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作者:娱情予理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文|阿尔法

编辑|阿尔法

宋朝是中国古典文化最为辉煌繁盛的时代,有着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就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朝时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发展至高峰,艺术与生活通融构成了宋式生活美学的源头,宋人理想与现实并重,雅文化的精美与俗文化的市井并存。

宋人在精神生活的追求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现世生活拥有极高的热忱。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如宋人的“生活四雅”亦被称为“四般闲事”的焚香、点茶、挂画和插花。

他们将日常生活提升到了艺术之境,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高雅的艺术,但对宋人来说,只不过就是生活的日常。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从大陆古代生活美学发展长河中来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间接开启了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那么,在古今朝代中宋朝为何以独树一帜的生活美学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向往?

他们推崇的那种生活已经到底是哪般?而这些美学究竟是附庸风雅还是美得经典呢?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一、宋代金银耳饰

金银耳饰作为中国传统首饰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大陆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其体量虽小巧,却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代金银耳饰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日常生活,并与民众的民俗信仰相结合,为世人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我们在宋人的诗文中总能寻到他们对耳饰的喜爱与溢美,如薛师石的《纪梦曲》中就有“双眉浅淡画春色,两耳炫燿垂珠珰”。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再如邓肃的《浣溪沙》中更有“半醉倚人落珥簪,天香不数海南沈”这一绝美诗句。炫燿垂珠珰”。

中国传统工匠们鬼斧神工之技艺在耳饰设计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赋予耳饰以巧思和华贵的材质,直观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这些装饰对于女性整体妆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具艺术审美价值,并能折射出宋人的生活美学及审美理想。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二、崇尚自然,抒写自然

天趣与心中的闲情逸致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的生机和生意,这种生机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北宋理学家程颢提出“格物致知”,还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人特别追求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善于从平常生活的微小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绘画上也热衷“小”的趣味,宋人喜画小品,一花一草一虫皆可入画,饱含热情地对自然生活进行细致描绘,并“以形写神”,画出对生活的热爱、憧憬与心中的闲情和逸致。

宋人以典雅风气为尚,平淡与自然是宋代艺术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受这种观念影响,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自然之物。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瓜果花木于是成为宋代耳环纹饰喜欢取用的题材,其纹样设计充满生活的质朴与真实,清新俊逸,很生活化的耳饰造型于方寸之间就能气象万千。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人追求“格物”,这是宋画的一种精神,它主要表现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不厌其烦地追求细节真实等方面。

这样写实的“格物”态度也投射到金银耳饰的设计中,所以其纹饰造型也偏于写实。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不过,宋人的格物精神,还受到宋代闲适之风影响,故也格外看重精神意蕴及浪漫理想的探求与追寻。

宋人爱花,也喜爱画花,宋代花鸟画的发展为装饰纹样的设计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对金银耳饰纹样设计影响也极为深远。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 双凤纯金耳环 (一对)

宋人喜以花卉为纹饰,花是金银耳饰中最为常见的主角。

宋人爱花、爱插花还爱咏花,在金银耳饰的纹样设计中自然出现了以写生式折枝花为多的四时花卉,如梅花、菊花(见图1)、葵花、莲花等。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其造型无不惟妙惟肖,但又并非完全照搬现实中的花卉原型。宋时以花朵为纹饰的金银耳环,工匠们都会在枝、叶、花等局部进行艺术加工。

从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获取设计灵感,并大胆发挥艺术想象力,创作出既细腻自然又别具韵味的写实纹样造型,如常德三湘酒厂出土的“一把莲”纹耳环(见图2)就甚是特别。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纹饰为一朵半开的莲花,一枝莲蓬和一弯莲叶,下面用花结总束为一把,耳环整体造型如一轮弯月。

莲花、莲蓬和莲叶的造型比较写真,但又极为灵动,是艺术感极强的耳饰纹样。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左上:金镶水晶紫茄耳环左下:金一把莲耳环右上:金荔枝耳环右下:金菊花耳环

而且宋代耳饰中也常见瓜果式耳环造型,其原型均来自大自然及大众喜闻乐见的瓜类蔬果,如甜瓜、荔枝、石榴、茄子等,纹饰大多比较写实。

如常德桃源三阳港镇宋墓出土的金荔枝耳环(见图3)。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整体造型玲珑有致:一串金荔枝被几片下垂金叶包裹着,叶子和荔枝的造型较为写实,但又灵动至极,设计构思极为巧妙,其造型也许会有宋画小品《茘枝图》(见图4)。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作为粉本或参考图式。宋代很多瓜果纹耳环为了与耳环样式相吻合,工匠们在设计图样时采用了依器而饰的构图表现,取舍得当,主次及疏密安排极具艺术性。

装饰风格清素典雅、精致玲珑,并极富有生活情趣。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金穿玉慈姑叶耳环 湖南沅陵元黄氏墓出土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二、热爱生活

繁荣的市井生活让耳饰纹样充满生活的别样情致宋代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与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社会风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时代特色。

