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作者:小谈食刻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一个风俗,到了“立秋”之夜,会有“摸秋”的活动,立秋将至,不由得让我又想起这个民俗,今年的立秋在农历的七月初十,它的到来,带来了2个好消息,第一,炎热的夏季就要过去,接下来将会迎来凉爽的秋季,第二,“尝秋鲜”的时候到了,此时各种蔬果迎来了采摘季,人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吃大喝”了。“摸秋”其实也是围绕,蔬果成熟来展开的。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孔乙己》里面的主人公孔乙己偷书被抓时辩称,“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凡以任何方式索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叫偷,那这句“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还成立吗?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摸秋,指人们悄悄或者结伴去他人的瓜园或菜地中摸回瓜果、蔬菜,这种行为俗称“摸秋”,这些丢失的蔬果的人家,称之为“丢秋”,简而言之,立秋晚上,去别人的菜地摸回蔬菜瓜果不能算偷人家的,丢了蔬果的人家,无论丢多久,也不去追究。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从这句话谚语当中,我们可以准确的时候,“摸秋”摸的就是别人家菜地种的蔬菜瓜果,因为立秋前后,不论是茄子、豆角还有辣椒到现在已经成熟,为啥说“丢了秋”的人,不会去追究呢?有3个原因。

1、摸秋,主要是以小孩为主,更多是参与的一种乐趣,而不是真正跑到别人家去,把地里的蔬菜瓜果给偷回家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2、立秋摸秋,人们看重的是其寓意,比如说,当谁家的小孩,摸回一根大葱回家,那么就代表着这个孩子长大会比较的聪明,如果是摸到瓜果,这代表着以后,不愁吃穿,事事都会比较的顺利。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3、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有蔬菜瓜果,基本上不会留下空地,到了立秋前后,农作物成熟,此时一家人往往都吃不赢,给些左邻右舍,也无关紧要,即使到现在,我们农村中仍然有这个传统,谁家菜多,而且水果多,都是互相赠送。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这个活动,也只有在立秋当天举行,过了立秋以后,家长便会严肃约束孩子,不准去别人的瓜甜,菜地里也不允许好拿人家的东西,所以“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它是建立在节日的基础之上的,目的是增加趣味性,以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祷,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顺,孩子成长也能事事无忧。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一般摸秋摸到的蔬果有哪些?摸秋的蔬果,其实就是立秋前后的应季菜,比如南瓜、扁豆、辣椒、茄子、大葱、豆角等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寓意,大葱寓意着聪明,南瓜寓意着吉利,豆角则代表着长寿。

民谚“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立秋将至,“摸秋”摸的是啥?

朋友们,你们当地立秋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