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短道速滑队为什么能赢得干干净净?这个“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立功了

最近,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充满戏剧性的竞技过程,牵动了很多网友的心,“太刺激,太需要一颗强心脏了!”但你知道吗?对这样一个看来惊心动魄、瞬息万变的比赛,我们不仅需要裁判的火眼金睛,更需要技术的支持——一套快速精准的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能帮助裁判作出精准判罚,真正做到明察秋毫。

据悉,第四次出征奥运会的SMG旗下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SMT天鹰转播,此次不仅为奥运赛事提供了优质的转播服务,也提供了一套VAR短道速滑视频助理裁判系统,在本次冬奥会的落地比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不仅如此,中国团队、中国技术在本届冬奥会上还实现了更多的突破,以SMT天鹰转播为例,其转播系统数量超过本次奥运整体转播系统数量的五分之一。换句话说,超过20%的冬奥会国际公共信号正是由这支富有大赛经验的转播技术团队从中国北京传播到全世界,全球共享此次冰雪体育盛会。

让全球观众看到裁判的“判罚依据”

什么是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

晨报记者了解到,这项技术最早用于足球比赛,主要依靠在赛场上分布多个摄像机镜头,以多机位、多角度捕捉场上运动员的每一个细小动作,甚至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当出现争议情况时,技术人员将运用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使用视频回放技术,帮助主裁判作出正确的判罚决定。

事实上,早在2019年上海举行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ISU国际滑联就联手SMT天鹰转播开始了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的合作。也是在首次合作大获成功之后,SMT天鹰转播几乎成了ISU国际滑联在国内赛事的“指定服务”团队。在本次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里,SMT天鹰转播就为ISU国际滑联提供了一套完备的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

中国短道速滑队为什么能赢得干干净净?这个“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立功了

SMT天鹰转播方面告诉记者,通过对转播车所提供信号的反复甄选与测试,团队最终选出6个黄金机位、2个半景机位与2路播出信号,总共10路信号切入慢动作服务器,实现了对赛道的无死角覆盖,全视角记录运动员与赛道状况,帮助裁判全面掌握赛场上的所有动态。

不仅如此,这套VAR还提供了整个裁判团队的通话,提供VAR信号给现场转播团队。换句话说,系统不仅可以更好地让裁判看清楚比赛的各种关键争议点,也把裁判的判罚依据带给了全球观众,带来了更强的观赏性。

这个新技术在大跳台首秀

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实现了中国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也将大跳台项目的关注度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你知道大跳台上的“凌空一跃”到底是如何记录下来的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SMT自主研发、具有多项专利的Multicam Replay 360度自由视角系统。据悉,根据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的要求,SMT将这套系统部署在首钢大跳台,并在安装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于高空安装了40个机位,提供了120度视角,在5到8秒中输出2路不同特效模板的画面,供导演组在比赛中使用。

中国短道速滑队为什么能赢得干干净净?这个“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立功了

最终,Multicam Replay 360度自由视角系统实现自己的奥运“首秀”。记者获悉,在往届的奥运场上,同类系统主要由国外技术团队提供,但从2018年起,SMT进行了该项目的自主研究,经过数年时间的打磨与实践应用,终于出现在了冬奥的舞台上,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首日的比赛中,该效果被大量应用,从多个角度见证了不同运动员的高光时刻,得到了冬奥直播制作团队的一致认可。

此外,在本次冬奥会冰壶项目中,SMT还突破性地采用一套超大型4K HDR超高清转播系统完成了以往4套转播系统的转播任务。而由OBS联合英特尔、SMT共同研发的具有前沿试验性基于云架构的VOB“云转播”技术,则充分利用“云端”优势,将主要资源部署移置云端,帮助制作团队实现在全球任意远程制作中心均可与前方现场完成交互,这个“大胆的想法”已在北京冬奥会冰壶第四赛道上完成首次落地应用。

中国短道速滑队为什么能赢得干干净净?这个“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立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本届冬奥会开赛以来,SMT天鹰转播4套超大型4K HDR超高清转播系统也正式晋升为“奥运金牌转播车”,现场见证多枚奥运金牌的诞生,并将精彩绝伦的比赛转播到全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