宋代有繁华发达的经济贸易和繁荣热闹的都市生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记录着北宋京城一片昌荣勃兴的景象。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代商业的发达使得普通市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大幅提升,也使得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而市民文化的最直接体现便是社会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是重要的审美领域,其包含有人生、历史的图景,也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宋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都市生活进一步世俗化,使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略有下降,宗教也更加世俗化。市井阶层和市民队伍迅速崛起与壮大。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促进了市井烟火味浓厚的民间俗文化的兴盛和市井文化的繁荣,加之宋人提倡平常心即时道、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的理念。

自然会导致新的充满市井气息的装饰纹样的产生及高雅纹样的平民化及宗教纹样的民俗化,这种风尚也使得耳饰纹样趋于通俗、吉祥并充满生活情趣。

宋代以后由于耳饰佩戴的普及,出现了很多金银器私营作坊,耳饰制作多是出自民间匠人之手。

这更加促进了耳饰制作理念的改变,其纹样设计主题大多都蕴含喜庆吉祥意味和较浓的市井气息,是普通底层百姓喜闻乐见、生活化的艺术形象。

宋代金银耳饰纹样类别丰富、题材宽泛,除了有传统的祥瑞纹,一些佛教意象也开始与民俗吉祥寓意结合组成纹样。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如“童子执荷”“莲花生子”和“一把莲”纹等。莲花有着幸福、吉祥的含义,多用于祝福恋爱、结婚、子孙繁盛等。

在中国传统儒学中,莲是真善美的化身,在佛教中,又象征着精神的升华与理想境界。莲花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受到宋代各阶层的喜爱。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上层阶级认为莲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普通老百姓则从寓意上喜欢“连(莲)生贵子”之类的吉祥祝愿。

如济南宋代金银器窖藏出土的一对化生童子金耳环(见图5)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童子脸庞丰润、神态安详、头戴花冠、脚踩盛开的莲花,耳环工艺精湛、雕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图案蕴含了人们宜子宜孙的美好愿望。

民间匠人来自市井普通百姓,他们创造的纹样主要来自他们的日常生活。

宋代整体“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让人们愿意静下来,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幸福指数相对比较高。正是出于热爱,他们才会对日常生活有如此的闲情逸趣,才会有心思、有时间关注并发现生活中普通事物别样的美。

因此,许多在普通百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常见的各色花卉瓜果的耳饰纹样出现,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吉祥寓意的美好愿景浸润到耳饰纹样的设计之中。

体现出强烈的世俗信仰和浓郁纯朴的生活气息。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人们使用象征、比喻、双关、谐音等手法将这些生活中的“意象”,巧妙地赋予吉祥美好的寓意在耳饰之中。

如当时较流行的果实纹大多寓意子孙绵延、多子多福、大吉大利,其纹样主题多含有喜庆吉祥意味,是很生活化的物象。

又如成熟的石榴、葵花、紫茄纹样等,“紫茄”有“紫袍加身”的寓意。再如“荔枝”与“立子”谐音,有求子之意。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被认为是吉祥多产之果……这些果实纹传递出亲切的生活意趣,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憧憬。

宋朝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宋人的生活十分精致而闲适,宋人爱生活、爱享受而且会享受,即使是今天的我们看起来也是没办法相比的。

繁荣的市井生活让耳饰纹样充满生活的别样情致,如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罗州城遗址窖藏出土的莲花插瓶鸳鸯纹金耳环(见图6)。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就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宋人居室插花的风俗与闲适的日常生活,这一副金耳环的创意构思均来自寻常生活中的瓶插花卉,工匠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再创造。

使之成为美好吉祥纹样的综合体,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祈愿:耳坠自上至下依次为荷叶、莲实、花瓶、花卉、鸳鸯和刀形吊饰。

耳环的花瓶造型取用了宝瓶的样式,以丝帛结颈而长带飘垂,瓶身四道弦纹分隔装饰带,上部是用锥点装饰出来的三道缠枝卷草。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下部打出一周仰莲,瓶颈飘垂下来的长带分别在仰莲的两边向外卷作圆环,圆环里各一个鱼坠。

花瓶的圈足下边又悬了一个小环,环里一朵并蒂莲,并蒂莲下系一个比翼鸳鸯坠,鸳鸯脚下缀流苏,花瓶里疏蕊纤枝,似夏日莲塘的一角清景。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三、“寓意于物”

于感性审美实践诗意生活理想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统治阶级对文化教育十分推崇,重视科举,且不论出身,推行“寒门入仕”网罗人才的做法。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使有才华的普通百姓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文人们追求的目标,使得宋代文人阶层迅速崛起,并与市民阶层一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各地文人众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宋朝的审美受到文人情怀的影响。对于宋朝的文人而言,艺术是其自身品格修养的一种方式。

他们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内在精神的愉悦和宁静,宋代文人喜爱赏花弄草,通过花草来抒发情感,借物言志、以物喻心。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梅花、竹节、菊花和莲花等因其自然属性而成为文人品格的象征物,宋时文人咏梅、咏竹、咏菊、咏莲之风十分盛行,文人雅士寓意于物、借物喻心。

