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单日接诊量达 42000 人!宇宙第一大院持续高歌猛进

本文作者:小力

2021 年末辞旧迎新之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迎来「旧人」的谢幕,王成增成为郑大一附院新任院长。

任期内第一个亮眼的数据,就是 2022 年春节后高达 4.2 万的首日门诊数——是全球单点规模最大的华西医院最高日、急诊量的 2 倍,郑州同级别医院的近 4 倍。

变革与发展非一日之功,升级到下一个晋级关卡的郑大一附院,还能做公立医院的榜样吗?

宇宙第一大院高歌猛进的 14 年

2015 年农历新年第一个工作日,郑大一附院日门诊量突破 2 万。2 万和 4.2 万两个数字背后,都是郑大一附院自 2008 年开始的高歌猛进。

2008 年,对郑大一附院有缔造之功的阚全程成为院长,摒弃事业单位式的管理体制,使郑大一附院像一尾鲶鱼,投入整个公立医院的市场中。

在「做大做强」的魄力决策下,从 2008 年到 2013 年 6 年时间,郑大一附院的营收从 6 亿增长到 60 亿。初步完成创收后,郑大一附院四区舰队的组成,从 2014 年开始了。

2014 年郑东院区开建,规划占地 345 亩, 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标准规划设计,拥有 3000 张病床和 86 个病区,2016 年 9 月正式投入使用。

同年 7 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成为郑大一附院位于北部的惠济分院区,郑大一附院又收纳 17 个病区。郑大四附院得到医务人员不动,院区重新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的许诺。原本的强项眼科、口腔也被发挥到极致,一连拿下了河南省口腔医院、河南省眼科医院两个院中院招牌。

2017 年,刘章锁接棒阚全程,秉承前人执院理念的同时,持续吸纳优质的医学人才、强化学科和科研优势。2017 年,临床医学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郑大一附院的收入也突破了 100 亿。

2021 年 9 月,河南省省立医院回归卫健委,由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成为郑大一附院坐落在航空港的南医院,新收编 43 个病区。

加上河医院区的 133 个病区,郑大一附院的床位数已经达到 12500 张。就此,环郑州的「一院四区」进度条加载完成,助推郑大一附院达成了 4.2 万单日接诊最高人次。

单日接诊量达 42000 人!宇宙第一大院持续高歌猛进

医院大厅还保持着基本的秩序

图源:郑州印象视频截图

川流不息的郑东新区,2010 年东院区奠基仪式时还只有塔吊和未竣工的高楼;而今南院区优越的区位条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大陆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同样昭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机遇看似一块分好的蛋糕放在郑大一附院面前,实则不然。乘东风直上的郑大一附院,有一位一往无前的开拓者和前瞻者。

用管企业的方法管医生

为了实现阚全程对郑大一附院「做大做强」的期许,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成为阚全程大刀阔斧改革的两个大招。

企业式管理破除了原有体制固有的沉疴。

「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唤醒了医生的积极性并为他们的劳动换回了等价的报酬。据郑大一附院的李连(化名)介绍,绩效工资的构成,除考勤外,还会根据完成的工作量、质量及执行医院制度的情况来调整。而完成的工作量越大,医生的奖金发放也就更多。郑大一附院超常规的床位和医务人员数量的配比,也使得医生付出的劳动和相对应的报酬普遍高于其他医院。

招兵买马吸引大量专家人才,为医生提供更灵活的晋升机制,提升医生的福利待遇,让郑大一附院实实在在成为一份 dream offer。

「医院很重视人才,引育结合,不但有优厚的待遇,还提供一流的科研等平台。」郑大一附院罗凡(化名)医生提到了现在医院对人才的珍视。「对于青年医生,医院在申请科研基金上会提供相应的配套培训辅导等,帮助大家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

单日接诊量达 42000 人!宇宙第一大院持续高歌猛进

郑大一附院面向海内外招聘全职研究员公告

图源:郑大一附院官网

市场化运作时,每一笔投资都要也换得最高回报率。

阚全程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翻新住院大楼扩大规模。2012 年,郑大一附院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综合性病房楼,仅彩超设备就有 100 多台,各种手术室近 100 间。

前期大量资金的投入是为了更新设备、改善环境、招贤纳士,究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留住患者,然后利用口碑效应获得更多的患者。郑大一附院堪称「拥有了河南最牛的一批专家团队和顶级医疗设备」,不愁患者不来。

「对于每一位入职的员工,都会觉得能在一附院工作很自豪。」罗凡也分享了他入职时想法。殊途同归,可见留住患者,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留住人才」。

有了源源不断人才输送,郑大一附院如一匹黑马,短短几年内,在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全国综合排行榜中从百名开外跻身前 20 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 2020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位列 21。

