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旬老汉从废料堆里捡到3200件文物,国家奖励4000块,他全部捐赠

前言

在人生道路上,一些人只为自己的利益而生,也有一些人大公无私,用自己的不断付出与努力为国家做贡献,并因此获得人生的真谛,懂得如何取舍。在他们怀着一颗无私之心的时候,自然而然迎来了尊重与荣誉。雷毓祺便是一个大公无私之人,他曾经用了20年时间,帮助国家从废弃堆里捡到了3200件文物,并将这些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内心暗生的想法

1964年的时候,在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的雷毓祺被调到了太原铜业担任生产总调度的职务,每天都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可以说是典型的模范劳动者。有一天他无意间受到一篇文章的启发,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写关于文物,在没有及时被挑选出来而放到冶炼炉,最终造成了这些文物被毁。

从这篇文章中,他深受启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那便是在自己公司的那些破铜烂铁里面会不会存在文物呢?虽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是他对文物鉴定一窍不通,望着一堆又一堆的破铜烂铁,也是十分无奈。不过,这种局面很快便被打破,虽然他并不懂得文物鉴定,但是却可以在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时找专家鉴定。

有了这样的念头之后,接下来他便积极的行动, 在他的坚持之下,终于有一天,他从废弃的铁堆里边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小铜铲。这个东西看上去并不像现代人使用的,最后他便带着这个东西找到专家鉴定。经过专家的鉴定指出,这个东西可是来自于西周时期的货币,距离现在已经3000年的历史,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保护范畴。

面对这样的鉴定结果,他沉默了许久,要知道在此之前或许有很多这样的文物被扔进了锅炉中。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接下来他更加坚定了寻找文物的想法,甚至还专门成立了挑选文物小组,从各地收集废铜中挑选。他本人更是全心地投入到寻找文物的事情中。

20年如一日地坚持

虽然平日的工作并不轻松,但是为了能够保护这些文物,他每天都要在废铜料中找寻,甚至经常被这些废铜烂铁划破皮肤。但是对于这些伤他根本就不在意,只在乎自己寻找出来的文物到底是真是假,是否能够尽可能多的抢救受损的文物。

很多人认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可以赚到钱,甚至有人还直接向上级报告。于是上级部门便对她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调查,每天都必须要接受监督。虽然面对这些遭遇,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保护文物的决心,每天依然会在废旧的铁铜中寻找,在他看来能保护这些文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找到一件文物的时候,他都会非常小心地保存起来,因为当时受到了10年浩劫,文物部门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直到后来文物部门才重新开始运转。在文物部门恢复正常工作之后,他便第一时间找到这些机构,一次性上交了500多件文物。其中包含的一级文物就达到了物价,二级文物更是高达200多件,除此之外就是各种三级文物。

这些文物被他拿出来捐给国家,确实引起了极大地震撼,文物专家当即表示要对这些文物展开研究,这也是让他无比自豪的。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他带领文物挑选小组,从一堆又一堆的破铜烂铁中寻找,他们发现的文物数量达到了3200件,这些文物的重量更是高达50多吨,涉及的文物从商周到明清时间跨度长达3000多年,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随便从中拿到一件文物,放到市场中都可以让它成为大富豪。

拒绝国家给予的奖励

将这些文物找出来之后,他一件都没有私吞,所有的文物如数上交文物单位。在1985年的时候,因为他对文物保护有过将这些文物全部交给了国家,所以相关部门便给他颁发4000元的奖励,为他送来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然而,面对这些奖励时,他却并没有将这些钱占为己有,而是将钱全部捐给了当地的幼儿园,黑白电视机也没有带回家,放到厂里供大家一起观看。这样一个大公无私的人,用了20年的时间帮助国家找回了3000多件文物,避免了这些文物遭受损害,这种精神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总结:

这位大公无私的老人在2010年去世,在他的人生之中,留下了让人赞叹不已的财富,他不仅仅是历史的优秀传承者,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那些蒙尘的文物可以重现世间,说明不求利的情况下,只求一个心里安稳,求一个物归原主。要知道这些文物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古代人的进化,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