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的起点

  目的:是了解与分析用户的信息及应用处理的要求,并按照一定的格式整理而形成的需求分析报告。该分析报告是后续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的依据。

  做法:

  1.1 确定数据范围(数据库的第一项工作)

   (1)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设备及数据库系统的潜在能力;

   (2)提高数据库的应变能力;

   (3)避免应用过程中对数据库做太多或太大的修改;

   (4)延长数据库的生命周期。

  1.2 应用过程分析-了解与分析数据与数据处理间的关系(应用过程分析的结果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1)用到哪些数据;

   (2)数据使用的顺序;

   (3)对数据作何处理和处理的策略以及结果;

  1.3 收集与分析需求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任务是了解并分析数据的组成格式及操作特征,每个数据元素的语义及关系等,并将它们收集起来整理归档。

     1.3.1 静态结构---不施加应用操作于其上时数据的原始状况

       (1) 数据分类表:用于数据的总体描述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2) 数据元素表:指通常意义下的数据项或属性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3.2 动态结构---将应用操作施加于数据之上后数据的状况

    (1)任务分类表:一个任务为完成某一特定处理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操作序列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2)数据特征操作表:用以描述任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不同任务对数据执行不同操作的频率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3.3 数据约束---使用数据时的特殊要求

      (1)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2)数据的完整性

      (3)响应时间

      (4)数据恢复

  1.4 编写需求报告

     (1)数据库的应用功能目标

     (2)标明不同用户视图范围

     (3)应用处理过程需求说明,包括:数据流程图;任务分类表;数据操作特征表;操作过程说明书。

     (4)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系统中存储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通常指的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类数据详细描述的集合。功能是存储和检索各种数据描述,即元数据。包括数据分类表、数据元素表和各类原始资料。

     (5)数据量

     (6)数据约束

2.概念结构设计

  任务:在需求分析中产生的需求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方法设计满足应用需求的用户信息结构。

    2.1 实体分析法(自顶向下法)

          概念模型(自顶向下):独立于任何软件与硬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应用需求。

    2.2 属性综合法(自底向上法)

3.逻辑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目标:将概念模型转换为等价的、并未特定DBMS所支持数据模型的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把E-R图转换成关系结构表。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4.物理设计

    具体任务主要是确定数据库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及存取方法。因DBMS的不同还可能包括建立索引和聚集,以及物理块大小,缓冲区个数和大小,数据压缩的选择等。

5.数据库实施

   (1) 加载数据:收集、分类、整理(前三个由人工完成)、校验、输入(由人员编写的数据校验和输出程序实现)等

   (2) 应用程序设计:

   (3) 数据库试运行:有利于工作人员掌握并熟悉系统,有利于正式运行时避免人为的操作不当等损害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系统维护中最困难的工作是数据库重组与重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