作为一个自幼活泼好动的男孩,我小时候也想淘气捉鸟,但每逢蠢蠢欲动的时候,长辈就赶紧跑过来制止,并且语气沉重地告诉我:“千万不能抓鸟,抓了鸟的孩子读不了书,写字的时候手发颤”。我对此深信不疑,以至于曾经傻乎乎地跑去问一个曾祖辈的老人:“您吃饭的时候手抓不稳筷子,是不是小时候抓了很多小鸟啊?”

自然,很多小时候深信不疑的“真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被质疑乃至被遗弃。但随着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陈酿,这些被抛弃了的“歪理邪说”又多次回旋在了我的大脑里,让我思忖其中究竟有何缘由。

乡亲们的这种说法,是用一种类似“恶报”的恐吓方式来传递一种文化理念的,这种方式也不仅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频频出现,在世界其他文化里也屡见不鲜。

例如中国的孝道文化,本来是一种基于人道伦常的美德,但在给一个人树立孝道理念的过程中,就必须一套法律的、文化的配套方式来辅助。法律的惩戒是严重而且高成本的,文化的方式就柔和且有效。例如中国的民间传说里就有很多不孝子孙遭受灾祸、恶报等天谴的故事。

抓捕鸟类的恶报会追随一生,无关法律,小孩特别要注意!

有很多现代人很容易把某些传统文化理念以“封建迷信”的帽子扣死,坚持认为创造、传播、认可这些理念的人都是傻瓜。但一个文化理念被创造出来,再经历数千年的传播,难道数千年的无数人都是傻瓜,唯独到了今天才有了聪明人?

古人当然会通过观察来证实许多文化理念的虚幻,例如以抓捕鸟兽为生的猎人,不见得长大之后就是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当人们有足够的见识真伪之后,那种被虚假包裹着的文化理念或者道德框范早已深入人心,很难拔除。但有证伪能力的人,往往也有足够的心智理解这些被“迷信”外壳包裹着的本意,从而愿意继续当“傻子”,把这些理念继续传承下去。

回归“抓了小鸟读不了书,写字手颤”这个话题。我想,古人们创造这个“恶报”说法,应该是基于两个方面的目的:

首要目的当然就是保护鸟类。今天的社会,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犯罪行为,可以依赖法律手段实施。而长久以来追求“天人合一”的古人,或许早已建立起动物保护理念,但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无法建立相应的法治体系来推行这种理念,只能在法律之外寻求一种有效且便于执行的措施,创设一种“恐吓”式的民俗说法就是最佳选择。

抓捕鸟类的恶报会追随一生,无关法律,小孩特别要注意!

其次,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特别是孩子。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是现代的环保观,古人建立这个说辞,既是出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更多地其实是为了保护孩子。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在我们那个年代,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往往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再加上男性骨子里远古遗传的狩猎基因影响,往往会喜欢抓捕一些鸟类等小动物玩,小则限制自由、弄伤肢体,重则让这些小生灵失去生命。

但往往看似“好玩”的行为背后,却存在重大隐患。一个人特别是孩子,如果虐待甚至残害其他动物,幼小的心灵就会逐渐失去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乃至播种下一颗残忍的种子。很多现实的例证很容易说明:那些长期以屠宰为职业的人,往往心性坚硬。善良是人类共同认可的美德,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善良,那么就很难衍生出其他美好的品德。用一个表面恐吓的说辞,呵护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其实也是古人的一种大智慧。

另则,玩物丧志,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而言,更容易沉迷于抓鸟等游戏之中而很难自拔。倘若在学习知识、习得技能的黄金时期不专注于正业而玩猫逗狗、抓鸟捕兽,则很容易不学无术,耽误一生。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