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圣关公威德绝非凡夫学者所能妄测

武圣关公威德绝非凡夫学者所能妄测

提起“关公文化”,首先必须明确它的核心内涵,即是“关公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涤荡乾坤的浩然正气,与忠义仁勇的精神及对后世子孙的深远影响和民俗信仰。”

关公是历史存在的真实人物,是正面的形象,被誉为“正义、诚信”的化身,他集多种美德于一身。深受普罗大众的崇敬与爱戴,乃至建庙供养已是很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古老文化理念上有“圣人”之说,关公自西元二二〇年就义后,屡受历代帝王加封,至一六一四年被明朝皇帝封为武圣人,圣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可见关公这个历史人物是经得起历史验证的,是没有争议,更不容置疑的,已成千古定案。若关帝在德能上有瑕疵,祂的声威绝不可能贯通古今。因此,我们后辈理应以崇敬心和效法学习的心来弘扬其忠义精神!不该刻意找祂的缺点来作负面评论,哗众取宠,蹭热度骗流量。这样就会偏离“关公精神文化”的主轴,也会与关公文化思想内涵背道而驰。

武圣关公威德绝非凡夫学者所能妄测

假使有人爱好文学历史,喜欢谈古论今而涉及三国人物,我们均表尊重。但若孤意指谪圣人,就请不要与“关公文化”这个神圣的团队联结在一起。“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圣洁且精纯的,是不可侵犯的。因为它的核心人物是圣人,是民俗心目中的神佛!这乃有别于其他文化而独立的殊胜文化领域。关公精神是伟大崇高神圣的,其德如高山仰止,绝不容亵渎!这是历经一千八百年来的定论。但凡有出言不逊,有意恶毒攻击者,或侵损毁谤关公形象,乃至歪理邪说者。作为关公文化弘扬的正义志士,必会捍卫武圣的威严,维护关公文化这片净土,挺身而出勇于发声的提出正面反驳。言论若与评判学者有相互抵触,这绝非人身攻击,只是阐明我们的观点,修正指出其错谬之处,引归正确的知见方向,免其误导世人,这是我们的初衷,还望读者明鉴。

当今有一些以关公或三国文化学者自居的人士,他们著书立说,开坛讲学,并不是以弘扬关公精神为出发点。而是研究、评判,且专门以《三国志》偏颇来论关公,其中不乏有品评关公有何缺点,有何不足等语言,甚至质疑关公成圣的德行,标新立异,毫无敬畏,信马由缰的大放厥词。浑然不知自己是一介平庸之人,在揣度圣人的境界。此非愚即狂之辈,最后必然会被仁者所不耻,贻笑大方,终被后世所唾弃。

武圣关公威德绝非凡夫学者所能妄测

今举某前大学教授,曾在“百家讲坛”胡言乱语,说关公不够圣人。请问您有什么资格这么说。关公被称为圣人,是经过无数仁人志士,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广大民众公推的,是庄严隆重的历史定论,且列为国家祀典。而您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后辈,竟然如此说,请问您的圣人标准是什么?难道不怕千夫所指,遗臭万年吗?在一次媒体访谈中有人问此学者,如果年轻人盲目崇拜您,被您“品三国”的一家之言所误导,您有没有责任啊!他笑说:既然是盲目我还负责什么?可见他对治学多么不严肃,说话多轻率,毫无师德师风!

另有某位号称资深学者,竟然给关公写《传》,文章皆直呼关公名讳,显然没有恭敬心,书中满篇个人见解,如评关公战略思想不高和性格有缺陷等不敬之词,全部站在自身的立场,用浅陋的思维,井底之蛙的目光,以几乎下结论的语言给关公做定位。请问您是谁,是谁赋予您的使命来对古圣先贤品头论足!您是博古通今的文化泰斗吗?还是道德高尚的楷模或明心见性的智者呢?应该都不是!且遥不可及!那么,以您这个身份水平来评价关公合适吗?再请问关公是普通的历史人物吗?若是一般的武将,能被万世景仰和三教共尊,公推为圣人吗?且思想能成为当今主流和正能量的民族精神吗?

武圣关公威德绝非凡夫学者所能妄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一是您高估自己的学识,二是低估关公的人格与圣格,乃至您不了解奥妙的神格与佛格。所以,才敢著书立说,且信誓旦旦的发表评判言论。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您怀有什么恶念,或有意侵犯关公威德,而只是从学问上进行研究,这点可以理解。但最好还是要以严谨、客观、深入、谦下的态度来考证会比较公允准确。正如忠义人才培育学院院长黄国彰老师,在前文《关帝文化遍布全球五大洲之奥秘》叙述的,关公逝世时,只不过一位亭侯武将,却能受历代帝王屡屡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大帝,再入圣称佛。并受三教百业共尊,信仰更遍布全球五大洲,如此热烈崇拜,可谓中国圣哲第一人。这样的威仪成果,若没有至高至上的圣德是不可能办到的。由此推知,关帝圣德必定有许多是后世所不能理解的。因而,我们殷切的期盼,学者发表高论一定要谨慎公正,以免误己误人,而且那些负面的言论对社会与未来皆无任何助益。

忠义人才培育学院客座教授 刘艺

来源:香港商报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