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虎年财神到:比干何以成仙?无心无好坏,雅俗忠奸都很乐淘淘

在《史记》中,纣王之所以被剖心主要是因比干提意见。那么,纣王为何如此,史书并没有交代。史书没有交代的部分,自然就有了发挥的余地。从《史记》到《封神演义》之间足有一千五六百年,《封神演义》作为深受民间说唱艺术(今称曲艺)影响的作品,吸收了民间很多故事。

《封神演义》更是佛道信徒间的竞争,也是没落文人在经济大潮中为了取得阿堵物而下场肉搏(与市民精神需求)的结果。因此,“讲好故事”是必须的环节。所以,纣王杀掉比干的原因就必须要说清楚。

虎年财神到:比干何以成仙?无心无好坏,雅俗忠奸都很乐淘淘

因为儒家忠君思想、因为“红颜祸水”思维,纣王杀比干就有了原因。

《封神演义》对《史记》的情节扩充,让人们形成一个“爱恨情仇的线索”

鹿台请仙,大出洋相,假妲己的子子孙孙全被一窝端走了。狐狸们不胜酒力致使鹿台上狐臭横行,引得比干怀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狐狸精。比干便和武成王黄飞虎一起火烧了这些醉酒的狐狸精的老巢轩辕坟。

为了警告妲己,比干让黄飞虎把没有烧焦的狐狸皮做成皮袄献给纣王。这才引得妲己假借旧疾复发非有“玲珑心”才能医治的“楚楚可怜”,引得“爱情至上”的纣王不管天下终生、不管人伦之理君臣之道。纣王一问如何救治?鸡精喜媚便说“惟亚相比干乃是玲珑七窍之心”。

最终“爱情至上”论让一切规矩化成炊烟。纣王立刻宣比干上殿,索要玲珑心。

这时,比干已经从宣旨官口中得知了纣王的用意,去是死不去也是死。情急下,比干取出姜子牙给出的“保命符”烧而饮之。取了比干的心后,比干竟然还活着纵马而驰出了午门。遇到一位卖菜的老妇人叫卖无心菜。比干一听勒马就问:什么叫无心菜,人如果无心将会怎样?妇人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闻听,大叫一声落马而死。

虎年财神到:比干何以成仙?无心无好坏,雅俗忠奸都很乐淘淘

《封神演义》后,戏曲曲艺继续描摹,终成老版《封神榜》

《封神演义》虽然交代了来龙去脉,但还是有些小的情节被作者忽略。这些被忽略的环节逐渐被戏曲曲艺所填充。例如“比干被剖心”后卖菜的老妇人是谁?小说中没有展现,只是一名路人。

我们现在看的有关“封神演义”影视剧的这一情节,老妇人乃妲己幻化而成。其实,这并非今人杜撰,早在乾隆前这个细节就已经被补充完整。

虎年财神到:比干何以成仙?无心无好坏,雅俗忠奸都很乐淘淘

在宫廷昆曲大戏《封神天榜》中,卖菜的老妇就成了妲己。同时,剖比干心的剑在梆子戏中也有了名字“龙凤剑”。因为写戏的人也一般是文人,文人间写东西,只要你不是抄袭惯犯,都会对仿照版本有所升级。文人嘛,如果写得还不如前版,做啥文人。因此,戏曲作者就更加忠实于《史记》。

起先比干并不知道是要被剖心的,一看到纣王就劝说纣王要实行仁政,惹得纣王很不高兴。当比干得知要被剖心后,立刻想逃,这符合人性嘛。比干要求回家先去见见孩子老婆一面儿,到家后,一家人先是伤心道别,最后才想起姜子牙临走前的符咒。

虎年财神到:比干何以成仙?无心无好坏,雅俗忠奸都很乐淘淘

文人特别是身处民间的文人对文学创造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的四大名著中,唯有《红楼梦》才算是彻底的文人作品的原因。《封神演义》自万历时期被广大百姓熟知后,经过明清长达二百年的时间,无论是曲艺还是戏曲、民间故事都对其逐渐丰富,最终形成现在的《封神演义》影视版。除了一些比较光怪陆离的情节外,在乾隆时期,“封神演义系列”的故事就已经彻底定型。

如果您只看过《封神演义》,没看过其他“系列”,恐怕会惊诧于编剧的编纂能力,其实,人的思维下的各种文学延伸,除了技术层面的变迁外,本质上都不会有大变化。正如我们写历史、写小说,只能说我们看得少,其实历史观点、小说的光怪陆离都已经在前人那里早就被写出来了。

比干的“无心”是其成为财神的关键

为什么“无心”关键是?没有心就代表更公正,这是好人们的理想。同时,坏人们则认为“无心”就是这个人没有心肠、更狠、更黑。而且,“文曲星”本来就是知识分子的财神嘛。当然,对于这点大部分儒家文人是不承认的。

他们认为“文曲星”更多的是代表才能。但既然代表才能,那你拜文曲星希望赐予才华,只不过是换了“财”的表现形式而已。有了才华就可以科考得中,就可以当官发财。

虎年财神到:比干何以成仙?无心无好坏,雅俗忠奸都很乐淘淘

所以,文人的“财神思维”只不过变了表现形式。仍然是一种爱装的表现。民间的老百姓可就直率可爱多了。

那么,比干何时成为财神呢?应该是在明清时期,证据就在于宋元时期的《武王伐纣平话》中,比干还是“史记”中的样子儿。因此,“文曲星君”的形象宋元时期是不存在的,因此,也就更不会有后世“文财神”的形象。所以,明清时期是比干成为财神的时期,更可能的是晚明这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上文我们提出《封神演义》将比干塑造为“文曲星”,比干的神格形象就定型了。民间将其塑造为“财神”也不会早于这一时期,当然可能是同一时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