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作者:聆听娱纪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文丨聆听娱纪

编辑丨聆听娱纪

每年正月十五,华夏大地被千万盏灯火点亮。

人们走出家门,赏花灯、猜灯谜,沉浸在元宵节的喜悦之中。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可在欢乐之余总会忍不住好奇:元宵节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在古时候大家是如何过元宵的呢?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在很多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象征团圆和美满的节日。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元宵节的背后,还蕴含着大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也并非我们熟知的那么简单,不同的地区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

有些地方认为,元宵节的由来和火把节有关。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从汉代开始,老百姓们就开始在田间地头点燃火把,用来驱赶虫害以及鸟兽。同时也借用这一形式,希望新的一年里庄稼可以有好收成。

在当时拿着火把过元宵的场面很是壮观,参加活动的也有上万人,能从晚上一直欢乐到第二日。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随着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用这种方式驱赶虫害,可这种古老的传统在中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依然是代代相传。

老百姓会在元宵节这天,拿上自制的火把,一起在田间地头开阔的地方载歌载舞,好不快乐。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还有的说法是和汉武帝有关。

汉武帝喜欢在正月的深夜祭祀“太一神”,每到这时候都会在皇宫内部点灯,他常年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老百姓们。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渐渐地就发展成了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在这一天大家点燃灯火,祭祀神明。祈祷在新的一年中可以得到神明的保护。

还有是说在汉明帝在位的时候,因为他比较崇尚佛教。所以经常在宫殿、寺庙里点灯举办活动。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为了更大程度的体现对佛祖的尊重,他甚至要求全国上下都要点灯。

这种看似有些无礼的要求,却对元宵节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无形之中,也让佛教礼仪得以传播。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元宵节是从何而来?说法有很多,可仔细研究之后会发现:不管是哪种,归根结底都有着对神明的祭祀和希望的追求。

对于复杂多样的元宵节习俗来说,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各个年代元宵节习俗

每每提起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这些习俗就会脱口而出,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些习俗可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朝代的变迁,每个历史节点节日的习俗都会发生改变。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就拿元宵节的时长来说,汉朝时期的元宵节只有一天,可是到了唐代之后延长至三天,宋代又变成了五天。

明朝时期,元宵节竟能过上足足十天。不过清朝那会儿,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又回归成了三天。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对于一些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也并不是在同一时间涌现出来,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赏花灯这一习俗,其实和之前提到的元宵节起源有关,因为当时汉明帝为了祈福,要求全城老百姓一起点灯,之后这项习俗逐渐演变为元宵节。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而随着元宵节的普及,大家开始不满足于点灯,而是将各家的灯进行装扮成独特的样子。

久而久之就有了“花灯”这一概念,老百姓们为了让大家欣赏自己家的花灯,以及欣赏他人的作品,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有了赏花灯的习俗。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为了让这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老百姓们开始发动自己的想象力,将舞龙还有杂技灯活动也融入其中。

我们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能看出来,皇帝当时为了感受节日的氛围,却不想亲自上街。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就直接把街边的各种小贩叫到皇宫里,模拟出平民老百姓出街的景象。

宋朝的时候有了吃元宵这个习俗,不过这元宵在当时叫做“浮元子”,传统的元宵也不是用糯米皮包点馅料那么简单。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而是将准备好的馅料团成球或者切块,沾水后一遍遍放到糯米磨成的粉末中翻滚。

层层叠叠,直至滚成一个圆球才算完成,这样做出来的元宵更有圆满之意。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这时做好的元宵还需要用水煮熟,在煮的过程中元宵时而漂浮,时而沉底这也就有了“浮元子”这个名字。

如今有些地方将元宵称为汤圆,相传是因为在袁世凯上位后,因为元宵的这个读音和“消袁”类似十分忌讳,所以改名为汤圆。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对于猜灯谜来说,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流行。不过当时人们只是把谜语写在布条上后,悬挂在灯下供大家解谜。

后来因为宋朝“纸”的发明,让猜灯谜这项习俗可也更方便的进行,这项习俗也发展到了顶峰。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在周密写的《武林旧事·灯品》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后来关于猜灯谜的花样繁多,甚至在猜对灯谜之后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礼品。

到了明清时期,又增加了“走百病”这项习俗。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不同地区时间上会有差别,左右不过十五日、十六日两天。这时家中的妇女在精心打扮一番后,集结在一起外出“走百病”,一直到晚上才回家。

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都是有讲究的,登城是为了一家子的身体健康,摸门钉则是为了祈求来年生个儿子。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不过这要摸的门钉可不能随便,必须要到寺庙中上香之后,专门跑到寺庙大门上的门钉摸一摸才有效果。

当然除了这些祈求的方法之外,还有放天灯,不过古时候的天灯并不是因为元宵节产生的。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放天灯起初是为了在躲避劫匪之后,向亲友报平安时使用的。

可有一次恰好碰上元宵节,消息传开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或许能够直达天听,让天人知晓自己的心愿,和元宵节的本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渐渐地大家将放天灯这一行为,也当成一种祈福,希望在元宵节这天,灯可以越飞越高,上天能接收到我们的期望。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后来大家更是迫切的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对上天许愿。

这么多的元宵节习俗,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的文章诗句中也记载不少。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诗人眼中的元宵节

每当我们沉浸在古代元宵节一片繁华景象时,也会忍不住感叹古代诗人的浪漫。

正是因为他们的记录,才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千百年前的元宵节。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宋朝时期,元宵节的各种风俗习惯基本上已经定型,大家对元宵节的热情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北宋 · 王诜《人月圆 元夜 》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这句是北宋词人王诜通过女性视角,来描述元宵时节华灯竞美,人们也和月亮一样得以团圆,每一年的这一天都是如此。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 · 欧阳修《生查子 · 元夕》

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些人可以在元宵节这一天的得以团聚,而有的人却在这一天充满了忧思。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这两位诗人对立的情感,无疑让元宵佳节变得更加立体。

因为思念才会祈福团圆,因为团圆元宵佳节才会更加美满。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

这样来看元宵节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祈祷和祝福,更多的是让我们想起文化的根源。

元宵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继续延续下去,也是在提醒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尊重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古人怎样过元宵?猜灯谜、放花灯,习俗繁多尽显中国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