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作者:游戏矩阵GameMatrix

今年游戏界有两个迷宫,一个是“暴雪国服什么时候回归?”另一个是“那个游戏终于要来了?”而只要一涉及这两个话题,就如同卷入了无尽的迷宫一般,怎么也绕不出来。

自R星去年官宣GTA新作开发顺利后,一年间来各种分析与猜测将热度推到了高点。直到今年11月8日,R星才表示在12月初会放出预告。这则消息24小时浏览量超1.5亿次,光是一则预告片的消息,就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推文了。

今天早上,R星放出了《GTA6》的首支官方预告片,一锤定音。无论是玩家的躁动,还是业界的无数猜测,在此刻都有了安放之处,迷宫中的所有假象,成为了过去。

恍然半生,重返罪城

有意思的是,这则预告本来应该于今天(北京时间12月5日)晚上十点才解禁。R星的官推表示,由于泄漏,可以在油管上直接看到预告。根据先前预告消息的疯狂程度,这支预告片很可能成为史上最快破亿播放量的油管视频。

《GTA6》的首支预告主要展示的是游戏“世界”的风格塑造,也就是更侧重去刻画风土人情。火烈鸟群、湿地、街头文化、沙滩、棕榈树等不同元素构建起了我们对新作的第一印象———梦回迈阿密。

先前就有爆料显示,该作将会首次加入女性主角,这次预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样有猜测的是,我们会不会在《GTA6》中见到旧罪恶都市中的汤米。然而R星明确表示过不会让旧作中的人物与事件再现,但会埋下许多与前作有关的彩蛋。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另外,对这次预告期待值最高的可能还有AI的表现力,毫无疑问,《GTA6》NPC动作流畅度与人物AI水平断层式领先。R 星母公司Take-Two 的 CEO Strauss Zelnick 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认为基于 AI 的游戏 NPC“很有趣”,并声称 Take-Two 将和其他厂商一样,对 AI 技术加大投资力度。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如果更具体一点的话,有人曾经从R星申请过的专利推出,本作AI可以自主分配动画模块,以此来做出更复杂的动作。比如PV中就能发现不同体型的NPC有不同的奔跑动作,还能看到有居民浇水、抓鳄鱼等。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在《GTA5》中,道路上的车辆虽然可以有序运行,但对复杂路况却根本无法处理,比如NPC在倒车时就会发生剐蹭。从6代的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本作车辆交通逻辑更为复杂,比如最下面那辆车的车速明显高于后面那辆货车,大量摩托车在通过路口时也没有发生事故。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同样根据先前的专利,本作驾驶摩托车与驾驶小汽车的NPC可能会有不同的驾驶行为。而不同车型的车速度也会不同,同一辆车在不同区域车速也会不同……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另外,我们还能发现预告中很多画面出现了短视频和直播中才有的UI,因此本作在游戏中很可能加入类似“TikTok”这样的社交平台,让玩家获得“在游戏里看短视频”的双倍快乐。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或许是首支预告的缘故,R星目前还不需要用一些吸引眼球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新罪城”有多么自由开放,片尾的主人公也只是来到便利店“照顾”了一番生意,玩家想要看到的抢银行、偷核弹、炸军事基地等事件并没有出现。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小卖部豪劫

这次宣传片虽然不是实际操作画面,但根据以往的预告片风格来看,至少也是游戏引擎直接渲染而来,游戏发售后在画面表现力上只高不低。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列文虎克式”地逐帧分析,在日后的时光中,相信会有海量从文化、玩法、设定、彩蛋等各个角度分析的视频涌现,为苦等近10年的粉丝献上不太管饱,但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

从怀疑到魔怔,只需要十年

十年的时间有多久呢?十年能够让玩家见证塞尔达与魂类游戏的崛起。十年也能让玩家在有生之年等到博德之门、骑马与砍杀的续作。然而对R星而言,十年未必是一个“匆忙上马”的时期,但对于无数粉丝而言,这却是一个相当折磨的时期。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其实关于GTA6的消息,自十年前就一直不间断地传出。早在《GTA5》发售之前,R星前总裁就称《GTA6》创意概念2012年就开始酝酿。

5代发售不久后,就有人根据R星一位高级图像工程师的简历,发现R星正在打造某“知名游戏的下一代作品”,而这一作品很可能就是《GTA6》。后来还有某舅舅党称、某外媒爆料称,“GTA6的地图和美国一样大。”“疑似内部PPT流出,泄漏《GTA6》发售日期”。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到了2018年7月,各社交平台涌现“《GTA6》将于2019年发售”的传闻,原因是玩家在游戏内收到了一则推送。后来R星官方出面澄清,称“这其实是MOD作者的恶作剧,并不是R星官方消息。”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近期则有人根据R星财报,推测《GTA6》将于2025年3月底前发售。财报写到“在2025财年,通过几款重磅产品实现超过80亿美元的经营收和超过10亿美元的调整后无限制经营现金流。”

要知道的是,R星目前2024财年预期的净营收是54-55亿美元。而在短期内能带来十多亿美元的营收的游戏,至少也是与《GTA5》同量级,因为《GTA5》是游戏史上最快突破10亿美元销售额的游戏。

