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城乡巨变景色新 融合发展启新程

作者:信息新报

——“我们的2021”系列报道之三

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过去的一年,建湖县不断优化城乡布局、改善城乡面貌,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美景如画,宜居宜业亦宜游,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美好蓝图正在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

隆冬时节,暖阳和煦。在冈西镇顾顶村新型农村社区,一排排新建成的农房错落有致,家在园中,村在景中,呈现出一派美丽宜居、生态良好的幸福图景。

2021年,建湖县改善农民住房10442户,新扩建新型农村社区16个、住房2920套,建成新农e站10个,创成省级传统村落2个,美丽宜居乡村覆盖率达100%,九龙口镇收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行走在水乡新型农村社区,仿佛游走在一幅水墨画卷之中,一首首乡村振兴的奋进曲正在这里奏响。“自从新小区建设以来,整个环境比起以前是好太多了。以前的环境是乱七八糟的,现在小区里面每天都有人打扫卫生,水比以前干净,五条路的路面都清清爽爽。”顾顶村村民顾曰乔高兴地说。

过去一年,建湖县“一体两翼”建设初显成效,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渐次铺展。东翼上冈组织开展“基础设施会战年”活动,签订民房搬迁协议1566户、企业搬迁协议42家,完成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滨河路及景观廊道工程、榆西安置房等重点项目进场施工。西翼九龙口扎实开展“景区提升会战年”活动,国家级度假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淮剧小镇一期惊艳亮相,九龙口美景12次登陆央视。“建湖有戏”城市品牌对外发布,全新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品牌推广语、文旅推广语、建湖吉祥物等也精彩亮相,“灵龙水乡、淮杂故里”生态文旅品牌深入人心。“我最满意建湖的人文环境,建湖有陆秀夫纪念馆、乔冠华故居、淮杂艺术、收成文旅小镇,这些都是建湖的文化底蕴。希望建湖在今后的发展中,打造好‘建湖有戏’城市品牌,让更多人喜欢上建湖。”市民洪孔亮说。

波光粼粼的双湖,也见证着城市的华丽蝶变。过去一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湖县先后实施双湖公园九孔曲桥桥面改造、建裴线改造、宁湖桥接线维修等服务群众身边出行的“小微”工程,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九龙大道集镇段改造、建县路、九龙口景区外环路等一批服务全域旅游、强化路网衔接的县属重点项目相继实施,城乡交通运输网络不断织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也更加稳健。“开展美丽乡村旅游公路三年行动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建湖县建成美丽乡村旅游公路178公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交通、旅游、农业、人居等方面,进行了一个深度的融合,将碎片化的景点‘串珠成链’,打造具有建湖县特色的交通旅游体系。”县交通运输局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瞿鸿飞表示。

城市因提质而靓,生活因提质而美。过去一年,建湖县持续推进县城有机更新、功能完善,改造棚户区2049户29.7万平方米,整治老旧小区9个,建成口袋公园15个,一件件提升建湖城市形象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如火如荼推进。“多点发力推进城乡建设,实施汇文东路两侧改造出新计划,加快老旧小区第三方物业管理试点进度,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和品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近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左保年表示。

城市街道干净整洁,道路畅了,环境美了,河流清了,城市更有质感。在乡村,田成方、树成林、渠相通、路相连,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农房依路而建,万千农民喜迁新居,过上了和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以城带乡促乡村振兴,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公共服务“无缝对接”,如今的建湖,在高质量的城乡融合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新旧城区联动发展,一个个美丽新农村跃然而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融合乐章,正在水乡大地上奏响。蒋雯 李可可 蒋睿

(来源:建湖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