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Google退出/DNS/根域名解析

事件一:美国经济学家建议同中国进行贸易战;

事件二:中国借网络扫黄大量强制关闭未备案的网站,.cn域名只允许企业注册;

事件三:美国宣布对台军售;

事件四:中国国防部强烈谴责美国对台军售行为;

事件五:中国成功试验×××防御系统;

事件六:百度DNS被劫持;

事件七:Google“要求中国放弃信息过滤制度,否则将立即退出中国”;

事件八:Google突然停止信息过滤,大量敏感信息被直接搜索;

事件九:百度被爆信息过滤系统突然失效,疑长期盗用Google搜索数据;

事件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在下周一公布美国新的网络政策……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Google退出中国事件,并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是美国政府赤裸裸的战争威胁。

当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大量资金持续不断的流入中国,而且,也没有任何可能导致中国经济马上崩溃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终于再也坐不住了,它已经开始不惜以战争手段来挽回帝国的未来。

贸易战,早已开打;对台军售也只是重复践踏中国的外交底线。

作为应对,中国史无前例以国防部名义发出强烈谴责;并动用CNMD反导系统展示备战状态。

紧接着,百度遭到DNS劫持,13亿人无法访问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6个小时后恢复,但搜索结果停留在2009年12月……

第二日,Google 态度异常强硬,要求中国政府放弃信息审查制度,否则将立即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政府未及做出任何回应,Google已停止信息过滤,大量敏感内容直接被搜索……

而令人震惊的是,一向紧跟政策的百度、Sogou等国内搜索引擎,也同时被搜索出大量敏感内容……

据猜测,有理由相信,百度等是二次利用了Google的搜索缓存……

当日,另一则重磅消息出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在下周一宣布美国新的网络政策,将保证美国人在任何国家访问互联网不受限制。

引人猜测内容还可能包括:采用或威胁采用全球根域名解析权限的go-vern-ment化管理……

如此一来,中国长久未能解决的国际互联网战争软肋,域名DNS解析服务,直接将被操纵在美国政府手里,只要美国政府愿意,baidu.com、sina.com、sohu.com、163.com、taobao.com、……中国任何.com公司、.net机构、.org组织、.gov网站都有可能被拒绝解析,从而完全瘫痪。

美国政府将不战而胜,中国虽然已做出了网站备案等加强互联网管理的措施,但是已无关胜负,战争疑云已悬在太平洋的寒流上……

[大杂烩] 战争疑云,揭秘Google退出中国事件!

http://dzh.mop.com/topic/readSub_10778627_0_0.html/

访问网址的时候,要经过一个由网址到IP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访问DNS,也就是域名服务器来完成的。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由美国开始,因此美国一直保持着对互联网域名及根服务器的控制。在提供域名解析的多级服务器中,处于最顶端的是13台域名根服务器,均由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8年10月,是一个集合了全球网络界商业、技术及学术各领域专家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统一管理。其中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杜勒斯,其余12个为辅根服务器,有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有2个,分别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有1个,位于日本。但2005年7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商务部将无限期保留对13台域名根服务器的监控权。 

美国控制了域名解析的根服务器,也就控制了相应的所有域名,如果美国不想让人访问某些域名,就可以屏蔽掉这些域名,使它们的IP地址无法解析出来,那么这些域名所指向的网站就相当于从互联网的世界中消失了。比如,2004年4月,由于“.ly”域名瘫痪,导致利比亚从互联网上消失了3天。另外,凭借在域名管理上的特权,美国还可以对其他国家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监控,例如美国可以对某个国家的某类网站进行流量访问统计,从中大致分析出该国热门网站分布情况和网民的访问喜好等

域名的管理机构ICANN: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

目前全球共有13台域名根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由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

任何域名解析都要经过这13台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并不是说您访问 .com 会经过这些服务器,访问 .cn 就不经过这些服务器。

而每一个顶级域,不管是gTLD(通用顶级域),还是ccTLD(国别顶级域),它们都有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即该顶级域的NS记录),比如:

.com & .net 的域名服务器是:[a-m].gtld-servers.net 共13个

.org 的域名服务器是:tld1.ultradns.net 等6个

.biz 的域名服务器是:[a-h].gtld.biz 共8个

.info 的域名服务器是:tld1.ultradns.net 等6个

.cn 的域名服务器是:ns.cnc.ac.cn 等6个

.jp 的域名服务器是:[a-f].dns.jp 共6个

等等。

.COM .NET服务器全球也有13个,其中,美国有8个、英国、瑞典、荷兰、日本和香港各有1个。由美国Verisign公司管理。

近年来国内网民数增长很快,CN域名注册量也上升了很多,中国已于2003年和2004年引进了域名根服务器的F镜像服务器和J镜像服务器及顶级域名.COM .NET的镜像服务器。国内从此有了域名根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目前这两台域名根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 F镜像服务器在中国电信,J镜像服务器和.COM .NET镜像服务器在中国网通)。据说镜像服务器的管理是由技术持有方来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有了域名根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后,国内解析.CN域名和.COM域名就不用到国外的域名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了,这将从根本上提高国内网络访问速度。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互联网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美国政府对其管理拥有很大发言权。

[网易博客]名的解析及域名根服务器

http://blog.163.com/sars0001@126/blog/static/432739162008312111048953

DNS 是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 命名用于 Internet等 TCP/IP 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 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 IP 地址。因为,你在上网时输入的网址,是通过域名解析系统解析找到了相对应的IP地址,这样才能上网。其实,域名的最终指向是IP。

[百度百科]DNS

http://baike.baidu.com/view/22276.ht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