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很多父母很迷茫,尤其是新手父母,在“我该如何抓住宝宝成长的每一个时期”、“错过成长关键期会不会影响孩子发展”的问题上,既困惑又焦虑。

宝宝说话晚,走路晚,宝宝不爱看绘本,宝宝不会算加减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发现自己宝宝比邻居家的差,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错过了培养的关键期。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啥是敏感期?

儿童在某一时间段对某一事物或行为会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这一阶段是孩子发展某项技能的关键时期,也叫敏感期。

敏感期有什么特征呢?通过敏感期的发展,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根据儿童敏感期的发展规律,儿童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强烈地突显出该敏感期阶段所特有的表现。

抓住敏感期有什么好处呢?根据儿童身体发育自然发展的敏感期和后天发展的可塑性,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判断出孩子处于哪个阶段的敏感期,通过对该敏感期的了解和掌控,不失时机的采用最佳教育内容以及应对措施,提供所需的良好环境条件、给予适当锻炼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关键期有很多,学会分辨

在网上搜一下,你会发现敏感期被严重“灌水”,五花八门杂乱无章,让很多父母看得头昏眼花,这是什么表演,简直让我开了眼!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面对多达几十个新名词+敏感期,很多家长束手无策,育儿节奏被打乱,对号入座带来的是无尽的自我怀疑。宝宝出现一点异常,就会想是不是哪里做错了,错过了关键期。

那些关键期才重要?

有些关键期是带有共性的,符合绝大多数健康儿童发育规律的,有迹可循的,对未来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才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这些关键期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比如:

视觉敏感期:视觉是最先出现的感知觉之一,很敏感很脆弱,出生20天内,如果没有足够的光线刺激,宝宝可能就会终生失明。在0-2岁内宝宝的视觉调节能力很多,长时间保持一个姿态,可能会出现斜视、弱视等等。而在3岁前,又是最宝贵的矫正期。

听觉敏感期:宝宝出生前就有听觉,出生后3天一定要做听力筛查,6个月内一定要对新生儿的听力有明确的了解,预防听力障碍的出现。如果出现听力问题,及早进行补偿,对未来的语言发育极其关键。而对正常的幼儿来说,利用听觉敏感期,可以提前刺激语音的需求,帮助宝宝提高听辨能力,这对未来开口讲话帮助很大。

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概念敏感期等,都是帮助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抓住这个时期,因势利导之下,都可以在培育宝宝智慧的路上,少走弯路。

另外,关注这些关键期,还能及早观察到一些异常的发育特征,为预防早期的发育障碍,敲响警钟。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如果错过关键期,还能弥补吗?

确切地说,之所以称为关键期,就是说明这些发育特征既珍贵,又短暂。

不可弥补

例如:3岁后,有些弱视和斜视纠正就很不容易。因为视觉神经的可塑性降低了。6岁后,错过语言发育敏感期,一些语言发育迟缓,聋儿的康复干预就显得困难重重。口腔敏感期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宝宝大了以后还会出现咬笔头,咬指甲的小习惯。秩序敏感期的宝宝没有得到引导,很容易养成执拗、叛逆的性格。

可弥补

但是有些敏感期如果在第一阶段没有健全发展,以后的日子在环境的诱导下还会继续发展。自我认知敏感期出现在孩子3~6岁,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缺失自我体验的话,在以后的生活环境刺激下还是有机会完善自己的自我认知,变得成熟而独立。

总体看,

儿童敏感期的发展是呈梯形发展,有些敏感期从一出生就出现,然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到了敏感期后期,也就逐渐甚至马上消失。

每一个敏感期都有独特的发展重点,前后之间又彼此规律交替衔接,相互影响促进。

另外,儿童敏感期是有弹性的,以年龄段划分敏感期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每个儿童的特质不同,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段都不固定,表现出来的现象和强烈程度也不尽相同。

妈妈:我错过了宝宝的敏感期了吗?还能弥补吗?

我的孩子敏感期是不是正常?

各个敏感期的特征有很多,并不需要同时发生,也就是说特征之间只要满足一个或几个条件就行。简单地说,这些敏感期的表现并不一定全有,但出现的特征要满足一定的频率。

1、限制因素

儿童的敏感期诊断是有年龄、性别等多个特征限制的,父母要考虑这些特征出现和没有出现的限制因素。

2、敏感期性别差异

儿童敏感期的出现时间和行为表现与性别有一定的差异。女孩总体来说比男孩更早出现情感敏感期,而且情感敏感期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女孩在经历情感敏感期时感情会变得相当细腻、敏感、脆弱,特别依恋父母,通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特别没有安全感。相反,男孩更多表现得更加淘气,常常喜欢和成人作对,通过引起成人的恐慌来获得自我的存在感。无论如何表现,孩子们的种种行为都是对情感的一种体验。

在线咨询语言障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