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作者:西安黄昆

在西安市,解放路东、东街北并排有八条东西向道路,由南向北依次依次,分别称为东路、东二路、东三路、东四路、东五路、东六路、东七路、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我来到这里的原因是,这八条道路自最初规划和建造以来,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

这八条路从东一路从西向东相连解放路,上建路、上秦路、尚爱路和顺城东路北段的五条南北路被分为四段,形成了解放路、尚建路、上秦路、上柏路四个交叉口和最东边城墙的一个丁十字路口。(东路、东二路、东三路因为爱路线北向南只到东四路43中学大门所以没有连接,上建路在人民乐园区棚户区改造后,东新街到东五路之间转弯变成步行街)。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大片地区,为了防止日本侵略者继续侵略中国,当时的江主席国政府下令炸毁河南省花园口的黄河堤坝, 黄河爆裂,洪水肆虐,黄河全下游成为浩瀚海洋,而电影《1942》在大饥荒后期,陕西向河南敞开大门,成为黄盘区人口最多的省份。无数难民沿着渤海铁路到陕西省省会西安,逃辗后定居下来,慢慢形成了西安市附近的火车站和解放路地区,包括东8路,包括棚户区,所以近百年来,东8路附近,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个地区互相交流,都是用河南方言交流。

如果回到唐代,现在东八路跟其他七条路一样:这个地方不在城里!它只是在外郭城,唐末汉后建成的城市完全郊区。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红色区域大致是唐朝到明朝西安市的紫色区域,大约是现在东八条路的位置

直到明朝建立后,西安市东北侧的城墙才向东和向北扩大了约三分之一,东八路的现址在西安市内盘旋,大概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清朝时期,满百姓进入西安城后沿钟楼东,北面建墙,在西安市东北地区形成了供人民居住的全城,当时驻扎在该地区的八面旗兵也与其他七条道路一起被圈入城。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橙色线大致是西安市东8号路的位置

1911年10月22日,西安作为武昌起义第二枪的打响城市,对武昌起义作出反应,在激烈的战斗中,城内大量建筑物被毁、烧毁、旗民阵亡或流离失所,城市一片废墟。1912年,满城被陕西省政府下令拆除西城墙和南墙,满城将不复存在。经过洗礼,这座城市沦为废墟,城墙被拆除,这意味着西安三分之一的主城区需要重新规划。

虽然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原来的城市里开放了崇字头孝、孝、忠、信、礼、义、正、恪、恪八条东西向道路和上仁路用字头等几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但也搭建了很多房屋免费供人们居住,(现在东八路加上解放路西侧的西8路大致是解放路的西侧中华民国的崇敬之路)而现在西边的八路军官所位于保存至今的七圣人时期,因为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城里有很多人被杀,所以我们都觉得默默无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原来完整的城市地区没有人愿意居住。

直到1935年渤海铁路在西安开通时,大批河南人来到西安是为了躲避战争和灾难,他们先是在城墙下定居,然后随着河南难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到西安,许多人在附近建起了避难所。同时,由于渤海铁路和西安火车站的建成,正面向火车站的解放路(当时叫上仁路,火车站被建成中正路),所以解放路很快形成了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商业中心,逐渐取代了昔日南元门地区的繁荣, 大量的河南难民也靠解放路和渤海铁路赚钱,然后他们在东8路建房或者买了房产,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依靠小企业和铁路工作来继承自己的祖传生意,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在打河南腔。

西安解放后,火车站正对原来因为渤海铁路开通西安,后来改成中正路上仁路改成现在的名字——解放路,解放路两旁原来八条路与崇基头从南向北改道,解放路依次东转, 西一至八路。

1985年西安全面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东八路和其他七条路一样,开始有人拿出闲置的房子租给路人,或者给在西安市工作的人,所以直到现在,东八路上还有人租房谋生。

整个西安火车站和渤海铁路沿线,包括东八路,可以说是记录和积累了近世纪西安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见证了黄河的花园裂了那些民大河和 1942 年饥荒逃到西安那些奋力拼搏的人,与西安解放路 - 火车站, 民俗公园区乃至整个西安商业文化发展繁荣的故事。

要说不同只是东8路,因为在八号的时候,原来的中正路以东的冲羞路按照顺序从南到北进入现在的东8路。

出西安火车站,从解放门进入西安市沿解放路向南,左手边是第二路以东,东边是东八路(第一交叉口是顺城北路东段,过去叫顺城巷)。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解放路北侧解放门和西安火车站

