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月1日以后,银行会让知道密码的子女取走离世亲人百万存款吗

作者:隆门财经

2022年1月19日,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出台重磅新规,即“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3月1日开始,个人到银行存取超过5万或等值外币的,都要登记说明来源和用途,于是有人担心以后子女支取去世亲人的存款,哪怕知道密码也会受到影响,果真如此吗?

3月1日以后,银行会让知道密码的子女取走离世亲人百万存款吗

上述“一行两会”新规核心内容即是,从3月1日开始个人去银行存款只要超过5万就要说明来源,取款超过5万就要说明用途,并登记在案,换句话说,以后如果不配合,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存入,有再急的事情也无法支取,否则银行也会违法并承担相应责任,所以要想办事顺利那就得配合,没有商量。

那假如亲人去世有存款100万,子女知道密码去银行支取,会受到影响吗?显然是不会的。

其实,这次新规出台之前,类似大额现金管理规定,已经在一年多以前就开始试点了。2000年7月河北开始试点,10月在浙江和深圳开始试点,其中对公账户存取超过50万,都要登记说明来源和用途,对于个人账户规定各地有所不同,其中河北标准为10万,浙江为30万,深圳标准是20万,超过标准的都要登记来源和用途。试点已经一年有余,不但对人们存取款没有带来任何障碍,更是对死者存款继承支取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3月1日以后,银行会让知道密码的子女取走离世亲人百万存款吗

从法理上讲,大额现金管理规定和存款继承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板块,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泾渭分明。前者主要适用于反洗钱领域,后者主要适用于公民遗产继承范畴。因此,因为现金管理新规的出台,而担心存款继承的顾虑,显然是杞人忧天的,没有任何依据的,或者说是多余的。

由此可见,关于死者存款继承的有关问题,银行仍然会根据央行、银保监会以及其他司法机关关于死者存款继承的相关规定,这其中主要依据有三大法律法规,即“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查询、停止支付和没收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取手续的联合通知”、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

3月1日以后,银行会让知道密码的子女取走离世亲人百万存款吗

众所周知,前两部法规于90年代初期就颁布实施了,一直沿用至今,通俗的说,任何人要继承支取已故人存款只能有三个途径,即遗嘱继承、公证继承和法院调解或判决继承,无论金额大小,哪怕只有一百元,几十元,银行只有看到相关法律文书,才会办理死者存款的过户或支取,否则免谈,比较僵化。

然而,到了去年初,死者存款的继承终于迎来了重大变化,准确来说是更加简化和接地气了。2021年1月19日,银保监办公厅和央行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只要死者在同一法人银行存款余额原则在一万以内,甚至包括其他非存款金融产品在内,或等值外币的,均不需要公证。

只要继承人提供相应手续,均可直接支取,包括遗嘱、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以及承诺书等,就可以办理过户或支取,银行不得拒绝办理。同时,在金额限制上又放宽到1-5万,各家银行也可以自主决定,并履行审查义务。毫无疑问,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少跑路,而且还省去了公证费,大大节约了继承成本。

综上所述,尽管监管部门又出台现金管理新规,5万以上需要登记来源和用途,然而对于子女继承100万存款来说,也不会带来任何影响。但是由于金额超过了小额提取限额,所以在理论上即使有密码,也要走遗嘱继承、公证继承或者判决调解继承途径,只要手续齐全,银行不得拒绝办理。当然在实践中,假如有密码和银行卡,也是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银等渠道自助转账办理的,就没有那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