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紫牛头条】“985研究生养不出雌鱼”播放近2亿,小伙做研究意外成海洋科普博主

作者:紫牛新闻

视频加载中...

近日,海洋科普博主“养真鱼的张宜良”在青岛市自媒体生态大会分享的成长故事,吸引了众人的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张宜良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今年3月,他用于毕业课题研究的120条斑马鱼最终存活下24条,但全是雄鱼,打乱了继续繁殖的研究节奏。他把这件事拍成系列视频短视频平台,没想到获得了近2亿的播放量,四个半月后在网友的“围观”下终于养出了雌鱼。现在,他成为一名拥有众多粉丝的海洋知识科普博主,笑着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养出雌鱼,我能获得毕业证;养不出,我能获得做视频的素材。我现在挺感激这件事情,因为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985硕士生养不出雌鱼无法毕业

众多网友陪他“云养鱼”

“别人硕士毕业靠实力,我毕业靠养母鱼……”今年春天,张宜良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了自己繁殖雌鱼的经历,引来众多网友关注。原来他的毕业研究课题是《斑马鱼某个基因的作用及机制》,任务便是通过繁殖两代鱼,让这个基因稳定遗传。

然而,由于实验处理的原因,这批斑马鱼存活率很低,用于毕业课题研究的120条鱼最后只存活了24条。原本有一雌一雄可供繁殖就行,但这24条鱼全是雄鱼,一条雌鱼都没有。

沮丧的张宜良把这段经历短视频平台,讲述了自己养不出雌鱼的经历。为了让视频更加有趣,他还特地在视频里将“雄鱼”和“雌鱼”称作“公鱼”和“母鱼”。

【紫牛头条】“985研究生养不出雌鱼”播放近2亿,小伙做研究意外成海洋科普博主

张宜良拍摄的养鱼视频截图

没想到这些视频引来众多网友关注,甚至一些网友要陪着他“云养鱼”,看着他养出雌鱼毕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很多学生在他的视频下留言,分享自己科研过程中的“糟心事”。

有网友说:“我表哥的鱼,被隔壁实验室失火的烟熏死了,整个实验室的博士都傻了眼。”有网友留言:“我表妹研究种玉米,还不如我们外婆种的产量高!”还有网友说:“我对象养薄荷要养出雄薄荷,还要嫁接,然后他养了一年就被鸡吃了。”

更多网友为张宜良建言献策,鼓励他不要放弃。此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因为这件事关注了张宜良的短视频账号,网友的评论也成了张宜良创作的源泉。为此,他特地开设了“985养不出母鱼的硕士生”合集,定期分享养鱼的过程。他还按照网友的建议,为鱼起名“招妹”“领妹”“盼妹”等,甚至为鱼安排了专门的“洞房”。

张宜良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最初养不出雌鱼的时候压力很大,但看到网友的评论心态有了改变。

四个半月后终于养出雌鱼

60多条养鱼视频播放量近两亿

没有办法,张宜良只好从头来过,在实验室里重新养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7月中旬,他终于养出两条雌鱼,还生了两三百条小鱼宝宝。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后面的一切事情都很正常,但因为养雌鱼的事情出现了小插曲,让我的整体实验进度耽误了六个月。”

【紫牛头条】“985研究生养不出雌鱼”播放近2亿,小伙做研究意外成海洋科普博主

张宜良在观察养殖的斑马鱼

8月4日,张宜良在短视频平台向网友分享了自己养出雌鱼的喜讯。有网友调侃:“恭喜,恭喜!不过你毕业了,我看谁养雌鱼去?”据张宜良介绍,养出雌鱼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利用养出的两条雌鱼繁殖第二代,再保种第三代。“最后鱼宝宝发生的变化才是我的课题。”他说。

今秋开学后,有新生在路上碰到张宜良,对他说:“学长,我看了你的视频,才报考了水产养殖专业。”也有很多网友在他视频下留言询问:“我是通过你的视频了解了水产养殖专业,现在想考你们专业的研究生,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据张宜良介绍,甚至有本科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向他请教如何考取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生。

“突然遇到了一件绝望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开始,坚持后又找到了希望,而且还是建立在网友陪伴的情况下,所以非常感动。”张宜良笑着说:“我感觉自己把路走得更宽了。如果养不出来雌鱼,我可以一直获得视频脚本;如果养出来雌鱼,视频就没法发了,但我又可以拿到毕业证,顺顺利利毕业。”

【紫牛头条】“985研究生养不出雌鱼”播放近2亿,小伙做研究意外成海洋科普博主

生活中的张宜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看到,张宜良至今已发了60多条有关养鱼的视频。他坦言,视频内容刚开始是对自己科研的调侃,没想到竟然获得了全网近两亿的播放量和千万的点赞。他还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并和撒贝宁、尼格买提等著名主持人互动。

制作海洋科普视频

让更多人关注、热爱海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凭借“养雌鱼”系列视频,张宜良收获了大量粉丝。他发现很多人喜爱和关注海洋,经常通过私信或者在视频下留言询问,便有了回答网友问题的想法。后来,张宜良将回答里面的知识点专门拍摄成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吸引了更多的粉丝关注。

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我以前也尝试过海洋科普,但效果并不理想。工作学习了一天,谁刷短视频也不是为了上课去的。但通过拍摄养雌鱼的视频,做成有趣的科普视频,就有了不错的效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张宜良至今共发布了200多条视频。谈到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他说:“严格上来说,我是学养鱼的,不懂洋流运动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我来说也是新的知识点。我当时费了很大的力气去学,每天都往脑袋里塞东西,还得想办法把这个东西通过视频展现出来。”

【紫牛头条】“985研究生养不出雌鱼”播放近2亿,小伙做研究意外成海洋科普博主

张宜良制作的科普视频截图

张宜良在创作科普视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收获和成长。他曾做过一个关于“大黄鱼”的科普视频,结果帮忙剪辑的小伙伴用错了照片,误把“笛鲷”当成了“大黄鱼”,导致很多网友在视频下发出疑问,有人直接指出图片配错了,他第一时间删掉视频并重新制作。这件事让张宜良明白,“做科普视频最后的把关是非常重要的,一字一句一图都要严谨,确保资料的准确无误。因为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错误,造成不良影响,我非常感激那些指出我错误的小伙伴。”

张宜良出生于辽宁本溪,从小在乡镇长大,父亲以打工为生,妈妈照顾家里。他上大学时摆过烤冷面摊、到工地搬过砖、开过比萨店,毕业后当过大学辅导员。特殊的成长生活经历,让张宜良更理解生活的不易,这也是他坚持学习水产养殖专业的原因,“我是一名农科生,我们做的所有研究都是服务于老百姓的饭碗,希望大家能尊重农业,更希望水产养殖这个专业可以被更多人知道。”

张宜良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目前他已经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正在打磨完善。谈到接下来的打算,他希望自己能够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目前也有继续读博的想法,“我没有想过以自媒体为生,反而希望永远把它当成一个副业,这样才能从中收获热爱与快乐。在不耽误主业的前提下,我觉得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尝试,每一个明天都值得期待,当然,每一个当下更值得脚踏实地。”

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编辑|万承源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