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作者:萌眼探世界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

前言

作为一名拥有雄才伟略远大抱负的君王,乾隆帝无疑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及处理朝政上。然而,乾隆帝也是一位爱好广泛、懂得生活、极具情调的君王,懂得劳逸结合,通过各种喜好发挥闲暇生活的调适作用。

正是因工作和生活两者的相得益彰,才造就了乾隆帝政治上的辉煌和年龄上的长寿。乾隆帝晚年生活的空间和范围首先集中在紫禁城和京城,那么他在皇宫和京城中的闲暇生活如何度过?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喜好吟诗

乾隆帝从小接受汉儒文化教育,深受影响,执政后更勤学不怠,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君主。他尤其喜欢作诗,在位 60 年,除去献诗和宴会诗,乾隆帝一生创作的诗词达四万两千六百余首。

乾隆帝诗作总量虽多,但佳作不多,绝大部分缺乏韵味,读起来晦涩难懂,令人费解,但其诗集的历史价值要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他的诗词涉及内容广泛,具有纪要实录的特点,甚至可以弥补正史实录记载之不足。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乾隆诗文中大量涉及后宫生活,如冰嬉运动、戏曲活动、节日活动等,同时记录了巡游各地的优美风景,从深宫到行宫御苑,从茫茫塞北草原到风景宜人的江南,无不涵盖。

乾隆帝酷爱写诗,无时无刻都保持着写作的习惯,乾隆帝的诗作与他一生的功绩相互映照,在位期间的重大事件几乎在御制诗集中都有所记录。乾隆帝自诩“十全老人”,乾隆五十七年,时值 82 岁高龄亲自写下《十全记》,用来记录其一生的功绩,史称《御制十全记》。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乾隆写到“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而喀降,合为十。”乾隆帝一生喜爱巡游,所到之处自然也少不了诗文助兴。

乾隆帝在六巡江南的过程中写下不少诗词。杭州西湖闻名遐迩,自古以来便是每个旅游者的向往之地,乾隆帝也不例外,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总计有五十多首,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题西湖十景》诗作。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诗中描述西湖十景分别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双峰插云、雷锋西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断桥残雪。时至今日,西湖十景仍是旅游的热门之地。从乾隆帝御制诗还可看出在政务之余,他对山水的钟情和喜爱。

作为一名游者,乾隆凭借细腻的心思和描写,使我们如临美景之中。行宫是巡游过程中重要的休息场所,因此乾隆帝有关行宫描写的诗歌也较多,如《紫泉行宫十咏》描写了紫泉行宫中的亭台楼阁、镜湖、舫室、虹桥、箭厅、石径小路,充分显示了乾隆独特的审美眼光。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泉林行宫也是乾隆经常下榻的行宫之一,曾作《九题泉林行宫八景》诗中描写了泉林行宫最为有名的八景,即近圣居、川、镜澜榭、横云馆、九曲彴、柳烟坡、古阴堂、红雨亭,他用细腻的表现手法,将行宫的建筑美感充分在诗中展现出来。

乾隆帝酷爱吟诗,并不仅仅是附庸风雅的表现,更是一种休闲调节的方式。通过吟诗,能够使心情放松,时刻保持身心的愉悦。每天大量的吟诗作词,还能够充分调动身体和头脑的机能。乾隆晚年能够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敏捷的思维,不可否认与其爱好吟诗有极大的关系。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精于书法

乾隆帝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如同他的诗歌一样,从数量上讲,他留下的书法作品历代帝王无可匹敌。在位六十年,乾隆帝的墨宝遍及全国各地,为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书法遗产。书法是乾隆晚年闲暇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

“天下晏安”,使得乾隆能够“纵意游览”大好河山,且“每至一处,必作诗记胜,御书刻石,”可以称得上是无时无刻不书。乾隆深受儒家影响,喜欢研习临摹历代书法大家作品,对书法名家赵孟頫异常喜爱,以此形成独特的书法体,清代称这种书法体为“仿松雪”。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赵孟頫

乾隆帝出于对书法的喜爱,非常重视对历代书法的搜集和编刻,最主要的作为是编刻《三希堂法帖》。三希堂,在今故宫博物院养心殿之西暖阁,乾隆帝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薄、兵部右侍郎汪由敦等,选择内务府所藏历代名家书法作品,聚集众工,镌刻成贴。

因贴中有三王作品,故而称之为《三希堂法帖》。乾隆时期,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发展,政局和谐,经济繁荣,为编刻发帖创造了条件。对于晚年的乾隆帝来说,坚持书写确实起到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平衡心理的作用。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热衷收藏

乾隆年间,清代宫廷书画收藏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位期间他所收藏的书画不仅数量惊人而且种类繁多,主要来源除了继承前朝内务府的藏品,还有内务府购买、大臣献呈、各地书院作品等。

