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虚假打卡骗取“长护险”获刑!如何堵塞漏洞,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作者:消费Life

导语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在居家环境中由养老护理员为长期失能的参保人员提供护理服务,费用主要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近些年,伴随全国长期照护保险(即长护险)制度试点的深入推进,很多失能(失智)老人接受了长护险的待遇,由专业组织通过其专业服务解决了医疗护理和基本生活照料等照护问题。

然而,仍有少数养老护理员利用打卡漏洞,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虚构提供近百次的“长护险”护理服务,骗取了国家医保基金。

虚假打卡骗取“长护险”获刑!如何堵塞漏洞,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护工利用打卡“挂空单”骗取“长护险”基金

自2019年9月起,季某某在上海一家家庭服务公司担任养老护理员,每日上门服务多位老人。依据规定,养老护理员服务前后需在指定APP里打卡签到和签退,且需由参保人员确认并在服务报告单上签字,然后通过固定的护理服务中心提交结算。

不过,2022年季某某多次回老家,总共有四个时期并没有为保险户提供护理服务,但APP后台数据却显示,季某某未曾旷工,一直正常刷卡上班。

在2022年初,季某某从其他护工处了解到,仅需关闭手机定位功能,即可在系统内完成打卡,并让被护理老人签署服务确认报告单,即便是在休假时间内也能表现得“全职工作”。由此,她开始动起了通过虚假打卡来额外赚取一些钱的念头。据查,季某某通过虚假打卡骗取医保资金,总次数百余次,总金额超过1.1万余元。

虚假打卡骗取“长护险”获刑!如何堵塞漏洞,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在2023年2月,群众举报至医保监管部门,揭露一些护理人员在并未真实提供护理服务的情况下,违规打卡实施虚假计费,毁害国家医保基金,相关罪行线索被移交给公安机关。季某某于6月15日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根据法院的裁决,被告季某某在意图非法占有财物,并明知在未提供相关服务的背景下,通过虚假打卡、欺诈性结算的手法,涉嫌挪用了大笔的国家医保基金,此行为已形成诈骗的犯罪。由于被告显示出悔罪,主动自首并自愿承认罪过并预缴处罚金,还主动退还了不法所得,因此法院根据法律判定季某某需接受四个月拘役,伴随着四个月的缓刑,并支付罚金。

虚假打卡骗取“长护险”获刑!如何堵塞漏洞,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长护险"存在的管理难题

"长期护理保险"的指定护理服务机构在执行幕理服务的时候,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护理服务人员的不规范性。"长护险"护理规程明确指出,原则上,为同一个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应保持稳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当护理服务人员的工时达到最大限度后,便出现了滥用他人资质以“挂靠”方式提供护理服务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同一被保护人需要接连不同的护理员进行护理。

二是对服务确认单的审核缺乏严谨性。护理服务的确认单原本应该由接受服务的人或其家属签署,然后交给护理站进行审核总结,并最终提交给医保局备案。然而,一些护理服务人员使用伪造护理服务人员签名等手段制作假冒的服务确认单,并捏造提供服务的情况。这反映出护理站在对服务确认单进行审核时缺乏必要性和有效性。

三是被动形式的检查回访程序。护理站只通过电话进行事后回访,没有对护理服务进行有效的核查,护理服务人员可以预先与保险参与者和家属串通,从而轻易达成欺瞒,使得假造护理服务的现象久而久之成为常态。

长护险服务监管建议

在预防措施的前言方面,首先需要对失能老人进行评估,了解并记载老人需要护理的级别、长护保险支付的大约费用范围等内容;接下来,也要对提出此类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资格的审验和信用的评判,加强机构对护工的监导职责,若因内部疏漏引发基金被欺诈,该机构便需要负担连带责任。

监管过程需要涵盖各个环节。除医疗人员的机构和医保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管方,家庭医生和社区员工等也需要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常规巡访了解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细节,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应尽快完善针对护理人员的定位,如要求他们打卡签到、签退等技术方法。

虚假打卡骗取“长护险”获刑!如何堵塞漏洞,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写在最后

"长期护理保险"是通过社会互助来集资,为长期患病能力丧失的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护,同时也是针对社会老龄化采取的重要措施。据此,诈取"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毫无疑问是一种滥用医疗保障基金行为,并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威胁。积极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财富,不要追求短期利益或捷径,甚至利用法律漏洞,违规打卡或骗取。这样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诈骗罪,必然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对应职务部门需要提高监控意识,进行遗漏平台的管理检查,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训练。"长护险"是一项关键的惠老政策,旨在保证老年人的福利,不应成为违法者的"觊觎之物"。此外,我们希望大家,特别是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属,保持警觉,积极参与医疗保险基金的督查工作,一旦发现有欺诈或欺骗风险,应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