这些消息虽然有博人眼球的成分在,但还不至于“犯罪”。要说其中最严重的一次爆料,则属于2022年9月的“美洲计划”,一黑客曝出了90段《GTA6》开发视频,后续连FBI也参与了调查,堪称游戏史上最大爆料。由于R星亲自出面对这次爆料做出了澄清与急救措施,因此泄密内容可信度极高。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玩家对有关《GTA6》消息早已PTSD了,甚至总结出了一套专门的理论,到了近乎魔怔的地步。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GTA6假料循环图

在前段时间的万圣节活动期间,R星官推下的任何一个帖子,几乎都能找到粉丝的相关推测与暗示。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强行在图上写出了VI,并给出自己的解释

或许是官方自己也受不了,直接“打不过就加入”,下面这张宣传图中就大大方方地加入“VI”关键词,完全不演了,让粉丝一眼就能看出寓意。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在今年的科隆游戏展上,还有人冲上主持台大喊 “GTA6!我想玩GTA6!GTA6!”。根据以前的消息,这名叫泰瑟的入侵者至少3回闯入过直播节目中,每次乱入都在问“什么时候发售《GTA6》”?当保安把他押下去的那刻有种真人版GTA的既视感。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国内同样有一名ID叫“**琴”的网友陷入了“魔怔”,在全网所有与《GTA6》有关的视频或消息下都会刷GTA6。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直到R星上月正式公开预告消息后,粉丝的情绪才终于得到爆发,国外许多业内人士,例如主编Jez Corden、演员Ben Starr等为纪念这一特殊时刻,在推特发了5代到6代这几年来自己的变化,感叹时光飞逝,苦涩中又带点戏谑。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高投入高回报,还能延续多久?

对大部分玩家而言《GTA:罪恶都市》也许就是人生中接触的第一款3A游戏,游戏中的犯罪、暴力、色情元素有着自然且浓厚的吸引力。

R星的作品表面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饱受争议的内容。曾经的 “热咖啡”事件让R星一度陷入低谷,《侠盗猎魔》《恶霸鲁尼》等带有的“实验”色彩的作品甚至被多国封禁。

但随着玩家阅历的增长,R星细嗅蔷薇的一面也被逐渐发掘。像《荒野大镖客2》的背景正值美国传统手工业没落、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印第安人受到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与迫害,黑人以及远洋而来的黄人也受到了种族主义歧视。

这些在美国其实是非常忌讳提出的,然而在游戏里却毫无保留地将其(白人的丑恶与虚伪)表现了出来。

R星的游戏不只停留于表面的"叛逆",还以独到视角去“讽刺”大叙事下的各种社会症结,站在我们的视角来看不好说是“政治正确”,但至少不迎合,不站队。海外媒体倒是曾直白地评价“GTA系列太政治正确了”。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游戏不会使人有暴力倾向,但网络延迟会

同样从《荒野大镖客2》中,我们可以看到R星理想主义的一面。《荒野大镖客2》八年磨一剑,是近十年唯一一款来自R星的大作。《荒野大镖客2》的成功有目共睹,RAGE8引擎带来了顶尖的光影表现与栩栩如生的NPC互动体系,在剧情、运镜上也提供了电影级别的设计。

获得口碑的同时也抛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究竟有多少厂商愿意在一个项目投入近十年心血呢?

早期育碧的刺客信条、细胞分裂,EA的极品飞车和战地,同GTA相比其实并不落下风。这些厂商虽然延续“高投入高回报”的3A制作风格,但显然都不太愿意让游戏制作周期超过5年。

他们更愿意选择一条风险更低,容错更高的路径。以育碧为例,“育碧式开放世界”成为了“罐头游戏”的代名词,除《刺客信条:幻景》外,系列正传作品的开发模式十分公式化,几乎每年都会发售一部。孤岛惊魂系列也同样是清不完的据点与问号。但至少都会有一款精品为育碧撑起牌面。EA近年来则完全走了相反的路径,热衷于高价预售半成品游戏,又或者从会员制中赚点快钱。

回看R星自身,仅《GTA5》就卖出了近1.9亿份;即便是口碑塌房的《GTA三部曲重制版》,也能靠着这块金字招牌卖出1400多万份。在Epic、育碧、CD Projekt等游戏大厂纷纷裁员的情况下,R星幸免于难。取得如此成绩的R星,他们确实有底气一条路走到黑。

因泄漏官方被逼偷跑,《GTA6》的这届粉丝有多疯狂?

结语

对大多数人而言,判断一款还未发售的游戏时,能依靠的只有以往厂商的表现与自己的情怀。情怀与经验虽然不客观,但游戏本身,就是个不那么客观的东西。

B社背靠微软,同样举8年之力研发的《星空》在TGA年度提名榜单上却是“不见星空”。从《星空》Steam好评率来看,沦为了B社有史以来最差的产品。上线数月之后在线人数甚至还比不过《上古卷轴5》。

而谁又能想到,为了不去撞《星空》档期,拉瑞安提前一个月发售的《博德之门3》却在一众游戏中脱颖而出,这是连拉瑞安创始人也没有预测到的事情。

没有谁能够指着一款的产品说,我付出了数年心血,投入了数亿资金,然后它一定会被大家喜欢。

正如R星公司的标语所说“我们的目标是做最好的游戏公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他们已经寻迹了苦旅,并且找到了那颗繁星。但对R星来说,路漫漫其修远,真正的摇滚之“星”仍在前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