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HVV奇兵—网页防篡改系统在网络安全实战演习中的妙用(上)

近年来,网络安全实战演习受到各大关基单位的高度关注。对于网络安全实战演习的防守方,防火墙、Web应用防火墙、态势感知、EDR、蜜罐等都是较为常见的防守工具,而网页防篡改系统则鲜有露脸的机会——

很多人认为,网页防篡改系统只是用来保护门户网站的,特别是针对静态门户网站时,才有它的价值。

而在网络安全实战演习中,攻击队根本不会将火力指向网页防篡改系统的保护对象。因此,网页防篡改系统在这个场景下缺乏应用价值。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念,和网页防篡改产品的现状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网页防篡改产品都着眼于在网页篡改发生的前后,对篡改行为或篡改后果进行处置。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让网页防篡改产品在不以篡改网页为攻击目标的场景中显得缺乏实用价值。

一个 Web 应用之所以会发生文件被篡改的事件,通常是管理、运维、对抗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促就的。所以把文件“锁住”或是发现篡改即时恢复,是通过抑制篡改现象来实现狭义上的防篡改。而从安全治理的角度出发,就需要细究造成篡改的原因,立足于 Web 应用安全的整体视角,从管理、运维、对抗能力多个维度上入手治理 Web 应用系统的缺陷和隐患。

如果我们从攻击者的视角来分析网页篡改,就不难发现:实施一次篡改攻击,其实意味着攻击者已经击穿了防守方的防线,而不只是在外围隔靴搔痒。基于当下防守方在网络安全实战演习中的防护策略,任何外网应用系统上的网页防篡改系统如果侦测到了篡改攻击,那么必然意味着攻击者已经掌握了该应用系统的控制权。即便攻击者因为网页防篡改系统的阻拦,并未成功实施篡改攻击,但通过其所掌握的应用系统控制权会造成内网横移等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网络安全实战演习中,网页防篡改系统首先扮演了哨兵的角色。Web 应用系统作为防守的前沿阵地,所有的攻击火力都是由此展开和深入的。及时判断 Web 应用系统是否被攻陷,对于防守方来说是启动应急处置时非常重要的信号。

网页防篡改系统是网站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防篡改既是终点 更是起点

HVV奇兵—网页防篡改系统在网络安全实战演习中的妙用(上)
HVV奇兵—网页防篡改系统在网络安全实战演习中的妙用(上)

对于一些财大气粗的防守方来说,安全产品上的很全,因此,网页防篡改系统的哨兵作用,就被态势感知、HIDS 等其他产品所取代。但由于 HVV 范围的扩大和常态化,很多防守方并没有靠“银弹”来打造防线的实力。而网页防篡改系统是大部分等保3级以上单位必备的安全产品,因此,打破“网页防篡改系统只能用来保护网页”的固有观念,将网页防篡改系统部署到 HVV 涉及的 Web 应用系统上,保护各类能通过互联网访问到的文件,进而通过监测这些文件的异常变化来让网页防篡改系统成为 HVV 哨兵,不失为一种具有创意的利旧方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