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仁宗:“纵容”臣子出青天宋仁宗仁爱、宽厚。宋仁宗广纳贤才。无愧仁宗之“仁”。

作者:诗酒浇年华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个皇帝,一生仁爱、宽厚,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算是无为。但是,仔细读历史,诗酒浇年华发现,仁宗时期出现了包青天、范仲淹、苏辙等铁面无私,忠直能干的诤臣,这是什么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宋仁宗仁爱、宽厚。</h1>

宋仁宗:“纵容”臣子出青天宋仁宗仁爱、宽厚。宋仁宗广纳贤才。无愧仁宗之“仁”。

宋仁宗时期的文学、政治、科技等成就继续在全世界领跑,光辉灿烂、风采更甚。

唐宋八大家中,除了两位唐朝人,其余六位都是仁宗时期的。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清官“包青天”包拯,写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均是此时的人。

一般人记得包青天,记得范仲淹,说起宋仁宗,几个人了解呢?

《宋史》记载,说宋仁宗想给张贵妃的父亲封个小官,被朝臣一致反对。尤其包拯过分,跟仁宗皇帝大吵,喷了一脸唾沫星子。仁宗回到后宫,骂了张贵妃一顿,官也没封。

宋仁宗的清明,包拯得以成就青天,否则哪有忠臣的美名?范仲淹曾经带领谏官堵住宫门,为废后事件找仁宗要说法,仁宗躲在宫里不敢出来。

其实,仁宗对政事有自己的原则,只是他的在外表现比较克制。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宋仁宗广纳贤才。</h1>

宋仁宗:“纵容”臣子出青天宋仁宗仁爱、宽厚。宋仁宗广纳贤才。无愧仁宗之“仁”。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跟人闲聊,听说仁宗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于是将此事写进试卷中。所有人都认为,这下苏轼会被杀头。

没想到仁宗看到苏轼的试卷,看到文笔犀利,才华横溢,说:“朕设立科举,就是为了招贤纳士,广开言路,苏轼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呀。”遂重用苏轼。

在当时的四川,有一个落榜多次的秀才,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进而被人赏识,写了两句诗献给太守:“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

太守一看大惊,连夜把秀才押送到京城,定一个大逆不道之罪,然后斩首示众。宋仁宗弄清缘由,对侍卫说:松绑,赐官!且对太守说:“秀才怀才不遇,写诗只是发泄一下情绪,朕怎么会治他的罪呢?不如让他做官。”

就这样,秀才不仅因反诗获罪,反而因祸得福,被任命为司户参军。

<h1 class="pgc-h-arrow-right">无愧仁宗之“仁”。</h1>

宋仁宗:“纵容”臣子出青天宋仁宗仁爱、宽厚。宋仁宗广纳贤才。无愧仁宗之“仁”。

一次,仁宗游后花园好回宫,立刻唤人倒水。妃子问他,渴这样,为啥不让随员拿水?

仁宗说,因为随行的太监梅带水,如果我说口渴要水喝,他们肯定得受罚,所以回来再喝。其仁爱可见一斑。

1063年,宋仁宗去世。消息传到民间,举国百姓着素恸哭。《邵氏见闻录》中记载:“汲水妇人亦戴白纸行哭”。

乾隆曾说:“朕平生最佩服三位帝王,除了祖父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皇帝做到宋仁宗的份上,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无不称赞,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他“纵容”臣子仗义执言,清官能臣无数,百姓安居乐业。在他死后,北宋皇陵除他的陵寝外悉数被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