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漫语青言

阅读,是每一个生命探索世界的钥匙。每天临睡前,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和劳累,陪孩子读书,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是许多家庭美好夜晚最温馨的画面。睡前故事交换了父母与孩子的想象力,在故事的传递中也为孩子带来了精神引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那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呢?《野兽伴我入睡:重游经典故事发生地》一书的作者利亚姆·赫尼根作为一个爱故事的环境生物学家给了家长们一个新的答案和方向。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赫尼根,他在陪伴孩子睡前阅读的过程中,以其多年对环境基础学科研究的独特视角,从许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识别出环境主题,探索通过睡前故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环境敏感性,将对自然世界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们,一起实现共同保护自然的智慧。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曾经发起了一项运动,鼓励这一代久坐不动的孩子到户外活动。近年来,人们也开始对孩子们的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也是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自然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童话世界里,这里有一座欢乐的动物园,那些会说话的小兔子、忧郁的雕塑、善良的野兽、可爱的小熊......令孩子们兴奋的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也传递着自然界的深刻教导,帮助孩子们认识并欣赏他们所处的日常环境。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从一个科学家的视野,在书中剖析了57部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不可思议的想象旅行方式体验自然世界,为儿童环境教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他认为科学家的工作,不仅有责任向同龄人和广大公众传播信息,也可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参考。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书中以文学作品的主题为单元,将田园、荒野、荒岛、都市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物和全球环境变化中,讲述了作者独到的观点。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里,作者就敏锐地洞悉到创作者心理学家的特质,他将故事中小男孩征服荒野的经历,解读成孩子控制自己内心的躁动,接受现实,回归自我的成长过程。作者还把莫里斯桑达克的画册与最古老的绘画艺术中的岩石和洞穴艺术进行比较,画面中窗外的新月,靠窗的绿色植物,深入内心的原始森林,自然的宁静安抚了麦克斯的情绪,让他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让我也想起了自己曾经读给孩子听的《菲菲生气了》。故事中的菲菲也是因为和姐姐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情绪暴躁,生气的菲菲生气、吼叫、扔东西,所到之处,怒火如火焰般膨胀。最后,菲菲夺门而出,来到了森林,在一颗大树上,远眺着大海泛起的波浪和点点帆船,菲菲的心情才被自然的宽阔接纳平复平静。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的心理疗愈,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也曾经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他还曾发起过一项运动,鼓励这一代久坐不动的孩子到户外活动。儿童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自然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刚做阅读工作室的时候,就抱着做一个童话般的"阅读花园"的梦想,于是租了一个一楼带庭院的房子。庭院前有一个六七平方大的院子,我在这里根据不同的时间光照种植了不同的花卉和绿植。每当阅读课间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在这个小小的庭院里面玩,看那些花开花落,认识不同的植物、各种昆虫,看到蜗牛、臭屁虫之在的就特别兴奋。现在大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别说看到瓜果蔬菜成长的过程,连菜市场的菜认识的都有限,所以阅读有关自然的书籍,在书籍里面探寻自然的故事,对孩子有多重要,我是深有感触的。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如作者所说,他在本书中选择故事的依据,大多都是获奖书籍,比如纽伯瑞奖和凯迪克奖,还有一些国际奖项,如国际安徒生奖等。在这些经典的书籍里,孩子们能在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里浸润来自文学的滋养。

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野兽伴我入睡:重游经典故事发生地》则为家长、教育者和对儿童文学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了识别环境主题的新方向,为他们从自己最喜爱的书籍中挖掘绿色环境内容提供一种参考——将自然课程嵌入睡前故事,与孩子一起历游童话世界,在身临其境的童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