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普一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路人甲:“你是学什么的?”

小夕:“学计算机嗒~”

路人甲:“哦哦,那你ps肯定很厉害!”

小夕:“我不会,我是做人工智能的。”

路人甲:“哦哦,做机器人的啊,好厉害!”

小夕:“...”

嗯...上面的对话很和谐。

读了小夕这篇文章后,哪位读者宝宝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打开此文,让他读完后再继续聊天。

前言

呜呜呜,知乎编辑器无法改字体颜色,小夕做的漂亮界面也没法插进来。最佳阅读体验记得来这里哦->【激萌】人工智能大地图-生存能力篇。关注订阅号会有更大惊喜哟~

小夕在知乎的第一篇文章《请某些人不要再冒充内行,过分夸大深度学习好不好喵》中提到了,人工智能(即AI)是一个很大的体系,有远不止机器学习这个理论的理论体系,有远不止计算机视觉这个应用的应用领域。

但是毕竟是人工智能嘛~其实人工智能的目标倒不是让机器的智能程度逼近人类,而是逼近神

科普一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如今依然是弱AI百花齐放的时代,一句话解释:阿法狗是不认识狗的。当强AI的时代来临,AI将变成人类这种通才,但是又可以兼具阿法狗的围棋能力,又兼具深蓝的博学多才,这特喵的不是神是什么~

所以呀,以小夕的萌风,本文不以冷冰冰的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展开,而是将人工智能这个庞然大物看作一个超级生命,讲述这个超级生命所应具备的敲能力。

本文介绍人工智能的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就是人类

先天具备

的能力。缺失了某项生存能力,就变成了所谓的残疾人,比如智障、龙人、虾仁等。

科普一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下面,请观赏小夕定制版AI高清地图之生存能力区域:

科普一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蓝色圈圈是AI的生存能力,粉色圈圈是科研工作者为了解决某项生存能力而开辟的研究领域。

有喵喵说,怎么没有吃饭能力啊!怎么没有睡觉能力啊!

...

小夕已阵亡。

感知能力

在感知能力方面,主要分为视觉和听觉。虽然按理来说也应该有单独的领域研究触觉、嗅觉之类的,但是除了机器人以外,其他大部分AI的载体(如PC、手机)是难以应用的。因此为了避免讨论太过宽泛,小夕不做过多延伸。

计算机视觉

,简称CV。不仅仅是图像识别和视频理解的问题。比如,人类走到一个地方环视一周,回到家后依然可以将他看到的东西用语言描述出来甚至画出来,这叫“场景重建”。

语音识别

,此处指的是voice recognition。注意区分语言能力中的语音识别哦。这里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解决的是从任意嘈杂的环境声音中,识别出来你想要找到的声音。比如从一堆说话人的声音中识别出来你男/女朋友的声音。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对应的研究领域是

自然语言处理

,简称NLP。该能力延伸出的范围也是相当之广。

最易理解的是语音识别,这里与上文感知能力中的语音识别不同,这里是speech recognition,就是所谓的【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除此之外,语音转文字,文字转语音,文本语义抽取,文本情感分析,文本分类,语法分析等都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研究范围,也是AI的基本语言能力。其他的像机器翻译、信息检索等,是其高级语言能力,以后小夕会为大家讲解哦。

记忆能力

要将AI学到的知识表示成方便理解、检索和提取的形式,就是

知识表示

。这个能力看似容易,实际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比如常识知识,这是最难表示的。比如描述“狗”这个常识性知识。你不能说“吐舌头的就是狗”,也不能说“四条腿的就是狗”,有的狗虽然三条腿,但它也是狗。

而对于专家知识,如“平面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等于直角的平方根”,这就是很容易表示的事儿~

有兴趣的童鞋查阅“产生式规则 /语义网络 /框架表示”详细了解哦。

推理能力

自动推理

是基于知识的。有了知识,通过简单推理如“规则演绎”,复杂推理如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性推理(如“主观贝叶斯”),可以得到新知识,或者直接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

规划能力

规划即planning。

自动规划

是对最优决策/路线/动作的求取,其本质是对状态空间的搜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机器人在某一时刻,借助感知信息等多维度信息,通过规划算法来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这就是一种规划。至于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之后,比如决定下一步迈左脚,则该规划结果传达给控制系统使其完成操作。

注意,机器人只是规划的一种应用场景,像自动驾驶技术也离不开高性能高精度的规划算法。博弈等AI高级能力也是基于此能力实现的。

学习能力

哎,

机器学习

被炒的如此火热,就不用小夕讲解了吧~反正就是学习姿势嘛~比如通过消化样本学习新姿势,再比如利用推理能力来演绎规则学到新姿势。像你萌推崇的深度学习就是前一种姿势中的沧海一粟╮(╯▽╰)╭

附加篇:机器人

那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呢?

对的,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载体,人工智能不一定通过机器人去展现。没有用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依然是机器人,但不是智能机器人;将感知、规划等技术塞入机器人的脑袋后才能称为智能机器人哦。

虽然有的科研任务会特意研究AI技术在机器人身上的适配,但绝大部分场合,研究人工智能是不用过多的考虑载体问题的哦。

经过小夕的讲解,有没有对人工智能的某项生存能力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呢?人工智能又可以利用生存能力,延伸出哪些高级能力呢?随小夕在人工智能的国度继续探索吧~

喜欢小夕的文风记得关注小夕的订阅号哦:

【夕小瑶的卖萌屋】

推荐阅读:

《请某些人不要再冒充内行,过分夸大深度学习好不好喵》(2月8日有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