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图解ERP【86】实施篇:实施流程6-用户化、二次开发、建立工作点

作者:让工厂管理变简单
图解ERP【86】实施篇:实施流程6-用户化、二次开发、建立工作点
图解ERP【86】实施篇:实施流程6-用户化、二次开发、建立工作点

用户化和二次开发

因为企业自身的特点,ERP的软件系统可能会有一定量的用户化与二次开发的工作。例如,用户的特殊操作界面、报表和特殊业务等。

图解ERP【86】实施篇:实施流程6-用户化、二次开发、建立工作点

一般地,对于界面的二次开发应尽量减少,重点放在报表与特殊的业务需求功能上。

用户化一般指不涉及流程程序代码改动的工作,这种工作可以由实施顾问对系统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以后长期的维护工作就由这些人员完成。

(当使用14N的固定产品模式时,用户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规格产品到满足用户使用会有一个用户化的过程,一般就是进行ERP系统的根据用户要求和现状进行对应的设置,另外在硬件和网络方面也会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选用特点的硬件产品和网络部署,当用户化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时,那么就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或者系统维护工作)

这些工作大部分是报表工作,有些灵活些的软件,含有工作流程定义的功能(各类业务处理的流程自定义,例如:定义多级审核等),这些也必须由企业今后自己来维护。

二次开发应该比较慎重,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临时性的业务、非重要性的业务一般不进行二次开发。

(2)输出的工作效益不大的工作一般不进行二次开发。

(3)若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思路)与ERP软件不符,要综合考虑哪个更合理,涉及的业务改革量及变化大不大,并比较二次开发与管理改革的成本与效益若没有太大意义,一般不进行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会增加企业的实施成本和实施周期,并影响实施人员(服务方与应用方)的积极性。另外,二次开发的工作应该考虑与现有的业务流程实施并行操作和管理,减少实施周期,这也是制订实施计划要注意的一点。

(如果是纯开发型的ERP系统在用户化时可能需要二次开发的需求不是很多,其实也算不上二次开发,只能算需求变更,再开发就是了。产品型的用户化有时问题会多一些,ERP讲究通用和自定义,但是通用和自定义无法满足企业特定的需求时,那就必须进行二次开发,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当二次开发或用户化完成后,要组织人员进行实际数据的模拟运行,通过处理过程及输出结果的检验,确认成果。该过程类似于原型测试的过程。

建立工作点

工作点也就是ERP的业务处理点、电脑用户端及网络用户端。

ERP的业务、管理思想就是通过这些工作点来实现的,但它不等价于实际的电脑终端。

例如,不同的业务的处理、系统功能的采购订单处理工作点与请购单处理工作点可以属于两个工作点,但可以在一个电脑终端。事实上,所有业务处理都可以在相同的电脑终端进行,只是系统使用权限不同,进行的业务操作不同。

另一方面,这些工作点也不同于企业的业务处理点,例如采购订单处理与请购单处理可能是一个业务处理点,但可以根据流程的需要划分为两个工作点。

(工作点指的是ERP系统的工作单位,正常情况下一般单个人员操作一个业务点,有时候也会是多个,每个业务点包括多个功能工作点,个人认为可以按流程节点来划分,当然按企业原有的流程节点来划分也可以,业务人员的操作也是基于工作点。和划分工作中心是一个原理。)

建立工作点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一般先考虑ERP的各个模块的业务处理功能,如采购系统基础数据、采购请购单录入与维护及采购订单处理等来划分工作点。

(2)结合企业的硬件分布,如电脑终端分布、工作地点等。

(3)考虑企业的管理状况,如人员配置、人员水平和管理方式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