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作者:米利翁

从黑海边上的乌克兰到波罗的海三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苏联和欧洲之间的“缓冲地”,为俄罗斯本土防弹挡刀。

然而,在苏联邻国中却有一个例外,不仅保持了独立,还没有被苏联吞并,更是成为斯大林一生求之不得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芬兰。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自12世纪开始,芬兰便是瑞典的一部分,在漫长岁月里都是随着瑞典沉沉浮浮。

一开始芬兰都不配有自己的名字。

很长一段时间内,“Osterland”(东方之地)才是对这块瑞典东陲土地的称呼。

大约15世纪左右,“芬兰”才开始变成“Osterland”的同义词。

18世纪开始,芬兰西南有一个省被称呼为“芬兰本部”。

于是这片西邻瑞典,东临俄罗斯的土地干脆就以“芬兰”为名了。

17世纪的瑞典还是北欧扛把子。

那时候瑞典可以轻松地拳打沙俄,脚踢神圣罗马帝国,势力范围一度覆盖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国力进入强盛时期,被称为“北欧雄狮”。

跟着瑞典混的芬兰并没有喝到什么汤,因为那是瑞典历史上的荣光,留给芬兰的只有屈辱。

芬兰成了别人嘴里的肉。

1709年硬起来的彼得大帝全歼瑞典军队主力,把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打到奥斯曼帝国避难。

经此一战,北境之王易主。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1721年彼得大帝为了给俄罗斯寻找出海口,趁热打铁继续虐瑞典。

最终从瑞典手里拿到芬兰东南部的东卡累利阿,并从芬兰手中拿下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取代瑞典成为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新的话事人。

失去北欧霸主地位的瑞典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在俄罗斯帝国的阴影下艰难求存。

面对“噬土如命”的俄罗斯人,示弱的瑞典并没有因为“保持中立”换来和平。

按照大俄的传统,一块地是我的,那么整块地都得是我的。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延续了大俄的这个传统,继续拿捏瑞典这个软柿子,决心薅羊毛薅到底。

芬兰拿来吧你。

1809年,俄瑞两国再次爆发战争。

此时的瑞典面对强横的俄罗斯猛男已经没有一战之力,很快被兵强马壮的战斗民族击败。

芬兰这块肥肉终于被俄罗斯帝国全部吞掉。

自此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下属的芬兰大公国,并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自兼任芬兰大公直到1917年。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由于过去整整600多年芬兰都是在瑞典的统治之下,瑞典文化深深根植于芬兰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沙皇在统治之初并没有过多干预芬兰,反而鼓励芬兰发展本土文化,以实现芬兰去瑞典化。

所以在芬兰大公国时期,俄国大部分时间内给予了芬兰法律、宗教上的极大自由,甚至独立的议会也在1860年形成,为芬兰现代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为了巩固统治,放纵了芬兰近一个世纪的沙俄开始压缩芬兰的自治权,实现了去“瑞典化”后开始大力推行“俄罗斯化”。

然而这一行为却点燃了芬兰人民的愤怒,民族独立意识让芬兰人早已不再抱有“顺从”帝国强权的心态。

但此时的芬兰还不是沙俄的对手,反抗只能在暗地里进行。

芬兰人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独立的时机。

这个时机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罗斯帝国轰然倒塌,根据列宁民族自决的原则,原俄罗斯帝国内的所有民族都有权力获得独立地位。

芬兰人等到了,芬兰人呐喊。

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

1918年,苏俄发布了《革命政府关于芬兰独立的宣言》,承认了芬兰的独立地位。

但是列宁的苏俄并不想轻易放过芬兰,因为刚独立的芬兰“姓资”。

对于俄罗斯这种有着大国沙文主义传统的国家,不属于俄罗斯的土地都想方设法吞而并之,何况曾属于俄罗斯的领土,更是身上割的肉,不拿回来睡不着觉。

在苏俄看来,我承认了你的独立,那么苏维埃的红旗就必须插在赫尔辛基的城头,芬兰的名字应该“姓社”。

因此苏联在芬兰境内扶持了赤卫队,与曼纳海姆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府军对抗。

苏俄高层坚信,只要灭掉曼纳海姆,在芬兰成立苏维埃政权,割掉的肉又是苏俄的一部分了。

但在德国的帮助下,芬兰政府军并没有让苏俄扶持的赤卫队得逞,最终打败了苏俄援军,保住了独立地位。

1920年10月14日,苏俄不得不承认芬兰“姓资”,双方签订了《多尔帕特合约》,合约规定:

苏俄承认芬兰在曾经芬兰大公国疆域内独立地位,并把贝柴摩地区割让给芬兰。

这是红色苏俄第一次试图吞并芬兰,但以失败告终。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1922年,斯大林成为苏联话事人。

一向有着“大俄罗斯主义”的斯大林内心致力于恢复沙俄时期的“基本盘”,曾经属于俄罗斯帝国的领土都将是苏联需要收回的故土。

因此独立的芬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兄弟,在斯大林眼里都是苏联丢失的骨肉,必须让他们回到苏联“母亲”的怀抱。

特别是芬兰,其边境距离沙皇的帝都圣彼得堡仅32公里,为了圣彼得堡的战略安全,苏联必须和芬兰“认亲”。

务实的斯大林明白,只有苏联自身发展壮大了,曾经丢掉的场子才有实力拿回来。

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斯大林用了不到15年的时间把苏联从一个农业国急行军式的拉入工业国行列。

感觉自己行了的斯大林下定决心,提出要和芬兰交换领土,如果芬兰不识趣,那就出兵让整个芬兰彻底变红。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1939年8月,斯大林向芬兰提出了非常过分、毫无诚意,明摆着是要干架的领土交换条件:

芬兰拿出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的卡累利阿地峡给苏联,作为两国缓冲区,让圣彼得堡走出阴霾。

苏联割让东卡累利阿的里波拉和波拉亚维给芬兰。

用斯大林的话说,苏联愿意用5500平方公里换2700平方公里,苏联亏大了。

斯大林要的是什么地方?

卡累利阿地峡是芬兰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地峡上的维堡是芬兰的第二大城市。

斯大林给芬兰的是什么地方?

两块地只是一片森林。

芬兰人:你看我像傻子吗?

斯大林:打吧。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以此为借口直接武装侵略芬兰,冬季战争爆发。

在近3个月的战争中,斯大林投入的120万兵力死伤近50万(清洗了整个苏军指挥阶层的恶果),芬兰20万部队也伤亡殆尽。

国小民寡的芬兰硬生生抗住了苏联的侵略,并没让斯大林实现红旗插上赫尔辛基城头的心愿。

但迫于苏联的绝对实力,芬兰已经无力反抗,最终屈辱地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

芬兰被迫割让了11%的领土和30%的资产。

斯大林拿到了他想要的两国缓冲地——卡累利阿。

这是红色苏联第二次想要吞并芬兰,再败。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虽然拿下了芬兰部分领土,但重大的伤亡让斯大林愤怒不已。

况且一个卡累利阿不够,他想要的是整个芬兰。

按照斯大林之前的计划,苏军兵发芬兰后,就成立了以芬共领导人库西宁为首的“芬兰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斯大林侵略和分裂芬兰的工具,一旦苏军占领了芬兰全境,这个傀儡政权就成为苏联掌控芬兰的工具人,让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兄弟一样并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然而,美梦竟然碎了。

暴怒的斯大林决定让这个傀儡政权和苏联占领的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合并,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诞生(仅存在了16年)。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把“芬兰”二字加入国名,足以见得斯大林用心之险恶。

一方面,分裂了芬兰,让芬兰成为两个国家;

另一方面,为日后侵略和吞并整个芬兰埋下伏笔。

芬兰人明显感受到了来自隔壁邻居的杀意,对苏联的敌视不仅没有削减,反而更加鲜明和不计代价。

芬兰人对苏联的敌视得到了德国人的热情回应。

德国为芬兰转增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并向苏联透露了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芬兰人欣然接受了德国人的“善意”。

1941年苏芬爆发继续战争。

芬德联军以收复冬季战争中芬兰失去的领土为目的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

战争指出,芬兰完成了既定目标,拿回了一年前失去的土地,还拿回了被苏联占领已久的东卡累利阿大部分领地,芬兰统一的梦想就要照进现实。

然而德国战败后,芬兰不得不再次承受苏联反击的怒火,斯大林一怒之下将芬兰打回中部地区,才同意谈判。

同为苏联的邻国,企图加入北约的芬兰为什么没有被苏联拿下?

二战结束后,芬兰由于和德国勾搭不清,作为战败国和苏联签订了《巴黎和约》。

苏联虽然又拿回了一部分领土,但碍于二战后制定的新的世界秩序和世界格局,吞并芬兰这个终极目标注定无法实现。

斯大林一生都没有实现吞并芬兰的梦想,可谓一生之憾。

芬兰虽然在两次战争中都付出了惨痛代价,但最终保住了国家独立地位,成为苏联欧洲邻国中唯一独善其身的国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