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Letsight

2024-06-19 09:00发布于北京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芬兰地处北欧,一向不太为国人所知,自1990年代中期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的火爆,芬兰进入国人视野,尤其是2001年芬兰高中学生获得PISA成绩第一之后,更多对教育极为重视的国人关注芬兰。

中文媒体里关于芬兰教育的文章视频很多,比如周轶君记录片《他乡的童年》,比如芬兰教师门槛高所以教学质量高,比如佛系养娃竞争不激烈,比如思想自由所以创造力强……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图源:《他乡的童年》

我自1991年留学芬兰且工作至2014年,1994年儿子出生,儿子在芬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下简为赫大)计算机系,现在芬兰从事编程工作,是个普娃。

我娃是普娃,但他就读大学的计算机系出过牛人,比如现在广泛应用的安卓系统的前身Linux系统的创始人Linus Torvalds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因此我对于芬兰教育及孩子教育有深切体会,现在正值国内万千学子辛勤高考及选择大学专业之际,给大家介绍一下芬兰的高考及专业选择。

其后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即点赞和转发多的话),我结合儿子在芬兰学校经历继续给大家讲讲芬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以及笔者对养育孩子的思考和体会。

01

芬兰高考

芬兰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通常在每年的春季进行,具体考试时间会根据不同大学和专业的需求而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考试会在3月至5月之间进行,考生需要提前关注所申请大学的官方网站或招生简章,以获取最新的考试时间信息。

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测试、数学测试和专业相关测试。其中,语言能力测试主要评估考生的芬兰语或英语水平,数学测试则考察考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对于某些特定专业,如医学、工程等,还可能包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测试。

一般7月底成绩就出来了,9月初开始报名上学。大学录取成绩按50%高中毕业成绩+50%考试成绩计算。

我儿子他申请的计算机专业还有一个专业相关测试:逻辑考试。

高中学习成绩可以靠努力和补课提高,但这个逻辑考试,我们当时压根就不知道有,完全没有给孩子任何指导和培训,考试完他拿回题目我很多都没有看懂,不是语言不懂,是不懂其逻辑问题。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当然芬兰本地人知道这个制度的父母可能给了孩子一些逻辑培训,这个我没有去调查。

这个经历只是说明学习计算机专业须有较强的逻辑能力才行。我了解国内是通过数学物理竞赛等成绩来决定的,是不是已经有特别的逻辑考试我不知道,如果有请留言告诉我。

02

申请大学和选择专业

前面说了,高考时已经大约决定了方向。

我儿子选择计算机专业完全是他自己决定的,对于儿子选择计算机专业我是支持和赞同的,因为就业相对容易一些(我也是现实的)。据他自己说是他8岁时在一个芬兰朋友家玩电脑游戏时就定下了。

如果他的成绩差点,就上一些级别低点的其他大学,但仍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另外我儿子他还是一个半游戏职业玩家(也叫电竞选手),参加过一些世界级比赛。对于这个让父母特别头疼的打游戏问题我另外写一篇和大家分享我的痛苦经历及觉悟,希望对痛苦中的父母们有所启发。

现代芬兰父母比较尊重孩子自己选择,学校在初三下学期有一个星期的实习,就是去各种各样工作场所,鼓励孩子们了解职场,寻找自己的个人兴趣特长,也鼓励孩子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商店售货员,让孩子们多多接触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图源:《他乡的童年》

我在诺基亚工作时的一个领导,他曾被派到苏州启动诺基亚研发中心,他儿子初中毕业后想做厨师,他们夫妇非常尊重他的的选择。

当然芬兰也不是一直如此,在上一辈人中,其思维想法和我们中国当下很多父母差不多,只是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水平,允许他们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让每个人不必过于担忧基本生活,所以某些博主在给大家讲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要实际一些,也是有一定道理,因为国内有些孩子没有这个基本保证。

还有芬兰多数父母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但孩子不必完全按父母的意愿选择自己专业和未来。

如果孩子选择了某个专业但不好就业咋办?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图源:网络

芬兰也有再就业培训项目,政府给予补贴保证基本生活。芬兰上大学本来是有政府资助,很多大学生寒暑假打点工能做到基本独立,经济条件好的多数父母也会支持一些。家庭条件差点的也能维持大学生活。

这些福利都是建立在高税收之上的,按我自己的话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辛辛苦苦缴税,政府将其好好用之于民。

比如我儿子上大学时的同学,是一个比他大8岁的芬兰妈妈本来已经有环保硕士学位,可就是没有就业机会,后改学计算机专业,33岁毕业很快找到工作,学习期间政府有一些补贴保证其基本生活。

那么问题就来了,干吗她父母不给她指导,让她早就学技术计算机专业?没有和她谈过,我想原因可能有这几点。

1)虽然环保专业不太好就业,还是有一些就业机会;

2)人生可能更多的是体验,父母只能让你去体验;

3)父母自己也不太清楚提供不了指导。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我一个芬兰同学的哥哥就是在其任职芬兰银行的父亲指导下学了金融专业,并在其父帮助下进入芬兰银行,月薪上万欧元,我同学在计算机行业,薪资当时(2014年)5000欧/月,我同学有点“嫉妒”她的哥哥工作轻松薪水高。

这和咱们国家子女进入父母就职的一些待遇好的企业非常类似。

芬兰只有500多万人口,相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不能完全类比,但有很多相似之处,多数接受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仍然是获得高薪水的就业,多数人还是选择好就业薪水高的专业,父母也会加持。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但良好的福利制度和父母的认知会允许和尊重孩子不接受高等教育,去从事一些薪水低的技术工作。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政府部门筹备资金、支持再培训和就业以及创业也是必要的服务方向,目前中国政府也是在努力配套这些。

望万千学子如愿以偿!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观察:全员躺平的芬兰,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