乾隆帝还注重对所收藏品进行整理,早年的乾隆帝通过编修《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等著录文献,对收藏的书画进行了整理。乾隆帝的收藏爱好还表现在对历代古籍图书的搜集和整理上,其中最大的成就是编纂了《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七年,安徽学政朱筠向乾隆上奏发现《永乐大典》中有不少遗失的珍贵典籍,请求皇帝派专人进行辑录,乾隆接受他的建议,决定编纂《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下诏书,命令内阁传各督抚,限定半年的时间。

采购流落民间的流通图书,后与内廷收藏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珍本善本分类进行编排,此时标志着编纂《四库全书》工作的正式开始,历时七年方完成。清高宗全国范围内收藏书籍进行整理,并命人将完成的《四库全书》抄印七部,分别藏于全国不同的七个地方,其中江南三阁,允许当地的士子阅读,这些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此外,乾隆帝在位期间十分热衷于古玩的收藏,主要源于各地官员及外交上的进贡。乾隆帝收藏的古玩有玉器、陶器、如意、钟表、西洋古玩、漆器等,这些艺术品制作精美,堪称世间极品。乾隆帝尤其喜欢玉器,每年命内务府制造玉器,《御制诗集》中有许多咏玉的诗。

乾隆帝收藏的嗜好,不仅需要培养鉴赏能力,更需要大量的知识作为支撑。在收藏和鉴赏过程中,乾隆帝的视野得以开阔,身心获得放松。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观赏宫廷乐舞

宫廷乐舞是清代宫廷最为普遍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乾隆帝晚年尤其喜欢欣赏庆隆舞。庆隆舞是宫中较为流行的舞蹈,在庆祝元旦、冬至、万寿等重大节日,以及皇家大婚和丰收庆典等场合均会表演庆隆舞,以此来助兴。

乾隆四十五年,高宗七旬万寿,“庆隆舞乐九章”恭贺皇帝福如东海、福泽绵延,希望天下太平,各民族能互相团结。“高宗七旬万寿,增喜起舞乐九章。自是凡有大庆典,则增制乐章以为常。”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也就是从乾隆七旬起,凡是国家的大型庆典都要演奏喜起舞,这是庆隆舞中武舞的开头乐。庆隆舞是一种清宫规模较大的队舞,参与的人数极多,不仅有乐器的演奏者,还有大量的舞蹈表演者,同时还设队舞大臣。源于康熙年间,最初称“玛克式舞”,一般用于宴会场合,乾隆八年始更名为“庆隆舞”。

晚年的乾隆帝,对于宫廷乐舞进行革新和创建,推动了它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乐谱整理上,乾隆五十二年,“命皇子永瑢与邹奕孝、庄存与重定诗经乐谱,纠郑世子载堉之谬。”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另一方面表现在注重吸收不同民族和周边国家的乐舞,以此来为宫廷乐舞的发展注入活力。乾隆五十三年,“缅甸国内附,献其乐,列于宴乐之末,是为缅甸国乐。”

乾隆五十八年,“又命乐部肄演安南、廓尔喀、粗缅甸、细缅甸诸乐,故清之乐,终帝之世凡数变。”同时随着和欧洲交流的增多,西洋音乐也逐渐融入皇宫,此时的宫中不仅有西洋乐器,还组建了乐队。

乾隆帝对于乐舞的喜爱,使得他在位期间,宫廷宴乐制礼达到有清一代的鼎盛时期。《清史稿·乐志》载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此话强调了礼乐在政治统治方面的作用。

通过与大臣一同欣赏宫廷乐舞,彼此之间可以联络感情,因此它也是维系君臣关系的重要纽带。乾隆帝注重不同民族和国家乐舞的融合发展,在政治上起到了安抚了少数民族和藩属国的作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对外交往。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除去政治作用之外,宫廷宴乐作为乾隆帝晚年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聆听宴乐的过程中,乾隆帝可以放松心情,进行适当的感情宣泄,陶冶情操。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参与戏曲活动

乾隆时期,宫廷戏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戏曲演出不仅仅限于官方场合,还盛行于各种闲暇筵宴。戏曲在乾隆帝晚年的闲暇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宫中节庆日还是接待外宾都会有演戏活动。

戏曲在乾隆政治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诸臣观看戏剧,有利于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做到与臣同乐。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晚年乾隆自身对于戏曲的爱好。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此外,乾隆帝也喜欢观看傀儡戏。傀儡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具有表演功能的戏剧,乾隆时宫廷傀儡戏吸收了西方喜剧元素,注入了新鲜血液。