2010年建成前西安北客运站从西安到机场外,除了机场飞,火车站几乎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出国旅游的唯一选择,东8号路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也是离开西安的最后一条街道。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虽然,过去西安火车站南边的顺城巷虽然靠近城墙的根部,但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远离东8路热闹,因为顺城巷在20世纪80年代改造后的城墙已经半街了, 加上火车站(南)广场前面的城墙从火车站的扩建,一直到解放门的城墙连通,那段门已经开了很久,所以很多人觉得西安火车站直接与解放路相连。很多刚下火车到西安的人会觉得东8路是通往西安的第一条街,而绝大多数的公交车始发站和终点站几乎都在东八路西口南北,南到北进出火车站的人上下车,公交车在东八路(和西八路)口上下车, 加上过去东八路前拆除改造的路边没有那么宽阔的人行道,靠近马路,两边都是一户人家旁边的店铺。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我不记得东八路是九年还是零年改成一条从西到东的单行道,但在此之前东八路是一条东西向双向的车道,餐馆、商店和酒店在道路两旁相邻,出售包括玉石在内的小吃出售蓝田, 临沂石榴及各种具有陕西特色的纪念品等每天全街的路人和购物的人总是熙熙攘攘,有的人进店给亲戚朋友一些特别的商品和纪念品,有的人饿着肚子吃东西或者买东西吃喝,有的人会在路上买一副纸牌过很久, 有些人在坐火车的过程中破破行李或拉杆箱会去东8路包店买一个新的零钱。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解放东路八段-上建路段由西向东拍摄

从解放路沿东八路向东,路南侧除了靠出租车站搭建外,其他地方基本保持了几十年前的样子,路边是敞开的低层房屋。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东八解放路以西的上建路-上建路东半部由西向东拍摄

道路的东北半部分是一堵白色的墙,周围是拆除的空地,向东,遇到第一个交叉路口是上建路十字路口。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北面的十字路口是西安18道闸门之一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上建路十字东路北有一排两层的外墙,大概在中间位置有一个东院社区服务站。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除东大院社区便利服务站外,东八路北侧的所有商铺均已开至东边的下一个交汇处。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这一段路的南侧也是一整排的店铺,区别仅在上建路到上秦路之间,东八路南侧的店铺是开在后来新建的宇星巷区的大型高层楼下。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从解放路沿东八路向东,二路口也是上琴路十字路口,西南角是西园大厦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北角是南洋宾馆和南方宾馆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东北角是马英龙医院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马英龙医院位于过去是陕西省军区招待所(又称81酒店),是一家自营机构,实行企业管理,建于20世纪50年代,隶属于陕西省军区后勤部,20世纪90年代改为陕西省军区81酒店,一般附近的人都会称得81酒店。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曾经的第81家酒店

以前有小翟军区,陕西军区和现在的区别是一个省级的词,当时没有高铁和飞机,车厢也很差,火车是当时最方便甚至唯一可用的交通工具。当时,陕西省军区就在小北门。陕西省军区下辖市县军区厅往返省军区办公室如果当天不能买火车票需要在西安过夜,当时他们最方便的路就是步行到东8号路,住在西安火车站附近,陕西省军区东8路宾馆。过去,陕西省和西安地方军的新兵一般都要在西安火车站坐火车,许多提前到达西安火车站的新兵和老兵,都会被安排到陕西省东八路招待所停留休息。

虽然西安后来建成了北客运站,很大一部分人不得不乘坐高铁,但近年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每年在火车站广场排队的无数新兵招募。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站在上建门的墙上,看看第81酒店(黄色玻璃屋顶)

2015年初冬,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首都北京作出重大决定,彻底停止军队开展外资服务。

2016年2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完全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规定逐步停止军队中所有有偿服务活动大约需要三年时间。

订单既出来又沉重。全军、地方党委和各级政府下达命令,各部队从江海之滨向天山脚下,从长白山向万泉河,一场大战迅速展开。原来81家酒店于2017年下半年关闭,此前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的规定生效。

2014年5月,马英龙医院搬迁至原81酒店南医院,租址为期15年,租约期满后,马英龙医院租赁的省军区东八路宾馆南医院将移交给退伍军人管理机构以及北方医院。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沿东八路上琴路向东穿过,北半路和西半路是原来81酒店门面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在东半部和东边的下一个十字路口(即上台路口)之间是皇城广场的绿地。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沿着上秦路和东八路交叉口的南侧,最西边的边缘是贝里大厦前的小广场。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百里大厦楼下有速8酒店、7天连锁酒店、西安新城申志丰诊所和西安新城联谊幼儿园。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这段路的最东端是前门开在上爱路和东八路的十字口,装饰着老西安雅致的门,写着老西安老西安青年旅舍的三个字。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老西安青年旅舍沿东8路一侧,除了种了一排老式的马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石饰和盆栽植物,古色古香的屋檐下挂着一排红灯笼。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东经上爱路交叉口,北面是鲁南路的故城广场,一路东至东八路,东至东八路,东庵北段的顺城东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在上爱路绿地的东侧,皇城广场中间有一座四柱三门的古色古建筑,上面写着三个金字。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古色古香的建筑南侧是一条走道,东侧从外面看大老似一排朝西的商店。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东边有一个地下车库入口和出口,再往东是门口一个高大的石狮的院子。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在道路的北侧还有好几个门口,有同一只石狮,身高不止一个人。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继续向东行驶至顺城东路北段城墙根下,从朝阳门向南出城,向北向西可沿顺城路北段的城墙根段从上秦门、上建门出城或一路出城。

