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作者:科技狐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前段时间,狐妹不是跟大家分享,自己卸载了某团 App 嘛,当时是想督促自己不吃外卖。

但这两天,我又打脸下载回来了。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原因是有网友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新的觉悟,消费不挑那些 4.8 - 5.0 的高评分门店。

相反,去那些评分只有 3.8 - 4.2 区间的门店消费。

依据是, “ 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 ” 。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高评分,担心大部分都是店家想办法刷上去的;低评分也有可能是店家之间恶性竞争,同行帮忙刷低的。

对此,还有网友直接分享,自己在高分网红餐厅 “ 踩雷 ” ,但爱吃的店线上评分只有 3.5 分的经历。

这事儿还引爆了某博热搜,吸引了超 2 亿的阅读量。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由此狐妹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打开方式错了,欠缺反侦察思维!

应该灵活一点,通过一些 App 上的评分,抓细节、全方面、更精准地择店。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今天主要是跟大家盘一下,为啥年轻人开始报复性挤进 3.5 分的饭店?

一股脑选 3.5 评分店是否真的可取?

然后也顺势学习网友们的宝贵经验,更新下自己现用的择店技巧。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线上择店难

先来讨论下,为啥大家开始质疑高评分门店?

当下的高评分门店,有很多种情况。

例如,刚在平台上入驻的、月销几十份的新店,点进去可以看到,为数不多的现有订单评论里,清一色的两三张图 + 五星好评。

而且这些好评的发布时间,都集中在某一天。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这种很难让消费者做出全面参考,还会怀疑现有的五星好评,是否来自店家刷好评的套路。

还有一种,狐妹发现,高分店,基本都被 “ 品牌店 ” 、 “ 连锁店 ” 承包了。

什么连锁的汉堡店、粥店、湘菜馆、麻辣烫店等等,这些门店月销数据都显示在 9999 + 。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为啥能被品牌店霸榜?

狐妹认为,消费者线上选门店,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食品安全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其次是好不好吃。

那这种规模大一点的店,有着市场强监管,食品安全相对其他门店更有保障。

但是实际好不好吃呢?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狐妹用自己的过往经验来说:

这些店,吃起来可能没有很好吃,但自己经常会带着 “ 不易出错 ” 的想法选择消费。

同时,我个人对这类店容易 “ 腻 ” ,多吃一两次,甚至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光顾。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这样的择店思路,在旅行的过程中,就 “ 差点意思 ” 了。

当狐妹千里迢迢去到外地,想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平台筛选出来的高评分门店,不仅重合度很高,而且问题也显而易见。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按销量吧,一些火锅、螺蛳粉店、烤肉店在前面;按评分吧,大部分还是那些全国连锁的品牌店顶在前面,给人一种 “ 这是本地老演员 ” 的感觉。

对此,我就会多平台去搜索关键词作参考,例如某书、某音,力求能找到一些诚心推荐。

但是!狐妹也发现,各个平台的高分推荐门店,同质化非常严重。

一个明显的现象:不管我去到哪个地方,在平台搜当地美食推荐,一定会有人给你推荐 “ 糕点 ”类 。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当地有自己的特色糕点,本来也正常。

当我根据平台上的网友推荐去买回来试试,个人觉得,糕点类的口味都大差不差,当然,这只是我目前为止的个人感受分享 (狗头保命)。

更有意思的是,臭豆腐,走到哪里都逃不掉。

根据平台网友推荐,狐妹吃过好几个地方的臭豆腐了,还没选出特好吃的臭豆腐,后面应该也不会吃了,因为有一次看推荐吃的臭豆腐,最后窜稀了......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踩过几次雷,各大平台的门店评分与网友推荐,并没有解决狐妹一直以来的选店难题。

当然,这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中大型城市,基本都能吃到全国各地的美食了。

人在广州,就能吃到东北的饭包、柳州的螺蛳粉、衡阳的牛肉面、重庆的火锅、南昌的拌粉......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这也提升了自己的择店难度,毕竟对美食的要求也在日渐变高。

所以去到外地的时候,更希望能通过平台,找到一些真实的、地道的当地老店。

但是这些老店,线下生意爆火,并不在意网上的评分和推荐,他们有实力、有底气,不差回头客。

甚至有的老店,会将网上的流量与关注视为压力。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线上意外的口碑影响,会在休息日、节假日,给他们的门店带来超负荷的人流。

这对有些店老板而言,并不是好事,打乱经营节奏不说,大排长队也会滋生很多乱象和不可控事件。

只是狐妹这种消费者,苦于没人推荐,实在很难发现这些好吃又隐蔽的老店。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选店技巧更新

以上这些情况,狐妹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或多或少遇到过。

所以才会有网友反向操作,挤进 3.5 评分的门店去大胆试错。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是什么如此极端呢?

狐妹大胆猜测,有几种情况:

实在是吃腻了一些品牌店,亟待发现新门店 ;

跟狐妹一样,踩坑多了,对现有的评价和推荐丧失信任;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一直找一直试,还是没找到那些隐藏的实力老店,所以......开始走上极端的尝试。

当然,狐妹的选择是直接摆烂、卸载 App ,很多网友已经走在我前面了,经过各种低分尝试的网友,已经来分享宝贵经验:

“ 我现在悟了,3.8 分是没充值的极限高分。 ”

“ 如果低分店,评论里有同一个账号,一直给这家店差评,但还是一直去吃的,那多半很好吃 。 ”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 凡是抖音小红书给我推的高分新店一律不需要去,99% 踩雷,开业火爆要排队,优惠券诸多门槛,服务态度一般般,都是扫码点餐哪来的服务。”

“ 可以从时间维度筛选,有图的无图的一起看,无图或者一两张图的评价更真实。 ”

“ 好多我觉得特别好的店都徘徊在 4 分左右,五分的店相当一部分不咋地。”

“ 我们这地方很小很小,基本收录 6 年以上的都不会太难吃,不然开不下去自然倒闭所以我一般看年份不看评分。 ”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在此感谢广大网友的推荐,狐妹已经在逐字学习了!

年轻人挤爆 3.5 分饭店,这波操作我逐字学习!

不过客观来说,本来也众口难调,网上的这些评分只是供消费者参考,商家刷好评、刷数据,才让参考意义被磨灭。

消费者的评价其实最大的意义是让商家去完善,生意才会越做越好;而不是靠刷单吸引人气,就算能增收,也是短时间内的效果。

不过,狐妹也担心,既然很多消费者都去光顾一些 4.0 分左右的店,那些喜欢刷单的商家,怕是很快又会调整策略了吧。

毕竟商家有大把的招数,可以应对消费者的反向择店。

这样的话,商家和消费者,到底还是持久战!

参考资料:

小红书、微博、美团及其他网络截图

编辑:CR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