乾隆帝晚年,宫廷内经常举办这种傀儡戏,一般只在内廷之中演出,民间很少看到。乾隆和后宫家眷甚是喜欢,有幸观看的官员则大为惊叹。为了满足自身欣赏戏曲的需要,乾隆帝也积极倡导和推动宫廷戏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通过官方名义,使各类节令戏成为定制。乾隆帝在位期间,除了继承前代帝王在节令时间祭神的惯例,还增加了相应的戏曲表演活动,这一举措是清代宫廷戏曲的一大创举。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大量修建戏台,适应戏曲表演增多的需要。乾隆在位期间,大量修建戏台,所造戏台规模大小不等,遍布皇宫、行宫和皇家园林。戏曲演出为乾隆帝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娱乐气息,成为乾隆帝闲暇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和放松手段。

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的逐渐参与,乾隆帝对戏曲的喜爱贯穿其一生。并且对全国戏曲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引领京城乃至全国戏曲活动的风靡和流行。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观看火戏表演

乾隆时期,国家承平日久,为各种娱乐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京城的烟花制造业也非常繁荣。烟花、灯戏表演也是宫中重要的娱乐形式,往往在一些时令节日或者皇帝寿辰进行大规模的表演。晚年的乾隆帝比较喜欢热闹,经常同家人或者大臣们一起观赏烟花。

《养吉斋丛录》记载宫廷内观看烟火由来已久,乾隆年间,每年自正月十三日起,他都会陪同皇太后到圆明园山高水长楼观看烟火表演。清吴士鉴“寂寞山高与水长,银花火树不成行。迎春别启新堂宇,燕九年年乐未央。”这首诗描述的就是乾隆在圆明园观看烟花表演的情形。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通过观赏这种盛大的娱乐活动,乾隆帝不仅能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使精神上和心理上获得较强的愉悦感,拉近了与大臣、百姓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冰嬉

冰嬉是满族每年冬季至开春非常流行的传统户外体育运动,是清朝对冰上竞技运动的一个总称,主要内容有冰上表演、冰上竞赛、冰上娱乐。乾隆帝对于冰嬉运动甚是喜爱,敕封其为“国俗”,规定每年十二月,择日举行冰嬉宴会,从未间断。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晚年的乾隆帝经常端坐于特制冰床之上,观赏此项运动。他还命宫廷画师张为邦、姚文瀚将当时宫廷冰上表演的盛况书绘成画,即我们所熟知的《冰嬉图》。从《冰嬉图》中可以看出表演者所做的各种花样和动作,譬如金鸡独立、哪咤闹海、双飞踏燕等,还有杂耍性质的滑冰爬竿、耍大刀、弄幡以及射箭动作等。

此外乾隆还为此运动御制太液《冰嬉赋》十二韵,其中这样描述冰嬉这项运动“陆行之疾者,吾知其为马。水行之疾者,吾知其为舟、为鱼。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云行之疾者,吾知其为鲲鹏鵰鹗。至于冰,则向之族,莫不躄躠、胶滞、滑擦、而莫能施其技。”

如此细微之致的观察,足见乾隆帝对于冰嬉运动的提倡和喜爱。乾隆年间,每年的十月份宫廷内务府便开始着手操办体育赛事,其中以冰上运动为主。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观射

清朝以骑射定天下,把“骑射”定为祖训。清代皇帝高度重视骑射,强化军队的作战能力。乾隆自然亦不例外,早年的乾隆酷爱射箭。乾隆帝因从小跟随祖父康熙学习骑射,所以骑射技艺高超。晚年的乾隆帝由于身体原因,自身参与骑射活动减少,更多的是观赏射箭活动。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并且督促臣子加强骑射练习,时刻不忘祖训。乾隆帝将骑射活动视为定制,一般在每年的秋狝前进行。晚年更是照常开展。晚年的乾隆帝,喜欢观看和指导子孙练习射箭。

乾隆帝虽年过八十,仍然亲临现场督导子孙练习箭术,看到年仅八岁的元孙载锡箭术已非比寻常,深感欣慰。晚年的乾隆帝,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参与骑射活动的机会不断减少,只能利用观射来延续这一爱好,但这一活动无疑是乾隆帝晚年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之一,也是他闲暇时间强健身体的重要途径。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作者观点

乾隆帝晚年宫廷的闲暇生活除了程式化之外,亦呈现出多姿多彩性。在文学艺术上,乾隆帝作为一个书卷气息浓厚的帝王,一生痴迷写诗,爱好收藏,坚持书法创作,这些爱好不仅提升了他的学识水平和审美素养,而且体现出他所具有的高雅品味。

在娱乐活动上,通过听戏、观看烟火、参与冰嬉活动、观射等活动,一方面拉近了乾隆帝与臣子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能够使他暂时摆脱繁忙的政务,充分享受娱乐和运动的趣味性,放松长期紧绷的神经,释放久积的压力。

乾隆帝晚年丰富多彩的宫廷闲暇生活,不仅塑造了他健康的体魄,使其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处理各项事务,而且满足了他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使其闲暇生活充满了趣味性。

古代皇帝也懂劳逸结合,乾隆帝帝爱好广泛、懂得生活且极具情调

#文章首发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