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语》漫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VS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像这样差不多每天写一章的节奏,最后要写上五百多篇文章,很容易写得麻木,或者套路化地做一些解读,那其实已经丧失了写作的意义。写作的意义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永远保持鲜活,初心,保持生命的感发,有兴发感动才会有真正的书写,有践行,才会有真实的书写。这种书写就是要和经典文本发生真实的对话,是书写者的生命和这个文本所应的文化大生命的对话,这才是《论语》研读笔记书写的意义所在。昨天停一天,就是有些僵的感觉存在了,所以停一停,回到最初的感觉里。这就是“道之以德”的方式,就是“有耻且格”的方式。

修身齐家治国,是一以贯之的,所以2.3章是治国平天下之宏观大道,同样可以用以修身,用以学习。

道是一以贯之的,而这个“道之”的方式,却有着差别。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刑政是被动的,是靠着奖惩驱动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惩罚,这就是法家的思想,很有效率,效果也很直接,短期内就能体现治理效果。德礼是主动的,是靠人自觉的,是靠人内在的羞耻心,靠人的良知,靠人的明德指引自己的行为,做出合度的判读,这是儒家的思想。

“道之”,就是为了建立秩序,让混乱的社会变得有序起来,这个秩序如何达到,是通过暴力、强制的方式,还是通过一种温和的、自觉做到的方式?我们从历史来看,一个新的朝代的建立,必然是要经过暴力斗争达成的,所谓温和的改变,多是像“新莽”朝廷一样,没有根基。我们不能否定暴力、强制,这是新秩序建立的一个过渡阶段,马上打天下可以,但绝不能马上治天下,温和的,顺民心民意的治理方式才是长久的。这里就有经和权之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长久之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是应变之道,乱世用重典。这是历史的经验。所以礼乐与刑政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同情形下的应对方式。

这篇阐述政治与德治的分别。从整体观之,是一小群人和一大群人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呢?共存、相处和管理的关系。一小群人如何管理一大群人?最初一种原始的状态,无政府的状态,自从有文明传承以来,人类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无政府状态,但都会有“无管理”的潜意识,都想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

被管理了,会出现什么呢?一类是不服管理、不愿被管理,对管理阳奉阴违,深深受到管理的伤害;也有一类是管理下很幸福,愿意有这种管理,有这种庇护,很有安全感。对于被管理,既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否定。这里谈论的不是庄子式的“随你怎么管,你管不着的超脱”,这一章谈的是什么样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这里提供了两种管理范式,也就是两条道,刑政管理与礼德管理。

道者,导也。既有引导、疏导、疏通之意,又有领导、指引、管理之意,还有开辟、开拓、探索之意。中国的道文化是不限于哪一家的,是为族群的更好地生存开辟、疏通、探索道路,所以这条路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既有大道又有小道。这一章可以说是大小之争。

齐,平也。如何平?这是关键。政治之道,就是使用刑罚,让民众在这条路上走,你越轨了,就惩罚你,让你害怕,不敢越轨。这会造成口服心不服。行在道里,时不时地想着出轨,或是不知道怎么就出轨了。在道里,内心是不安的、害怕的。这个刑罚体系虽然有柔有刚,但依然是建立在暴力和摧残民众的身心的基础上的,这有很大的隐患。依法治国,也出于此。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并且也很宽敞,就是在这条道里上下都苦,或者是苦多乐少。

德治之道,就是使用礼义,让民众走在这条道路上,你越轨了,那就让你在道外走走,一走,你会自己觉得还是走在道里好,受到这样的感召后,会羞耻,觉得自己可耻,会反省,怎么能这样呢?于是就坚定走在道里。德治之道,就需要立树立榜样,让越轨的人能够看到的,这样才会回来。所以呢,德道之国,贤人君子是不能隐的,要立。所以儒者有“立德、立功、立言”,之所以要立,就是让道里的人安心,让道外的人回心,让不知道的人有机会知道而入道。这样的道,会越来越宽广,是阳光大道。这样的道,也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干扰,所以有夷夏大防,倒不是现在所谓的文化偏见,更多的是对华夏文明的自我保护。这样的一条道里,一标榜模范,也就容易出伪君子,伪君子比小人要可恶多了,伪君子多了,这条道就废了。越轨的人不会回来了,他们觉得你们的标榜都是假的,都是骗子,愚弄谁呢!

道家人聪慧,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有一个宇宙的格局,超越有形的道。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在“大道”面前,也一样是卑微的,所以,平等就有了,所有人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并没有走一小群人管理一大群人这样的路线,是另外的路线,是个人超越的路线,多在自然科学上做探索。诸如天文历法,医学健康,术数等等。道家遵循天道,对国家的政治有建设意义。无为之治,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道家的治理,要自然而然。道家一直是存而不现。是为中国文化托底的。从秦朝开端的帝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是一个刑礼相杂之道,有政治有德治,一阴一阳,王霸杂糅,就这样磕磕碰碰过了两千年,奇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