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电动汽车长续航是伪需求吗?

导语:马斯克在回答网友问题时称: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如今各品牌都在追求长续航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高端车型用上了100kW·h甚至150kW·h的电池。大电池自重大,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厂家和消费者对长续航的追求是伪需求吗?

马斯克: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电动汽车长续航是伪需求吗?
马斯克: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电动汽车长续航是伪需求吗?

这波我站马斯克!其实早在2020年,我就明确表达过一个观点: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并不是越长越好。

消费者想的是,再等个三五年,买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多好!

这种愿望,尽管美好,但非理性。促成这种非理性想法的,一方面是里程焦虑的“报复性补偿”,另一方面是对技术的盲目乐观。

一、真的需要那么长的续航吗?

如图所示,有人统计北京车主的每日出行特征:80%的每日出行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马斯克: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电动汽车长续航是伪需求吗?

就算打5折,200公里续航也够了;考虑突发情况,就算200公里不够,400、600公里总够了吧?

我的第一辆电动车,买的时候心里没底,就挑续航长的买,NEDC续航670公里。7万公里开下来,平心而论,当初买480公里的标续版也是够用的。

第二辆电动车,我应该会买续航略低一些的,完全够用。

简而言之:大多数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是有边界的。续航很低时,提高续航的收益很大;当续航达到600公里时,继续提高只是为了满足那些极少数需求了。

在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后,消费者对续航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

所以马斯克才会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 —— 对极少数人有意义,对大部分人没意义。

二、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大

电芯层面,从523到622到811,能量密度不断提高。811之后,提高能量密度面临着安全性降低的代价—— 意味着要花更多电能用于热管理,所以综合效能未必比523强。

马斯克: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电动汽车长续航是伪需求吗?

Pack层面,从模组成包 刀片电池与CTP CTC与滑板底盘,系统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高。

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很小了、难度很大了,像蔚来的150kWh电池包,就需要电芯与成组都使上吃奶的力气才达到,成本想必也大为提升。

买个1000公里续航的车,很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只用到前50%的电量,后面50%很少用到、最后的30%从来没用到。 没有使用的电池,每天还要背着跑,这很浪费资源啊!

就算做出了150kWh电池包,消费者也不一定买单,所以马斯克说:会对处理能力、效率和整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蔚来能换电,可以尝试150kWh电池包。非换电的电动车,用上150kWh电池包的话,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未必有多少消费者买单。

马斯克:续航里程太高没意义,电动汽车长续航是伪需求吗?

做个总结:在电动车长续航做到600至800公里时,已接近或达到了消费者出行需求的上限和电池技术的上限,再增加续航技术很难、需求上没必要,所以这波我站马斯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