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从去年下半年L9上市,理想汽车的销量规模不断突破,去年年底首次突破月销2万辆,今年6月份又突破3万辆,到了最近的9月份,L7、L8、L9三款车型,总上险量达到了3.6万辆,成为新势力阵营无可争议的龙头。

销量达到这个规模后,理想的影响力就远不止于新能源市场了,如果把它当做豪华品牌,那么理想的体量已经超过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但是和月销6万辆左右的BBA相比,还不是一个量级。

不过,当我们把主销价位考虑进来,情况就不大一样了。理想全系车型售价都在30万元以上,L9则已经逼近50万元,单论30到50万这个高价位的豪华市场,已经完全看齐BBA。

换句话说,在30-50万价位的市场,又诞生了一个新的一线豪华品牌。

而理想之外,蔚来的主销价位也基本都在30-50万元之间,并且9月份上险量逼近2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理想加到一起,规模已经超过了北京奔驰的总量。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实际上,此前30到50万元市场的主要玩家,就是BBA为主的传统豪华品牌,和2020年相比,整个宏观市场的规模没有大的变化,如今新势力强势崛起,对这些主导市场数十年的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呢?今天我们就从数据的角度,聊聊这个话题。

阅前须知:分析30-50万元市场的数据标准是什么?

首先说明下我们数据统计的逻辑,如今市场变化速度非常快,每个月的市场格局都会有明显不同,所以我们就以最近的9月、以及过去三年里9月份的数据为参考,作为30-50万元市场的切入剖面来分析。

既然研究对象是30-50万元的市场,选取的具体车型也尽量限定在这个价格区间,而且是以终端市场的实际售价、而不是官方指导价为参考。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不过考虑到车型繁多,且设计车型的价格通常处于动态变化,所以我们不能保证选取的车型都绝对严格符合标准(例如奥迪A4L、沃尔沃S60等指导价超过30万,但主销价在30万元以内,所以被排除在外),也很难把所有符合标准的车型都囊括在内(例如奔驰EQE SUV、奥迪e-tron等小众车型,以及阿维塔、智己、问界等体量较小的品牌都被忽略)。

所以,本文无意进行一场严谨的销量分析,而是把主流品牌的主力车型抽取出来,看看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崛起的过程中,对30-50万豪华市场的格局,产生了怎样宏观的影响。

解释完毕,接下来上正文。

新势力阵营

先看新势力阵营,理想、蔚来全系车型,基本都是完全符合30-50万价位标准的,蔚来前几个月虽然进行了全系调价,但入门级的ET5依然卡在了30万元的起步价位,至于租电的客户可以当作是一种购买方案的差异,和按揭一台BBA其实没什么差别——这里就不多计较了。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除此之外,在推出MPV 车型D9之后,比亚迪旗下的腾势也成为30-50万元市场的一股新兴势力,极氪在售的001和009,主销价位也普遍在30万元以上,这两个出自传统自主阵营的新品牌,也都一并纳入到新势力中。

至于小鹏汽车,目前主销价位基本全部在30万元以内,旗舰车型G9经过大幅降价后,在30万元以上市场基本没有存在感,这里也不纳入统计。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如上表,4年前的2020年,整个新势力阵营在30-50万元价位的主力就是理想和蔚来,加起来的规模不到1万辆;随着两个品牌的销量增长,2021年9月总销量达到了17752辆;极氪001加入之后,2022年9月总销量突破了3万辆。

到了今年,新势力阵营在30-50万元市场迎来爆发,理想、蔚来销量大涨的同时,腾势强势崛起,仅仅4个品牌,在30-50万元市场的单月销量规模,已经突破7万辆。

主流合资品牌

除了新创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之外,30-50万元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阵营,就是主流合资品牌的部分高端车型,例如别克GL8、丰田赛那等中大型MPV,以及汉兰达这样价格坚挺的7座SUV。

当然,大众途昂、揽境在指导价上都是符合标准的,但是它们优惠非常大,实际上的终端价位普遍都低于30万元,在30万元以上价位的存在感很少。相比之下,福特探险者虽然销量不算高,但优惠幅度比大众要克制很多,基本符合30-50万元价位的标准。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别克GL8,在MPV市场是多年的销量标杆,价格区间非常广泛,涵盖了20到50万元,其中主销的陆上公务舱和陆尊两个版本,分别主攻30万以内和30万以上市场,其中陆尊符合30-50万元价位的标准,但我们无法获得陆上公务舱和陆尊各自的销量数据。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从大致的销量比例来看,陆上公务舱销量要高于陆尊,两者大概呈3:2的比例,这里我们就只能以这个比例,来推算陆尊的大致销量来分析。

如上表,抛开宏观销量的变化,过去4年主流合资品牌在30-50万元价位的销量规模并没有太大变化,2020年9月份汉兰达、探险者和GL8陆尊的总销量,大约就在2万辆左右,之后经过两年的波动后,今年9月份这个类别的销量规模似乎也没有突破3万辆。

不过这几年之间,30万元以上价位新增了一些主流品牌的车型,例如丰田的赛那和格瑞维亚,同时随着汉兰达的换代,一汽丰田也推出了自己与之对应的皇冠陆放。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最终看下来,汉兰达和皇冠陆放加到一起的销量,和此前汉兰达一款车型基本相当,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增量。赛那和格瑞维亚今年9月的总销量则超过了1.1万辆,有一个明显的起势。