郑大一附院的卷子,不是人人都能抄

然而这份优秀的答卷并不是可以被照本宣科的标准答案,因为郑大一附院并不是唯一的执笔者。

十几年前的河南,需要敏锐地洞察到,作为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且发展不平均的亿万级人口大省,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倒逼着一个地方超级医疗体的出现。

研究资料显示,2009 年,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数量在中部六省中是最少的,甚至无法满足本省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郑大一附院的破局,对当地医疗系统和民众而言都是能够解燃眉之急的好消息。

而如今,为了解决整体医疗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河南省开始限制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等。2021 年 11 月 22 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

东风已经吹过,至少是河南当地的医疗机构,想要再采取郑大一附院当年有些冒险的原始扩张的策略,恐怕是行不通了。

单日接诊量达 42000 人!宇宙第一大院持续高歌猛进

郑大一附院

图源:人民视觉

加之彼时,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事实上是伴随着郑大一附院的变革展开的。

研究表明,郑州市的卫生机构数相对人口数量而言较少,但规模较大,特别是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大型医院易产生 「虹吸」效应,使得患者就医流向发生改变,医疗服务网络的整体能力弱化,不仅不利于实现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而且会推高医疗费用。

而郑大一附院逐渐扩大的规模,对患者、医生、卫生资源和医疗资金同时形成了巨大的黑洞效应。本就不公平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愈加向郑大一附院倾斜。越来越多的讨论声看到公立医院「野蛮生长」的背后,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失衡和有名无实的分级诊疗。

2015 年河南省收入排名前十的医院中,有 7 家医院在郑州。郑大一附院遥遥领先,几乎是排在第二位的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两倍,更别提与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相比。

络绎不绝涌向郑大一附院的患者和来者不拒的医院,滚起越来越大的雪球,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民办医院的跑道。

2016 年阚全程在接受东方今报的采访时说:「2014 年以前河南每年有 40 万人外出就诊,而 2015 年只有 10 万人外出就医。以前外省病人很少来河南,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2015 年底,我们的住院患者中外省患者占 11%!」

单日接诊量达 42000 人!宇宙第一大院持续高歌猛进

图源:河南卫视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截图

有研究发现,对于「感冒发烧」,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而对于「感冒发烧以外」的常见病,文化程度越高的村民越倾向于大医院首诊,收入水平并未成为农村居民常见病就医的障碍。

当农村的患者都抱着「上大医院看病」的心态来郑大一附院求医,医疗资源有限、分级诊疗艰难推进加上患者流失加上,不被信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危如累卵。

风光无两的发展跃迁背后,郑大一附院背负着被推上舆论高地的压力。

未来 10 年,郑大一还能继续成为优等生吗?

为了在这条道路上持续成为「榜样」,郑大一附院自己也在探索未来的解法。

从刘章锁接棒阚全程开始,郑大一附院开始实践「做细做优」精细化发展战略。

2017 年,刘章锁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提到医院分流病人的三种手段。一是通过会诊制度,将确诊后不需要住院的病人送出院;二是通过双向转诊将轻症患者送回基层医疗机构;三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为更多的病人问诊,让他们能够留在当地治疗。

而让郑大一附院的医生罗凡深切感受到「做细做优」的,是医院去年完工的连廊,「7·20 水灾的时候连廊刚建成,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没建成的时候没有感觉,建完了平时真的觉得特别方便,从病房去门诊,不同楼栋之间的会诊,方便高效。」

单日接诊量达 42000 人!宇宙第一大院持续高歌猛进

同时,在一院四区的发展中,郑大一附院也已经做出了探索。实行一院多区差异化发展、同质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并设有 13 个院中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四个院区」的互联互通、数据统一、标准统一。

郑大一附院的策略,就是发扬各个院区的长处,避免自家之间的过度竞争,出现无谓的内耗,团结一致形成「集团」,向外竞争。

实践需要时间的检验,正如 4.2 万门诊量,也是一个叩问,分级诊疗的推进任重道远。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策划:carollero

监制:gyouza

参考资料:

[2].王勇. 郑大一附院年营收超75亿元:“全球最大医院”的成绩与争议[J]. 中国经济周刊,2015,21:61-63.

[3].王宇,胡惠华. 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现状的研究[J]. 现代医院管理,2011,04:15-18.

[4].魏万宏,尤家河,周志楠,刘真亚,李小芳. 河南省18地市卫生资源配置研究[J]. 中国卫生资源,2016,04:298-301.

[5].吴焕,聂丽,吕晖王,桂霞. 分级诊疗视角下河南省农村居民常见病首诊机构选择行为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7,05:69-7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