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作者:王五说说看

最近,美国商务部公布一份文件,大致内容是对近年来的GDP总量进行重新核算,原因是调整了比较基准。

调整前美国是以2012年的物价为基准,以当时的价格为依据得出每年的GDP实际增速,调整后则是以2017年的物价为基准。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的整体物价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上涨的,更改物价基准后对名义GDP总量的核算必然产生影响。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我们以2022年的美国GDP为例看看基准改变后到底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总量。

今年年初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美国2022年名义GDP总量为25.4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排在第二位的中国2022年取得了121.02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总量,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成美元为17.99万亿美元。美国2022年的GDP总量比中国多出了7.47万亿美元。

价格比较基准调整至2017年后美国商务部更新了2022年的GDP,为25.74万亿美元,相比于调整前多出了2800亿美元。换言之,美国啥也没做,靠着调整统计方法让去年“多创造”了2800亿美元的经济财富。

可别小看了增加的2800亿美元的GDP,这个数字比葡萄牙、希腊等欧洲发达国家全年的经济总量还要多。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GDP的差距也因此多出了2800亿,达到了7.75万亿美元。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分行业来看美国的“增量”全部来自于第三产业。

调整前美国202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贡献的GDP分别为2889亿美元、4.72万亿美元和20.45万亿美元;调整后变成了2708亿美元、4.64万亿美元和20.84万亿美元。

调整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经济总量减少,第三产业增加且增加额远远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的累计减少额。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两者被定义为实体经济,调整后的经济总量下滑,第三产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美国向着虚拟经济立国的标准又近了一步。

来比较一下中美两国实体经济总量差距。调整前美国的一、二产加一起为5.01万亿美元,调整后为4.91万亿美元,中国2022年第一和第二产业的经济增加值合计8.5万亿美元。

原本中国在实体经济总量上比美国高3.49万亿美元,经过美国商务部的一顿“骚操作”后扩大为3.59万亿美元,差距大了1000亿美元。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无论从两个国家的产业布局、规模还是统计部门的侧重点都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美国更注重服务业(第三产业),中国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度更高,不同模式孰优孰劣暂且不论但前者确实会虚增GDP,夸大创造的经济财富总量,说两个方面的例子。

第一,同等条件下美国的虚拟房租更高。

什么是虚拟房租?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是需要计算租金统计到GDP里面去的。事先申明,中国是统计虚拟租金,我不会为了流量而像部分博主一样说瞎话,没有就是没有、有就是有。大部分国家均统计虚拟房租,但是中美两国的计量方式不同。

中国采取成本折旧法、美国采用市场租金法,有何区别呢?举一个实例说明。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张三2010年花100万元购买了一套住房,现在的房价涨到了200万元。

成本折旧法计量虚拟租金:房子的折旧年限为30年,买的时候为100万元,每年折旧3.3万元(100万/30年),计入2023年的GDP里。

市场租金法:200万元的房子在市场上的租金为4000元每月,一年的租金即4.8万元,计入2023年的GDP里。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房价的上涨同等情况下市场租金法计量出来的虚拟租金数额高于成本折旧法。此外,美国的租售比高于中国,200万的房子一年的市场租金可以达到6万甚至7万以上,可以达到成本折旧法算出的虚拟房租的2倍。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除了虚拟租金外美国被高估的还有各类服务,典型如律师服务费,远远高于中国。

在美国打官司是富人的“特权”,高昂的律师费劝退了普通人,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根本支付不起律师费。美国商业发达,跨国公司数量繁多,公司之间的商业纠纷往往非常复杂,需要专业人士代理诉讼,这让美国的律师们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拉高了美国的GDP。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医疗、金融等行业上,印证了美国第三产业创造的财富占GDP总量80%以上的结论。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第二,购买力平价法下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美国。

我们看到的各国GDP是用汇率法计算出来的,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先由各个国家用本国货币计量财富总量,中国用人民币计算、英国用英镑计算、德国用欧元计算、日本用日元计算,然后再按照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进行比较。这种方式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失真。

世界银行还提供了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出的各国GDP总量数据,该方法技术难度较大但规避了汇率法的部分缺陷,尤其是发达国家物价水平较高夸大了财富量的弊端。

美国更改GDP计量规则,为拉大与中国差距?实体经济总量反而更低

购买力平价法下中国2022年的GDP总量为30.33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近5万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此外,若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在2017年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由此可见当下的汇率法压低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GDP水平,购买力平价法得以还原较为真实的数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汇率法让美国这样的注重第三产业的国家更占优,有助于“虚增”经济总量。

最后我想说财富是创造出来的,统计的目的是为了让财富具象化,不是用来虚增实际财富量的工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