2020和2021年,是别克GL8的销量巅峰,月均上险量大约稳定在1.3万辆,但是到了2022年,也就是丰田赛那上市的年份,GL8月均销量在多年以来首次跌破了1万辆,并且再也没能恢复此前稳稳保持月均1.2、1.3万辆的水平。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势D9上市后,GL8的销量并没有出现进一步滑落,今年3月份之后,绝大多数月份的上险量都达到了1万辆以上,事实上在营销端可以看到别克对GL8非常上心,“稳住”的背后还是有很多支撑性的因素可待挖掘。

传统豪华品牌

当然,30-50万元价位的主力,还是传统豪华阵营,以终端售价的标准看,奔驰、宝马的B级、C级轿车,以及B级SUV等3个支柱车型类别,主要销量基本都能保持在30万、或接近30万元的价格。奥迪A4L优惠力度较大,稳定30万元以上的则主要是A6L和Q5L两款车型。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二线阵营中,雷克萨斯的加价现象基本消失,但终端价格依然比其它品牌坚挺很多,ES、NX、RX三款车型都能归到30万元以上的车型。至于凯迪拉克CT5、沃尔沃S60等B级轿车,基本就主要落在25万左右区间了。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如上表,在过去三年里,统计的14款传统豪华品牌的车型,大多数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2021年9月份,同级车型的总销量从前一年的16.7万辆骤跌到了9.1万辆。不过这并不是关键,因为2021年9月份的市场总量就比2020年下滑了10%以上,并且直到今年9月份,也只是恢复到接近2020年同期的水平。

也就是说,把今年9月和2020年9月对比,传统豪华阵营在30-50万元主力车型的销量规模,萎缩了将近3.5万辆,恰恰是理想品牌近几个月的销量规模。

不过也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豪华品牌的销量下滑,至少从2021年就已经开始,而当时蔚来、理想的销量规模都还很有限,腾势D9、极氪001也还没有发挥出来——从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它们在30-50万元市场的份额占比反而是有小幅上涨的。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具体看车型,9月份传统豪华阵营共有8款车型销量过万,BBA占7款,一线阵营只有X3的上险量略低于1万辆,但仍然保持在月销万辆的规模,二线阵营单月破万的,目前只有雷克萨斯ES一款车。

对比2020和2023年9月份,30-50万价位实现增长的核心车型,只有奔驰E级和雷克萨斯ES,其余车型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奥迪品牌在30万元以上市场的销量规模,已经被理想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宝马则基本被理想追平,奔驰领先的幅度也有限。

整体来看,过去三年里,传统豪华品牌在30-50万元价位的市场中,销量规模确实有萎缩,但其份额下滑的趋势并不是连续的,而且和理想L系列、蔚来新一代车型及腾势D9等热销车型的崛起,时间线并不完全重合。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而和2021、2022年相比,在新势力增长最迅猛的今年,传统豪华阵营在30-50万元的份额,反而是稳中有升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销量层面,在销量数字的背后,传统豪华阵营面临的竞争压力无疑越来越大,终端给出的优惠也越来越多,我们盘点到的车型,实际售价区间无疑是在不断降低的——很多三年前还能卖到30万元以上的一些车型,如今已经彻底变成了20万价位的产品。

总结:

并不完全是零和博弈的30-50万元市场

2020年9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总的上险量是200.2万辆,今年9月为197.7万辆,相较3年前小幅下滑1.2%,但是在30-50万这个市场中,我们上面统计到的核心品牌和车型,上险量从2020年9月的19.58万上涨到了今年9月的23.47万辆,反而增长了近两成。

理想、蔚来们崛起,30万元以上传统豪车跌了20%,奥迪掉队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新势力在30-50万价位的规模,从月销不到万辆增长到了7万辆以上,增量达到6万多辆;主流合资品牌小幅增长了不到1万辆,而该价位占据主导的传统豪华阵营,月销规模萎缩了3.5万辆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笼统地看30-50万价位的市场,在宏观市场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除了新旧势力的此消彼长外,整个豪华市场的盘子其实是随着新势力的崛起而变得越来越大——并非假想中完全的零和状态。

尤其是,整个乘用车市场总量并没有增长,那么30-50万元市场的增大,自然意味着其它细分市场规模的缩小。具体各价位市场出现了什么变化?在之后的系列文章中,我们会进行单独分析。

回到新势力崛起对传统豪华阵营的影响,30-50万元价位,传统豪华品牌的销量规模确实出现了萎缩,但是传统豪华阵营暂时没有出现溃败的迹象。证据是BBA的支柱车型月销普遍依然在万辆以上,沃尔沃、雷克萨斯等二线豪华品牌,也稳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当然,宏观层面的此消彼长,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趋势,方程豹豹5、理想MEGA等新车型上市后,还会对传统阵营造成进一步冲击。如今新崛起的势力如果在30-50万元价位的份额,已经超过了传统豪华阵营的一半,那么最终新旧势力逆转的节点,或许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重要的是,传统阵营的自我变革,会在多短时间内奏效——这仍是一场看得到趋势,但谁也无法预判输赢的战局。

文|冰心皮蛋

图|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