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作者:沃克笔下的世界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公元1700年左右是古埃及历史上内外交迫的分水岭, 埃及有史以来第一次遭遇外族入侵, 来自叙利亚北部的米坦尼地区的未开化部落, 在吞并了胡里特人、迦南人和沙漠贝杜因部落后, 入侵埃及。

他们靠铁制的兵器和马拉的战车取得胜利。这些被称为“希克索人” (古埃及语为异邦统治) 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 强迫第1 3、1 4王朝纳贡, 但是, 公元前1600年左右, 第17王朝爆发了解放战争。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是在赛肯内及其儿子卡莫斯的领导下, 逐出希克索人, 并追踪到东方。在此之前, 古埃及帝国过着平和、甚至是傲视群雄的日子;在此之后, 古埃及开始走向衰落。前期主要属于内部王权继承问题、地方军事割据、祭司对皇权的觊觎。

后期主要是西克索人、努比亚人、亚述人 (公元前671年) 、波斯人 (公元前525年) 、利比亚人、西台人、地中海海洋民族等相继入侵埃及, 虽然埃及人最终将他们赶出境外, 但是这些入侵还是改变了埃及艺术平静的发展轨道。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最大的变化是法老形象由神性意识形态向世俗英雄主义的转变, 那尔迈石板模式在新王国时期开始被法老征战沙场或狩猎活动图景所代替, 战马、战车第一次出现在艺术中, 这也是希克索人的遗物。

曾经静止、威严、冷漠的风格被富有表情和动作的风格所代替。最著名的是图特摩斯三世, 这位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英雄, 在2 0年内连续出兵征伐叙巴地区1 7次之多。

这些战争经过都被刻在底比斯神庙的墙上, 作为向神明的献礼。这种英雄气概也逐渐被贵族及世人所模仿, 世俗的观念开始出现, 法老形象慢慢从完全神化脱离出来成为具有人格意义上的英雄。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到了阿玛那时代, 阿肯那顿锐意改革, 特别是宗教改革, 关闭神庙, 改多神尊崇为太阳神阿顿一神。这在艺术上出现一种完全世俗的风格, 他完全改变了国王的形象, 而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出现。

雕像中他窄肩、驼背、挺腹、丰臀、尖嘴、翻唇、高颧的“丑恶”形象暴露无遗;而他的皇后奈费尔提蒂第一次以真实惊艳的形象出现, 就像她的名字一样:那美丽的来者。还有一些具有“合家欢”意义的景象、如国王当众拥抱王后、将女儿抱在膝上亲吻。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贵族也在高山坡面上修建壮观的陵墓。艺术和工艺的复兴, 形成了一个艺术家和工匠组成的阶层。这些作品纤巧, 精湛、柔美、细腻、色彩丰富。雕塑中人体肌肉、骨骼、结构也开始出现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 而不是以前的唯美倾向, 忽视人体结构。

在阿玛尔纳城出土的半身裸体女雕像, 胸部、腹部、骨盆、大腿具有明显的写实色彩。每个家族各有特色, 风格多样, 有的宏伟壮观, 有的精巧以装饰见长, 有的大而呆板, 有的奔放、美观, 表现力强。

这时, 普通民众也开始以独立的形象出现在艺术视野内, 创造了质朴的民众艺术, 如头顶木篮子的少女, 揉面的妇女、采葡萄图、浇灌花园图、晒鱼图、捕鱼图、农耕图, 劳动场面不断出现在艺术题材中, 新王国时代是艺术的黄金时代。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除了外族入侵, 与外族公主联姻也可能是造成这种艺术现象的原因。从图特摩斯四世开始, 阿孟霍特普三世、四世相继与麦坦尼王室联姻, 成为一种不得已的策略, 他们的“纯正埃及血统”也逐渐淡化。

阿孟霍特普三世只有一半埃及血统, 而他的儿子—阿肯纳顿仍然娶麦坦尼塔杜希芭公主为妻。阿肯纳顿之后是图坦卡蒙, 他死后年轻的王后竟然写信给西台王苏皮卢力乌马斯, 要求他派遣王子与她成亲。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拉美西斯二世又与西台国王联姻。第3 0王朝国王内克坦布于公元前3 5 0年独立, 然而, 波斯人又卷土重来, 重新控制埃及, 此后, 没有一位统治埃及的国王是埃及血统的。

