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众所周知,汽车市场的竞争一直都无比激烈,而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车成为风口,越来越多的新兴车企也开始涌现。

但不是是每一家车企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帆风顺,有的车企连车都没卖出几辆,就因种种原因提前夭折。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比如在大众印象里已消失有一段时间的赛麟汽车。

5月初,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挂出了一则关于“江苏S汽车公司”的拍卖信息,被拍卖标的曾用名为如皋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而如皋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正是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

对于赛麟汽车,可能有人听过有人没听过,但它的发展历程,却真的像是一出值得让人警醒的闹剧。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赛麟这个品牌最先其实不是国产的。它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知名赛车手、工程师史蒂夫·赛麟创立的超跑品牌。

最开始赛麟的产品都是改装其他品牌的车型,到了2000年才自研推出超跑赛麟S7,后来因为销量惨淡走向了破产的边缘。

2014年,一个名叫王晓麟的中国商人将美国赛麟收购,并以赛麟跑车的历史和荣誉,作为圈钱的噱头开始在国内展开行动。

当时国内不少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都是大力扶持的态度,王晓麟最终选择了补贴和扶持力度都颇为优厚的江苏省南通如皋市成立公司。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据报道称,赛麟汽车是如皋市当时单体总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规划总投资额达178亿元人民币。

2016年,王晓麟实控下的资富控股与南通嘉禾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如皋市高新科技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成协议,三方拟通过并购、重组成立赛麟汽车,打造一个总投入200亿元,规划年整车产能38万辆的合资项目赛麟汽车。

看上去,赛麟汽车在国内似乎终于要正式启动了,一个新的车企正冉冉升起。

但紧接着,吸引众人注意的不是赛麟汽车如何在产品上发力,竟是王晓麟的极限操作。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赛麟汽车在国内成立后,王晓麟在3月3日一天内注册了四家公司,然后向如皋市政府提出了100亿元才能实现量产的需求,让如皋市出资33亿元,可占股33.4%。

而王晓麟自己,则将刚注册的那四家公司一起作价67亿元,技术入股江苏赛麟,换取了赛麟汽车近67%的股权。

2017年,王晓麟开始密集地去和各种外部投资人见面,据调查显示,到2019年,赛麟汽车已拉到了近40亿的投资。

终于,2019年夏天,赛麟汽车在鸟巢举行了盛大的品牌发布会,并请来了赛麟创始人史蒂夫·赛麟、影视巨星杰森·斯坦森等人助阵。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发布会上,王晓麟带来了四款产品,跑车赛麟S7、计划量产的赛麟S1,赛麟迈迈,超跑型SUV迈客。

但很快有不少车评人指出,赛麟S7其实是20年前的东西了,赛麟S1是王晓麟收购的德国小众超跑品牌Artega旗下的,超跑SUV赛麟迈客则还是PPT。

而后来事实证明了,车评人们所言非需。

截止到目前,赛麟自主研发的汽车实现量产的只有2019年发布的赛麟迈迈。

这辆车是一款A00级小车,外观酷似“老头乐”,定价15.88万元-16.88万元,年销量仅有31辆。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但更加戏剧化的故事是在接下来的2020年。

2020年4月27日,赛麟汽车前高级法务经理乔宇东实名举报公司董事长王晓麟,称其将成本价分别为5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技术,分别作价人民币55亿元和11亿元入股,侵害国有投资方的权益,导致数十亿元国有资金流失。

对此王晓麟回应称,赛麟汽车成立以来各方的投资和贷款累计56.11亿元,其中建厂花了30亿元,公司经营(员工工资、市场营销等)花了15亿元左右,剩下的12亿多用来开模具。

但从2020年起,王晓麟就已人在国外,而赛麟汽车从2020年也一直曝出欠薪、停产的新闻,这个品牌也再没有量产新的车型。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2020年夏天,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了赛麟汽车上海分公司的全部资产。

同年7月,如皋经济开发区委员会发布声明称,王晓麟等人的确存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等问题。

据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赛麟汽车已58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达27.39亿元。

而直到现在,王晓麟虽然时不时发声做各种辩解回应,但依然人在美国,被问何时回国就说买不到机票无法回国。

现在赛麟汽车又传出被拍卖的消息,看来这场造车骗局,要彻底划上句号了。

投入57亿却100辆车都卖不出的赛麟汽车,终于“卖出去”了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车成为风口之后,有许多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企业,这其中有真造车的,也有骗投资骗补贴的。

赛麟汽车的故事,对于投资者和地方招商引资而言,无疑是一个鲜明的负面典型,值得各方去警惕。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