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话里话外:制造业的N种生产计划

       我服务的某装备制造企业,今年新进了50多名大学生,他们厂这几年发展挺好,订单接不过来。为此在沿海某开发区新建了厂区,计划明年进入量产阶段。现在这批新大学生在老厂实习,准备一年后派往新厂。

    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有一个普遍的感觉,就是生产企业有很多计划,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天天都在谈计划、与各种计划打交道。但是对计划是什么,大学生还是闹不明白,就想让我给讲讲。

    计划,简单说是企业的一种工作安排,因为有专业分工、企业就需要跨部门分工合作,有合作就要事先有安排,这就叫有计划。

    计划有多种分法,不同的分类维度派生出不同的计划叫法。

    如果按照计划所对应的制造环节分,有销售计划、出产计划、发货计划、投产计划等。

    按照计划编排的周期和频次分,有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按照计划对应的物料来分,有零件计划、部件计划、总装计划、现场施工计划等。

    按照生产组织方式来分,有外协计划、自制计划。

    按紧急程度分,有常规计划、临时计划、插单计划。

    按计划的"力度"有分,有先行计划、预投计划、补件计划。

    按产品生命周期分,有量产计划、研发计划、试样计划。

    按计划下达的方式和状态分,一次性计划、有滚动计划。

    有些企业,特别是老国企(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演变而来的),在月生产计划等"规律性"计划之外,还有一种叫"另投计划"的,也可以理解为"例外计划",或者说因为没有赶上计划周期,而追加安排的计划。

    上述两类或者多类计划的组合,就形成了企业的常用计划定义。比如计划周期如果再加上"限定词",就是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日生产计划,或者说月销售计划等等。

    这些计划虽然分类繁多,其实单一维度反而清晰。然而企业中之所以计划的叫法不一、理解不一,主要是大家沿用了旧有的习惯,省去了准确的叫法和定义,因为没有准确描述计划的本质含义,这就使得新进的大学生无法理解。

    我每每与企业的生产计划部交流,都不能理解他们所说的"我是负责生产计划的"这句话的含义,是负责与销售接口的月销售滚动计划?还是负责与协调交货期、原材料准备的投产计划?还是负责每天的机台作业计划?如果这些名词说不清楚,就很难知道对口岗位和人员的职责,那就很难进行分工协作。很多计划执行的偏差就是这样来的。

    生产计划的N种含义,需要我们剥丝抽茧,问清楚、想明白,说来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将上述概念编程教材、做成考题,是普及计划知识的好办法。企业不妨拿去试一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