然而, 这一切都没有改变埃及衰落的趋势。公元前3 3 2年,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克埃及, 从此结束埃及的伟大时代, 进入托勒密时代。公元前1 6 8年, 罗马共和国欲对埃及施行保护, 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直至公元前被阿拉伯人征服。

由于亚历山大及托勒密对埃及采取宽容政策, 他们生活方式希腊化, 但是信仰却是埃及化的。与世俗相联系的希腊文化艺术和反映宗教内容的艺术在埃及并不悖行, 此时的艺术既有希腊的影子, 又保留了古埃及的传统。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但是这两种风格很难融为一体, 因为概念化的埃及风格呈现出唯美但又千篇一律的表象, 而希腊风格表现力很强, 具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两者迥然不同, 最终还是各自为政。

但总的来说, 埃及希腊化时代, 传统风格末势渐微, 希腊现实主义风格增势甚丰, 如印在银币上国王的头像, 头发一缕缕飘洒自然。在图纳杰贝尔的陵墓的部分壁画上, 艺术家用古希腊神话绘制彩色壁画, 人物塑造注意运用明暗来创造立体感。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埃及的罗马时代 (公元前31年—公元306年) , 古埃及不再是希腊文化的中心了, 传统艺术特色几乎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希腊—罗马色彩, 作为古希腊艺术的延伸, 散见于各地, 在亚历山大城和法尤姆尤为突出。

再后期, 古埃及希腊风格被罗马风格取代, 纯属罗马风格, 毫无新意。罗马时代画在木乃伊正面的彩色画像, 更加注意运用阴影, 富有立体感, 脸部着色明显的有层次。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各地兴起后, 出现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称为科普特艺术。这是中东最早产生的一种民间艺术, 初期曾受惠于希腊-罗马艺术, 后来摆脱了殖民影响,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特艺术。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由于萨珊王朝曾占领埃及, 因此含有萨珊艺术的成分。在埃及被阿拉伯征服后, 科普特艺术还流行一段时间, 但最终臣服于基督教统一的胜利, 转而走向追寻基督的唯一永恒。

古埃及的艺术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类”概念性、平面性、语义准确性、秩序性、宗教性、永恒性。

古埃及的艺术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类”概念性图形, 以概念形象 (或理想化后的印象) 替代视觉形象的真实。这种对自然物认知的概念, 对具体的细节差别不是太在意, 是一种“数-总和”的关系。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仔细对比古埃及艺术, 特别是绘画艺术, 人物形象特征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刻画下来的, 只有物种、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这种艺术形象是综合所有自然物后的最本质的概括, 可以称之为理想化后的印象, 或印象性概念。概念本身就是事物本质的抽象概括, 印象概念的总和形成“类”概念。

语言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 用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它首先是听觉符号, 这个听觉符号只有进一步通过人的经验或其它方式 (例如视觉印象、感受、体验) 和这个事物联系起来, 才具有起码的言语意义。

这个表明内容或“意义”的经验成分还必须和整组的、有一定界限的一类经验相联合, 再进一步扩展, 归入一个社群所默认的共同的类。这样, 对某个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印象就和所有其他同类印象参同起来, 融合了凡有对此感觉的人所形成的一切感觉或印象, 就形成“分类”的基础。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自然物中数以千万性质相似的其它现象, 尽管细节上有很大的和显著的差别, 还是被认为足够的相像, 都可归为同类, 也就是一个“概念”的符号;就如同一个胶囊, 包含着数以千万不同的自然物。

所以, 古埃及的艺术是“类”概念图形。言语或者更高层次的语言是通向思维的唯一途径, 古埃及文字属于形象文字, 所以它的文字和图形意义 (概念) 具有天然的联系。

由于“类”概念思维强调区别、特征, 所以, 抓住最普遍的特征形成图形 (文字) 是古埃及人最关心的事情。最佳的方式就是采用游点透视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提取最能够体现事物的形象特征, 进行混合造型。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而埃及人正是这么做的, 他们通常提取最能够体现特征的正面和侧面混合造型, 最终形成正面律法则。古埃及文字的音和义却是分离的, 具有“屈折”的性质, 这和欧洲语系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们很难确定古埃及的这种分离思维是否最终影响在绘画创作中, 但是, 古埃及绘画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却明显地呈现出这种分离后的组合。

