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分布式服务架构:原理、设计与实战打卡记录(二)

微服务的容错模式

1.舱壁隔离模式

简单来说依据业务场景,或同一业务模块业务流量进行服务分组,保证不同场景,或同一模块不同流量级别实体不受影响

1.1微服务容器分组

案例:

1.将微服务的每个节点的服务池分为三组:准生产环境、 灰度环境和生产环境。 准生产环境供内侧使用;灰度环境会跑一些普通商户的流量: 大部分生产 流量和VIP商户的流量则跑在生产环境中。 这样,在一次比较大的重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充分 利用灰度环境的隔离性进行预验证,用普通商户的流量验证重构没有问题后,再上生产环境。

2.一些社交平台将名人的自媒体流量全部路由到服务的核心池子中,而将普 通用户的流量路由到另外一个服务池子中,有效隔离了普通用户和重要用户的负载。

分布式服务架构:原理、设计与实战打卡记录(二)

image.png

1.2线程池隔离

多个功能混合部署在一个微服务实例中,微服务的不同功能使用不同线程池

分布式服务架构:原理、设计与实战打卡记录(二)

image.png

2.熠断模式

服务的输入负载迅速增加时 ,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对负载进行 熔断,则会使服务迅速被压垮,服务被压垮会导致依赖的服务都被压垮,出现雪崩效应,因此, 可通过模拟家庭的电路保险开关,在微服务架构中实现熔断模式。

分布式服务架构:原理、设计与实战打卡记录(二)

image.png

3.限流模式

常见的限流方式有1.计数器,2.令牌筒,3.信号量

4.总结

以上观点均出自分布式服务架构:原理、设计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