追求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形外之象”。他们喜用梅花、竹节、菊花和莲花等日常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寄托自己的情趣与情思、抒发自己的精神品格。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特征、审美方式影响了当时的上层阶级以及平民百姓,文人意趣从精神领域渗透到物质生活当中。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如反映在宋代金银首饰上的各类像生造型和借物喻情的理念就是受到文人意趣的影响。在文气之风盛行的宋朝,工匠们会于造型纹样设计上赋予隐喻的情与志:

他们爱以自然物象形态来再现其意境,也爱以纹样意境来通感诗画之意境。

同时,这一思想也会影响到金银饰品纹样设计的内在神韵与格致发展,于是用来比拟文人雅士精神品格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成为当时装饰纹样的流行题材。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梅花、竹节、菊花和莲花等也是宋代金银耳饰中常见的纹样,即使是女子首饰也需要表达文化内涵与思想抱负,例如迎雪独放的梅花。

它有着傲然霜雪的铁骨冰心,常用来象征人的高尚、脱俗的气节。现藏于浙江湖州市博物馆的南宋梅花形金耳环(见图7)。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主体造型为两朵一大一小相连的重瓣梅花,两朵梅花花心重合,大小两朵梅花花瓣位置错开,小梅花的花瓣在大梅花的两片花瓣之间。

梅花花蕊是由极细的金珠焊接而成,梅花造型较为写实,做工极为精致,整体设计充满秀雅灵动之气。

宋朝女子首饰常常出现竹的纹样,体现出宋人对竹子的偏爱,竹子长青不败,象征生气勃勃和长寿。竹子空心,象征谦虚。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竹子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竹子能很好地表达文人意境,宋王安石在《咏竹》说: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与竹相关的纹饰,在宋代的耳饰中极为常见,现藏于江苏常州博物馆的外形呈竹叶状的金耳环(见图8)。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运用了锤揲、錾刻工艺在竹叶状上装饰六朵梅花,錾刻的梅花具有高浮雕的效果,富贵又清雅。南宋出土、现为私人收藏的一对竹节形金耳环(见图9)。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环身主体呈竹节状,竹节弯曲成月牙形,整体造型较为简约,但逸趣横生。被誉为“花中君子”的菊花,开放在深秋、傲霜挺立,凌寒不凋,具有高洁、韵逸的气质。

因此,菊花成为宋人“感物发端”“借物喻志”的重要题材。宋代朱淑贞用极大的热情赞美了菊花,写出菊花高尚的品格,她在《菊花》中写道: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用以言志、明道、比德的诗、词,在宋时被市井艺人所借用,他们打造出偏文人意趣的饰品。

以致敬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他们“寓意于物”,让人们在佩戴首饰时,也能从中体悟那令人向往的高洁美好和悠然忘世的情怀。现藏于临安博物馆的银鎏金菊花纹耳环(见图10)。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耳环上部模印錾刻一朵菊花,下部雕刻两层祥云,菊瓣、祥云边缘均錾刻联珠纹,整体造型非常灵动,充满生气,给人一种无穷的意蕴。

莲花,是宋时流行的装饰纹样之一,是宋代文人雅士十分钟爱的植物。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既是高洁品格的象征,又是美好爱情的象征,莲纹的寓意十分丰富。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杨万里在《秋凉晚步》中写道:“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诗人借莲花的生机勃勃和孕育希望的情感表达出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出土于蕲春罗州城窑藏的金累丝瓶莲耳环(见图11)。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用攒焊工艺制作而成,把足金锯成细窄的长条形,然后焊接一个四棱花瓶,瓶身四面分别装饰三卷如意头。

花瓶两侧各缀一对双环耳,再以素金片做成花瓶的底足。花瓶里插一束金线攒焊的两枝桃花和并蒂莲。

组成花瓶和花朵的边框均满布粟粒一般的连珠纹,耳环构图繁丽精微、造型秀逸。宋朝是一个令人向往、充满魅力的时代,被称为极适合生活、极有幸福感的朝代。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她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高雅的生活方式,更体现于其背后所承载的理想和生活美学态度。至简至雅的宋式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结语

宋人追求美,将美融入生活日常,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极繁荣的时代之一,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映射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

他们采撷自然界鸟语花香的气息,挂在胸前,或饰于耳间。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宋人的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哪怕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对美也能特别的敏感。他们可以不过多地依靠物质,就能将平凡的生活过得十分风雅。

他们爱花爱插花,买不起花瓶就用小坛插花欣赏,真正把生存过成了生活。

宋代金银耳饰纹样贴近日常生活,纹饰设计自然和谐、清新雅致。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其纹样和寓意贴合、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信仰相结合,为世人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宋式生活图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人的生活美学。

不论从造型还是装饰艺术上,宋代耳饰将中华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另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了宋人平淡闲适、精致优雅的生活美学。

为何现代人独爱宋式生活美学?或许能从宋代金银耳饰中窥探一二

为中国传统耳饰注入宋式特有的艺术灵魂和文化气质。

宋代耳饰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它是宋朝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的体现,更是宋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风尚的展现。

继续阅读