1995年10月,当东八路新民村东群巷被拆除改建时,巷子里的许多人还在一起拍一幅大图。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1995年10月,东八路新民村东群巷

后来,这张照片成为新民村东群巷留下的最后记忆。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在西安城墙东北角,东八路东侧曾经有一座兴隆坊,东七八路之间有三条小巷,一条垂直。20世纪30年代,那些从河南逃到西安的兴隆巷的人的祖先一直住在兴隆坊,虽然祖籍在河南,也讲河南语,但再也没有回到河南。2007年夏天开始搬家,后来建造了现在的皇城广场,现在兴隆坊早已不复存在,在拆除中好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附近曾经的新民村、南北广场巷、连耻辱巷面积较大,也都在当时的拆除范围内。兴隆坊当初名,现在我无法核实,但兴隆巷的消失我可以肯定,与城市广场的开发建设前的拆除是同一时间,拆除之后,曾经作为2008年西安市重点改造工程范围内的兴隆坊,只有历史记忆。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西安市东北角东八路临时停车场在皇城广场建设前20130523

曾经东八路南侧的上爱路向东至东七路,即被称为社会教育巷的非常不规则的巷子是兴隆坊以西的一条胡同,但当时也因为拆迁才从东八路消失了。我对那条巷子还有印象,因为我以前有一个同学住在里面,学校一直很好奇:那个地区是一堆河南人,然后觉得随便看谁说的是一对河南腔,但她说的普通话很标准,后来才知道她的爷爷在社会教育巷工作后买了一个院子基地,后来从长安县搬到了城市。

东8路南侧上秦路西侧,上建路东临俞兴巷区原本有两条车道,东七路叫俞星东巷和禹兴西巷,都因河南民族较为著名,1950年拓宽改造一次,后来建育兴巷区时冀兴东巷不存在, 后来大家都说玉兴巷其实就是原来的宇星西巷。

东八路南曾有一个转弯(一形)弯向东七路,东边的不通劳车道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因为我以前走的少,反正我没特别记得当时在东八路的哪一段。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现在东八路北侧东院社区服务站,很多人不知道东大院是怎么来的,我在网上查了相关信息,原来是解放路东边,上琴路西边,东六路北边是东院墙根北边, 昆中巷、玉兴巷、劳巷居委会和省纺织科家委会合并为东院社区解放门。据说,以前从上建路西到解放路的东边确实有一个大院子,我也听过以前的学生说,东院曾经是一个大院子。

东八路北侧至城墙根部,过去曾有一条玉武胡同,1950年因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隔江相望,武夷县名居居,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武胡同, 1972年文革结束后,恢复了原有的玉武胡同名称。

东8号路北到城墙的根部过去有一个形状的北新巷,我不记得是哪一段了。

现在,许多东八路一旦拆迁的住户都已经安置在新家寺西北方向,北面二环以北的香河小区,听说我曾经住在东八路拆迁后的学生家分好几个套房, 曾经东八路的上台路东边的棚户区也变成了现在西安市据说是皇城广场价格最高的城市广场。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东七路皇城广场营销中心

现在回想一下东八路,2000年成群结队的蓝眼睛卷发,年龄一般不大,看来新疆人的盗窃团伙成群结队,路边为了骗钱多"架设了很多器官"等着你付钱的小贩(尤其是那些卖玉石、手镯的)是的,只要你走近, 他们拉着绑着鱼丝的机器让你跟着玉石掉到地上,他们走上前说你扔掉了玉石,你只能打破金融灾难,有多少人在东8路,解放路附近的玉店)除了这些,曾经东8路和附近的上琴路, 当时尚德路,有很多美容院,洗发水(踩在背上)招牌,店里从来没有理发师,而且每天24小时都有红灯的小门面,现在也消失了。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几次大拆改改和火车站周边环境的升级换代,从解放路到上秦路之间的东8路也改成单行道也顺利了很多,过去的幽灵盗窃团伙不见了,被坑绑架的非法商人也没了,沿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人们觉得整个东8路现在已经不再热闹了,路上的行人也很多。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从顺城东路看东八路

好了,我在这里讲东八路,如果对东八路有更多的回忆和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

西安城里的街道—东八路

我是黄坤,土生土长的西安人,"黄坤说西安"是我个人对西安的理解和理解,作为一个出生在西安的西安人,我计划以"黄坤说西安"为主题,通过视频和图形两种形式将西安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 对西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

如果你想让更多的西安记忆被更多的人记住,如果你想知道西安在哪里,西安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或者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给我。

黄坤说,西安感谢您的好评、转发和关注!

参考:2018年5月15日,陕西省政府网站《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建议意见》第666号《关于深化军民融合建设和养老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