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明伦追忆秦怡: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她对艺术有着赤忱的追求

作者:锦观新闻

魏明伦,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被海内外共称为“巴蜀鬼才”。改革开放以来,他创作九台大戏,其中《变脸》《易胆大》《巴山秀才》连获全国优秀剧本奖,震惊戏剧界。

魏明伦追忆秦怡: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她对艺术有着赤忱的追求

魏明伦和秦怡的合照

5月9日,著名演员秦怡去世,享年100岁。得知好友秦怡病逝的消息后,魏明伦表示十分惋惜,“我认为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中,她算是年纪偏大的,目前健在的也没有年纪比她更大的了。她的离去也标志着她那个时代的结束。”

魏明伦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回忆道,1988年他当政协委员的时候,和秦怡一起在北京开会时就认识了,后面两人的交情也越来越深,“虽然她住在上海,我住在成都,我们相隔甚远,但每次只要我去上海,都会去她那里找她。”回忆起秦怡,魏明伦深表不舍,“她身体也不太好,之前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我们两个聊天时她还跟我调侃说她现在不是‘孤胆英雄’,是‘无胆英雄’了,我笑着说我也是,我们两个都‘没胆’。”秦怡一生克服了许多磨难和痛苦,但她都表现出极大的坚韧和毅力。

魏明伦追忆秦怡: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她对艺术有着赤忱的追求

魏明伦表示,秦怡这一生婚姻不幸,感情十分坎坷,曾被第一任丈夫家暴,和第二任丈夫金焰结婚后没几年,金焰病倒在床,儿子也患病。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秦怡,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照顾着被病痛折磨的丈夫和儿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魏明伦追忆秦怡: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她对艺术有着赤忱的追求

2010年,魏明伦从艺六十周年,秦怡专程赶来成都为他庆祝

魏明伦追忆秦怡: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她对艺术有着赤忱的追求

“秦怡在成都和重庆都待过比较长的时间,她对成都也是很熟悉的。”魏明伦告诉记者,年轻时的秦怡在重庆、成都等地待了8年的时间,其间出演了不少话剧,开启了她的舞台生涯,成了话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1年,在应云卫导演邀请下,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加入中华剧艺社,因扮演“中艺”开锣戏《大地回春》黄树惠一角走红,后来她又陆续参演《天国春秋》《钦差大臣》《董小宛》《结婚进行曲》等话剧。

魏明伦追忆秦怡:她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她对艺术有着赤忱的追求

魏明伦表示,“秦怡的美丽一直都保持着,我每次见她的时候都觉得她好像还是那么年轻,她有着典型的东方美。”从上世纪30年代进入演艺圈开始演戏,秦怡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留下了无数经典女性形象。“我在认识她以前就十分仰慕她,她和赵丹主演的电影《遥远的爱》让我印象很深。她演戏路子走得很宽,既能演知识分子,也可以演农民,比如《女篮五号》中的林洁,《铁道游击队》中的抗日妇女芳林嫂,《青春之歌》中的林红等,她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魏明伦说道。2015年,她93岁了,还坚持自导自演了《青海湖畔》,她对电影的热爱是执着的、对艺术的追求是赤忱的 。

戏外,秦怡始终保持着党员的责任感。魏明伦追忆说,“她是一名老党员了,我记得她还当过83岁表演艺术家牛犇的入党介绍人。”秦怡自己也说过,“人活着要有所追求,多做一些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事情。我愿意用一辈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片 据受访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