由于埃及艺术受“类”概念影响, 所以, 它的艺术不太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差别, 呈现出平面性特征。

它的雕塑不像古希腊艺术完美、真实地再现人体结构, 惟妙惟肖地刻画肌肉的起伏;它的绘画艺术, 运用线条勾勒后填彩平涂, 也很少去追求一些明暗、光影、体积、结构的微妙变化和准确。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它的整个画面空间是平面性的, 很少出现纵深的形象的交替, 一般为2层交替关系。在某物的“上、下、左、右”概念的表现中, 是直接依附于画面中某物的上下左右空间位置的, 而不是世界物理空间关系。

雕像和壁画都是从属于建筑艺术的, 雕像、浮雕、壁画、建筑存在统一联系, 脱离了建筑, 这些艺术形式很难以独立的姿态呈现出来。

古埃及的任何艺术都和文字联系在一起, 这样, 它的传播意义非常明确。如果将其中的文字去掉, 很难辨认其艺术传播的具体意图, 而只能是一种印象性认知。阿肯纳顿宗教改革失败后, 后继者都将所有阿肯纳顿及其皇后的名字从全国各地的艺术中抹掉, 有的甚至是直接刻上自己的名字。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这对古埃及来说是最大的惩罚。名字 (文字) 是联系艺术形式获得宗教永恒生命意义的最大保证, 名字是唯一的。古埃及人最早懂得艺术传播中图像与文字的结合, 这在其他艺术中是很少见的。古埃及的浮雕和壁画艺术是紧密联系的, 浮雕只是一种2.5维的壁画。

古埃及的艺术具有明晰的秩序感。在壁画艺术中, 艺术家通过有机分割画面, 将画面分割为平行的水平线, 在上面展开塑造。这是二级秩序, 在此基础上, 法老、皇后的形象最大, 突出于二级秩序上, 形成第一级视觉秩序。

剩下的将是依照一、二级秩序, 顺势造型, 或大或小, 自由组合。在这样一种大的画面龙骨框架内, 任何形象都各处其所, 没有冲突。并且文字永远是独立排列的, 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感觉。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即使在雕刻艺术中, 这种秩序划分也具有明显的特征, 或者是静止的立像, 或者是折线的坐姿。这是由其功能性决定的, 因为这些雕像, 最大的用途是葬在墓穴中, 接受臣民祭拜的, 所以他必须面向前方, 从姿势上易于接受祭拜, 或者死后灵魂复活后找到他的卡。

墓穴是他灵魂复合永生的地方, 而不是一个安葬尸体的空间, 从出土的陪葬品中可以看出, 墓穴完全是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布置的, 从饮料、面包、酒、座椅、床、战车、兵器、生前使用过的道具等等, 一切应有尽有。

死亡对于古埃及人来说, 是另外一种存在状态, 是活着的延续, 而不是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肉体的死亡。古埃及人以日升为生, 日落为死, 灵魂是一种“有生命的、可分离的、活得更久的实体 (泰勒) ”, 法老 (Pharaoh) 的意思就是“宫殿”。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从上面可以看出, 古埃及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典型生物发展模式:起源、发展、成熟、衰落、消失。在这个过程中, 影响艺术创作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它的发展基本上是同帝国旺衰一致 (由于古埃及各王朝建立时间不统一, 加之公布的较多, 在此不多赘述) 。

同时, 由于受宗教影响及分离思维影响, 这种正面律法则被以后的各代王朝严格规定 (据说是昭赛尔金字塔的设计者伊姆霍特普所为, 但不确定) , 从而保证了艺术的一脉相承。这种艺术, 具有井然有序的视觉流程, 图形与文字相结合, 意义明晰, 易于传播。

古埃及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其发展观念是什么?

借助强大的视觉征服, 古埃及艺术达到艺术的巅峰。然而, 物极必反, 这种模式, 在统一理想化处理后, 也造成千篇一律的后果—只要把艺术品的名字去掉, 所有的法老形象都是一样的。古埃及在强大的视觉征服后, 获得了暂时的永恒, 然而, 永恒的是它的意义, 而不是物质形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